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成為賈伯斯:天才巨星的挫敗與孕成
定價217.00元
8
折優惠:
HK$173.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記憶裡的幽香:嘉義蘭記書局史料文集百年紀念版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6102325
文訊雜誌社
2019年5月27日
120.00 元
HK$ 102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866102325
叢書系列:
文訊叢刊
規格:平裝 / 15 x 21 x 1 cm / 普通級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文訊叢刊
分
類
人文史地
>
台灣史地
>
其他
同
類
書
推
薦
看得見的臺灣史.空間篇:30幅地圖裡的真實與想像【隨書贈〈十九世紀臺灣輿圖〉&〈五十萬分一臺灣蕃地圖〉經典復刻】
福爾摩沙時尚圖鑑:大襟衫、馬面裙、三把頭、剪鉸眉、燈籠褲、瑪莉珍鞋……三百年的台灣潮服誌【獨家特贈穿越福爾摩沙吸水杯墊組(乙組三個)】
福爾摩沙時尚圖鑑:大襟衫、馬面裙、三把頭、剪鉸眉、燈籠褲、瑪莉珍鞋……三百年的台灣潮服誌
霹靂盛典:風起雲湧40年(限量典藏盒)(作者親簽版)
霹靂盛典:風起雲湧40年(悅讀版)
內
容
簡
介
本書由江林信、江寶釵、何義麟、李志銘、河原功、林以衡、姚榮松、柯喬文、柯榮三、許旭輝、張文薰、黃文車、黃英哲、黃美娥、楊永智、楊儒賓、蔡盛琦、蘇全正等學者,透過閱覽、研究蘭記書局家族保留的珍貴史料,進一步的整理、分析及討論後,分別自台灣出版史上的軌跡、漢文化的傳續、出版品的流通與影響、經營理念、蒐藏畫作評析等面向闡述撰文;亦有創辦人黃茂盛的傳略、對接棒經營者黃陳瑞珠的追憶訪談、採訪當地耆老對蘭記書局的憶述、蘭記書局大事年表、現存蘭記圖書目錄分類整理等,以及新增的對蘭記書局第二代、第三代家族成員的採訪,足可以見證蘭記書局的多元風貌,同時也展現當時社會變遷及人文景觀,並更確立蘭記於台灣出版史上的定位及貢獻。
目
錄
蘭記書局史料圖片集錦?? ??? ?
輯一
輯二
輯三
輯四
〈序〉見證台灣出版產業的開發奮鬥史?? ?王榮文
〈增訂新版序〉蘭記百年?? ?黃寶慧
【輯一】人的故事?????
??????????????????????????? ?
蘭記書局創辦人黃茂盛的故事?? ?黃陳瑞珠.陳崑堂
漢文知識的散播者?? ?江林信
──記蘭記經營者黃茂盛
蘭記書局後人共話當年?? ?柯榮三
──訪蘭記書局第二代、第三代家族成員
黃陳瑞珠女士與蘭記書局?? ?蔡盛琦
──訪談吳明淳女士
蘭記書局黃茂盛的書畫收藏?? ?楊儒賓
【輯二】書店的故事?????
????????????????????????? ?
蘭記在嘉南地區的活動?? ?江寶釵
祝融光顧之後?? ?何義麟
──蘭記書局經營的危機與轉機
台灣出版會與蘭記書局?? ?河原功.張文薰
從蘭記圖書目錄想像一個時代的閱讀�知識故事?? ?黃美娥
從蘭記廣告看書局的經營(1922∼1949)?? ?蔡盛琦
蘭香書氣本相融?? ?楊永智
──追溯蘭記書局在台灣出版史(1919∼1954)的軌跡
文化傳播的舵手?? ?林以衡
──由蘭記圖書部「圖書目錄」略論戰前和戰後初期出版風貌
淺談嘉義老書局?? ?黃文車
──蘭記與玉珍書局之創辦過程
【輯三】書的故事???????
????????????????????????? ?
蘭記編印之漢文讀本的出版與流通?? ?蘇全正
蘭記版漢文讀本與漢文化傳承?? ?許旭輝
從蘭記的語文圖書看光復初期雙語並存的榮景?? ?姚榮松
從《漢文臺灣日日新報》看蘭記善書刊印情形?? ?黃文車
蘭記代理有關中國與台灣文學書籍的分析?? ?柯喬文
駁雜與異端?? ?李志銘
──初窺「蘭記」時代的兩性之書
【輯四】餘音猶在??
?????????????????????????????? ?
耆老共話當年?? ?柯榮三
──訪老嘉義人,談對蘭記書局的印象
蘭記書局憶往?? ?黃英哲
【附錄】????????
???????????????????????????????? ?
蘭記書局大事年表?? ?柯喬文
蘭記書局出版與代銷圖書目錄?? ?林以衡?? ?297
且讓「蘭記」的研究做為一個開始?? ?許雪姬?? ?325
──評《記憶裡的幽香──嘉義蘭記書局史料論文集》
?
