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好吃(NO.5+6)套書(共二冊)
  • 定價99.00元
  • 8 折優惠:HK$79.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老大人陪伴指南:青銀相處開心就好,想那麼多幹嘛?

老大人陪伴指南:青銀相處開心就好,想那麼多幹嘛?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9783606
三好春樹
邱香凝
經濟新潮社
2019年6月06日
113.00  元
HK$ 96.05  






ISBN:9789869783606
  • 叢書系列:自由學習
  • 規格:平裝 / 272頁 / 21 x 14.8 x 1.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出版地:台灣
  • 適讀年齡:12歲~95歲
    自由學習


  • 心理勵志 > 個人成長 > 心靈成長











    「老」,並不是「年輕」的相反詞,

    而是遇見嶄新的價值觀。?




     人,真的有那麼怕老嗎?你能面對自己的老去嗎?對於討厭老人的人來說,或許很難吧。畢竟,你討厭的不就是「未來的自己」嗎?現在無法好好和老人相處的人,將來也無法好好面對老後的自己。反過來說,現在學會和老人好好相處,將來自己也能好好變老。



    ? 這本書不僅是青年人陪伴銀髮族的青銀相處指南,也提醒我們陪伴老人時,必須忘記「效率」二字,了解老人每個動作和生活節奏,才能真正幫助老人。



     本書作者三好春樹是日本照護領域的權威專家,有三十多年安養照護和居家照護的經驗,他以二十則故事,告訴我們如何陪伴老人,其中包括:



    ?如果老人能夠自己走路,腦袋會更清楚,對於周遭也更有好奇心。

    ?何妨和老人一起抽根菸,說不定就能成為好朋友。

    ?陪同老人找回尿意,走去洗手間解手,就能擺脫尿布的束縛。

    ?伴隨老人坐上輪椅,就能讓他獲得更寬敞的生活空間。

    ?老頑固,其實只是忠於自己而已。

    ?大吼大叫的奶奶被當成失智症患者,真正的原因是奶奶三天沒排便。

    ?人上了年紀之後,個性會愈來愈鮮明。老實的人愈老實,頑固的人更頑固。



     「只看光明面卻忽略陰暗面,這樣是無法和老人好好相處的。」「仰望比俯瞰更能看清一切。」這是作者從老人身上學到的人生智慧,幫助我們找到方法陪伴人生的前輩,也能更實際地想像自己的老後生活。



    本書改版自《愛爺爺奶奶的方法》




     






    【推薦序】有溫情的人際交流,有溫度的照顧服務(文�李若綺|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執行長)

    【推薦序】向不順從的長照實驗家致敬(文�陳景寧|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

    【推薦序】照顧,使對方也使自己開心(文�彭懷真博士|幸福家庭促進協會理事長)



    【前言】照護現場的不可思議法則







    【推薦序】有溫情的人際交流,有溫度的照顧服務


    文�李若綺|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執行長


    ?  曾經聽我們同仁分享,有一位接受居家服務的阿嬤出了名的不愛洗澡,如何讓她進浴室洗澡成了同事間的巔峰挑戰。有一次,夥伴想到一個點子,在阿嬤的衣櫥找到一件漂亮衣服,拿到她面前問:「阿嬤妳想不想穿上?」阿嬤點點頭,眼睛發亮,夥伴見機不可失,接著問:「衣服這麼漂亮,要先洗身軀喔,洗完穿上會更美!」想不到,阿嬤為了穿上衣裳,又點點頭,乖乖被帶進浴室洗澡。這場洗澡「攻防戰」,最後因為一件衣服,雙方順利達成共識、和平收場,實在太有意思了!?


      照顧服務並不是冰冷、機械式的,相反地,這過程中充滿了人際互動,是一種雙向的對流,有時多一分同理和巧思,照顧會更有溫暖、事半功倍,甚至成為堅守第一線照顧現場的熱忱來源。本書作者三好春樹先生分享了長年的服務經驗,不僅令我產生共鳴,也使我更堅信這個想法。記得書中有一位老奶奶在三好先生要去進修之前,寫了張卡片勉勵他,那種情誼正是服務現場最可貴的禮物,在日本、台灣皆是如此,不因國界、語言、年紀而有所不同。?


