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成為賈伯斯:天才巨星的挫敗與孕成
  • 定價217.00元
  • 8 折優惠:HK$17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力動」與「體用」:吳汝鈞「力動論」哲學與熊十力「體用論」哲學的比較研究

「力動」與「體用」:吳汝鈞「力動論」哲學與熊十力「體用論」哲學的比較研究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1517971
顏銘俊
台灣學生書局
2019年4月01日
167.00  元
HK$ 141.95  






ISBN:9789571517971
  • 叢書系列:文化哲學叢刊
  • 規格:平裝 / 352頁 / 15 x 21 x 1.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文化哲學叢刊


  • 人文史地 > 哲學 > 概論











      吳汝鈞先生的「力動論」哲學,是從檢討「實體主義」與「非實體主義」之終極原理,以及熊十力先生所揭櫫之「體用不二」義的理論缺點出發建構的,是一套以其所揭櫫之終極原理──「純粹力動」為核心概念開展出來的新形態的形而上學,吳氏名之曰:「純粹力動現象學」,亦稱:「力動論哲學」;熊十力先生的「體用論」哲學,則是以儒學本體論為本,在熊氏「攝體歸用」與「即用顯體」、「體用不二」的基本觀照下,進一步會通儒家大《易》的「生生」之旨與佛教「空」義所建構而成的,規模頗為全備,義理亦堪稱圓融的哲學。本書的內容,即是以吳汝鈞先生建構的「力動論」哲學為核心,援熊十力先生所建構的「體用論」哲學與之進行參照、對話的比較研究。


     





    序 言 I



    第一章 緒 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1

    第二節 文獻回顧11



    第二章 吳汝鈞「力動論」哲學的建構33

    第一節 「力動論」哲學的建構目的 33

    第二節 「純粹力動」作為一終極原理的基本體性:超越的動感54

    第三節 「純粹力動」的宇宙論演述:力動的經驗化活動──詐現76

    第四節 「力動論」哲學中的「空」義與「物自身」義──「化存有歸活動」之思維導向的貫徹109

    第五節 「力動論」哲學中的真實世界:「動場」134

    小 結156



    第三章 熊十力「體用論」哲學的建構159

    第一節 熊十力「體用論」哲學對「本體」的體性構想161

    第二節 熊十力「體用論」哲學的宇宙論構設193

    第三節 熊十力「體用論」哲學對主體心靈與真實世界的構想226

    第四節 熊十力「體用論」哲學對「體用」關係論的發揮252

    小 結263



    第四章 吳汝鈞「力動論」哲學與熊十力「體用論」哲學的比較265

    第一節 比較吳汝鈞與熊十力對「終極原理」的體性構設265

    第二節 比較「力動論」哲學與「體用論」哲學的宇宙論建構283

    第三節 比較「力動論」哲學與「體用論」哲學中的兩層心靈與行動意義的「物自身」297

    第四節 比較「力動論」哲學與「體用論」哲學中的真實世界309

    第五節 從「攝體歸用」到「攝體用歸力動」──比較吳汝鈞與熊十力對「體用論」思維的看法316



    第五章 結 論323





    序言



      本書題為:《「力動」與「體用」─吳汝鈞「力動論」哲學與熊十力「體用論」哲學的比較研究》,乃是筆者於過去數年間攻讀博士學位的研究結晶;本書的內容,亦即是以個人的博士論文為基礎進行改訂而來。全書內容,基本上是以吳汝鈞先生所建構的「力動論」哲學為核心,以之與當代新儒家哲學的開創者之一─熊十力先生所建構的「體用論」哲學兩相參照所進行的比較研究。



      筆者之所以構思此一論題並付諸實踐,原因基本有二:其一,吳汝鈞先生所建構的「力動論」哲學,是一套哲理深邃,且義理基礎極為堅實的哲學。依筆者所見,吳汝鈞先生的整體造論工程,既參酌了東、西方諸多哲學與宗教領域的思想大家們所各自凝結的思維結晶,博采廣取之餘,更有其擇優汰劣後的判攝和融通、繼承和超越。總的來說,的確值得識者予以研究、並給予批判性的評價;其二,吳汝鈞先生的「力動論」哲學和熊十力先生的「體用論」哲學,兩造間在基本的思維架構上確實有諸多相近、相通之處,但也存在許多或顯明、或隱微的思維差異,故而,這兩套哲學確實具有頗多理論對話的空間;再者,吳汝鈞先生建構「力動論」哲學,又直接與其對熊十力先生的「體用不二」論的檢討有關。總結以上,筆者認為,援熊、吳兩家哲學進行參照、比較,既能使這兩家哲學的哲理內蘊相互發明,對準確評價兩家哲學的思維貢獻,亦是極有幫助的─特別是對目前為止仍較少人鑽研的「力動論」哲學來說更是如此。



      本書的研究,承蒙吳汝鈞先生的許多教益,因為吳汝鈞先生即是筆者的博士論文指導教授,本書的完成與出版,首先必須對其致上無限的謝忱;其次,在筆者的博士論文考試過程中,受到幾位口試委員─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李瑞全教授、中央大學中文系楊祖漢教授、清華大學哲學系黃文宏教授,以及中央研究院文哲所鍾彩鈞教授的諸多指點,使得筆者在全書「緒論」、「結論」的增補工作,文獻的引用與哲理的闡釋工作,甚至是「註解」的改訂工作上,都收穫許多的裨益,在此亦一併致上筆者對此上諸位先生的謝意。最後,筆者也要感謝學生書局編輯委員會對本書的審查和肯定,使得筆者的研究能進一步以專書的形式見諸學界。筆者亦期待,日後能收獲學界先進對本書的指教;而若能因為筆者的研究嘗試,引起學界對「力動論」哲學更多的研究關注和投入,那就更是可喜的事了。


    顏銘俊 書於臺南神農街寓所

    2019 年2 月10 日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