序
序
見證台灣出版產業的開發奮鬥史
王榮文�遠流出版公司董事長
2005年7月初的午後,一通急切的電話將我帶回故鄉嘉義,為了一批蘭記書局的書籍文物。
蘭記書局,這間在日治時期頗具盛名的書店,位在嘉義中山路上,一直是當地的精神地標。來電的吳明淳女士則是蘭記書局第二代經營者黃陳瑞珠的外甥女,長年旅居國外,為了處理遺留下來的蘭記書局文物而輾轉聯絡上我,基於同鄉的情誼與對出版的熟稔,吳女士相信將這批資料托付給我,定能得到妥善的保管與應用。
一間經營了七十年的書局,在台灣的出版史上會留下多少痕跡?蘭記越過戰前與戰後,是日治時期重要的中國與日本圖書引進者,從累積超過半世紀的出版品、各式主題的代銷書籍、圖書目錄、書店帳本、與書商的往復資料、圖章、剪報,還包括創辦人黃松軒的蒐藏品:書畫卷軸、照片、文友函件,這些林林總總超過三、四十箱的文物,幾乎等同於二十世紀前半葉的台灣出版縮影,我開始感到這是多麼沉重的託付!
回台北後,我一點一滴的將書籍整理、裝袋,磨挲這些泛黃、歷史久遠的珍貴寶貝,心中掛記的是該如何向世人顯現。所幸台灣文學發展基金會所屬的《文訊雜誌》,一向關心台灣的文學與出版發展,以其史料整理與研究的專業接下文物整理的工作,並為蘭記書局策畫專題,邀約專研日治時期教育與文學的學者為此專題貢獻心力,學者們分住各處,為了親炙這些珍貴的資料不辭路遠與舟車勞頓,有的甚至是數次來訪,花了幾個月的時間撰文,而《文訊》也在2007年的1∼3月連續三期,推出「記憶裡的幽香──蘭記書局史料研究」專題。學者們或就經營者分析、或針對出版品討論、或以懷念的角度述之,或對當時的出版環境探究蘭記的貢獻,希望呈現出來的是蘭記書局在台灣出版史上的定位與影響力,相信這些貢獻並不因書店的結束而消失。
這本書,不僅是專題的結集,並增收了黃陳瑞珠口述、其弟陳崑堂整理的〈蘭記書局創辦人黃茂盛的故事〉、目前文物中所能看見的蘭記圖書目錄的分類整理,以及百餘張珍貴的照片及書影。透過後輩及專家學者的筆,除追憶感懷前輩的努力與精神外,也瞭解到上個世紀初漢文的閱讀與傳播,出版產業的開發奮鬥史,相信對台灣出版研究有所助益。
期待有一天,理想中的「台灣出版博物館」能夠成立,這一批蘭記的珍貴文物及史料將捐贈並典藏於此。它不僅見證了台灣出版產業的發展與變遷,同時也能告慰念茲在茲蘭記書局史料保存的後代子孫。
願以此書遙寄為台灣出版貢獻心力的先賢故人。
增訂新版序
蘭記百年
黃寶慧�蘭記書局第三代、東森新聞雲執行董事
應該是二年前,我的遠房親戚文史工作者黃惠君告訴我,有一本關於我嘉義老家「蘭記書局」的書出版。不久,果然送來一本《記憶裡的幽香──嘉義蘭記書局史料論文集》。
我因為大學從嘉義負笈北上之後又赴美求學、在海外工作多年,對於孩童時代的經歷記憶,幾乎從未和朋友提起。翻閱這本書和照片,勾起些許兒時記憶。小時候的印象中,「蘭記」就是嘉義最大的書局,我的爺爺黃茂盛先生是地方上知名的大善人和孝子,每日都要從蘭記書局走到隔著中山路正對門的東成書局(分家後由四伯父黃德榮經營),向居住於此的曾祖母請安;我的奶奶黃吳金女士是位精明能幹的女性,天天都坐鎮書局經營。我的童年就住在蘭記書局後方廳堂的二樓,直到分家時,排行第五的爸爸分得興中街的一排透天厝,我才搬離位在嘉義地王中山路的蘭記書局。
看到《記憶裡的幽香──嘉義蘭記書局史料論文集》,才知道原來祖父創辦的書局記載著這樣多台灣文化及出版的歷史。但是,我的父親和叔伯們卻對此書部分內容失真有意見,這也是我承命要更正並且將這本書增訂再版的緣由。因為第一版時未有訪談過蘭記書局真正的後人,從書中得知吳明淳女士是二伯母黃陳瑞珠女士的娘家親戚,其實和我們素昧平生,也因此不知還有我們這些蘭記嫡傳後人存在。不過我還是相當感謝吳女士協助把蘭記書局遺留下來的圖書史料交託給王榮文先生,讓它們得以保存下來,才有這本書籍的面世,也讓蘭記紀錄台灣出版一百年的史實得以還原。
這本書的增訂新版,增補了蘭記後人的訪談,感謝柯榮三教授對我父親黃德興和叔父黃德銘夫婦的訪談,我們共同回憶當年蘭記的軼事,還有我們後人對於祖父黃茂盛先生、祖母黃吳金女士的記憶。而我也藉此機會得以重新探看這些遺留下來的史料文物,我相信這些印刻著台灣文化一百年的史料圖書得以保存,將為台灣這塊土地的文化傳承作見證。
謹以此書《嘉義蘭記書局史料文集百年紀念版》獻給我的祖父黃茂盛先生。
一百年前他創辦台灣第一家現代化經營的蘭記書局。
他身體力行教養我們孝順父母、勤奮向學、樂善好施。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