      也因為高齡化的腳步加速,近年國人對照顧服務的關注越來越多,品質要求也越來越高,希望我們所愛的人都能得到妥善且「以人為本」的照顧,三好春樹先生在書中不時提到的「擺脫尿布」、減少臥床的觀念,也已經在台灣悄悄醞釀,像是創立「台灣自立支援學院」的林金立老師,就提倡讓失能長者減少穿尿布、幫助臥床病人重新走路、解脫約束等情況,不僅要老人家過得健康,也更有尊嚴,相信未來能成為國際之間、照顧服務之間,最普世的價值觀念,也是我們投入第一線服務持續努力的目標。?


      照顧前線從來不是件容易的事,我非常敬佩所有第一線服務的夥伴們,因為他們都是照顧服務的開端與基石,若長輩沒有獲得好的照顧,後續復健、生活也都難以為繼。期待台灣能有更多的人可以加入照顧服務行列,或是體會認識照顧服務的理念,讓我們所愛、所疼惜的人,可以擁有最自在、最舒適、也最人性化的照料。?

    ?


    【推薦序】向不順從的長照實驗家致敬


    文�陳景寧|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


      這是一本關於「好奇心」、「不滿足」改變長照的故事。


      目睹傳統醫療照護體系,老人家被限制下床、包尿布,甚至束縛,因此失去生命力、眼神空洞。一個高中輟學、茫然從事過幾個不盡如意行業的年輕人,誤打誤撞走進這個世界,始終覺得「有些事不對勁」而提出反駁,但又常受到專業權威喝止,因此三十一歲時發憤當上物理治療師,試圖找出答案,卻在無意間找到自己最愛的志業。


      「關於照顧老人,我們所知真的很有限」,就在台灣長照2.0如火如荼發展之際,每次看到激烈辯論的各方,我常在想,真的有標準答案嗎?一則高齡化是人類社會近期才有的經驗,二則雖然其他國家或有因應對策,但畢竟國情不同,很難完全套用,正如作者提到的一個例子,習慣淋浴的西方國家,無法了解「沐浴泡澡」對於日本老人的重要性與影響,作者與夥伴因此研發出「沐浴照護」,還推廣到全國。此外,西方老人重視隱私,但日本老人卻害怕「孤單單人房」。因此,不斷突破、創新與實驗,或許才是解方。


      本書中,有許多「長照實驗家」,有人設置了「不拒絕失智或臥床老人的日照中心」、有人成立「擺脫尿布學會」、有人開始推動「擺脫鼻管運動」,他們共同的特質是看不慣現有的服務、不順從被框限的制度,自己動手做,打造他們理想中的照顧服務模式,若無法符合政府補助標準,就改經營使用者願意付費的服務,讓家屬共同參與,走自己的路。台灣呢,是不是有這樣的實驗環境?


      這本書,也提出質疑:「專業,是唯一的解答嗎?」最近台灣在長照機構設置標準或服務規範,爭議最大處即是,長照服務提供者是不是需要那麼多訓練、專業?作者提出了「外行人精神」,從老人家、家屬身上學習生活的智慧,就以一般在家的生活方式,作為照顧老人的方式,例如機構不需要購買昂貴的洗澡設備,而是使用一般家用浴缸就能進行沐浴照護。作者說,他漸漸對於「找專業商量」這件事保持謹慎態度,寧可在那麼做之前,由自己「外行人」先盡可能想辦法嘗試改善,才不會扼殺了創新的可能性。


      每一段照顧關係,可能改變一個生命和一個家庭,而提供服務的人,從中也獲得更多回饋,還有什麼比這個更吸引人的行業?看到書中,「生活復健俱樂部」、「相互扶持宅老所」等新型服務模式出現,讓身在台灣的我們無比羨慕。期待台灣也能出現更多的「不順從的長照實驗家」,勇於創新嘗試、翻轉現況。


      雖然書中許多的故事,大多是關於專業人員的觀察與反思,但透過一段又一段故事,累積作者二十四年來精彩的服務經驗,一張張老人家的臉孔、家人的互動,他們寶貴的生命經驗,也能讓一般人從不同視角,跟著作者一同深入高齡者的內心世界,探索「關於老這件事」,或許能在回頭看望自己的長輩,或前瞻未來年老的自己時,有更多理解與準備。

    ?


    【推薦序】照顧,使對方也使自己開心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