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比利戰爭【完整新譯本】
定價117.00元
8
折優惠:
HK$93.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萬人之上:30位名相排排坐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4491469
管家琪
幼獅文化
2019年5月01日
87.00 元
HK$ 73.95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864491469
叢書系列:
故事館
規格:平裝 / 288頁 / 15 x 21 x 4.0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故事館
分
類
童書/青少年文學
>
兒童故事/小說
>
歷史
同
類
書
推
薦
趣解三十六計套書(共3冊)
嘰哩咕嚕話三國套書(一套4本)
跟著歷史名人去遊歷:愛玩大少爺郁永河遊臺灣
安妮繞著地球跑1:京都我來了
我親愛的至聖先師:南子與孔子的青春物語(三版)
內
容
簡
介
鬆讀五千年中國歷史,看好看的歷史故事
現在,讓我們從閱讀歷史人物的故事,了解歷史吧!
《萬人之上:30位名相排排坐》講述了30位名相的故事。從「治大國若烹小鮮」的伊尹、「變法圖強」的商鞅……到「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的李鴻章。這些良相上佐天子,下領百官,外撫四夷諸侯……他們出謀獻策,有智慧、有能力,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也不乏有奸臣誤國者。
閱讀中國歷史上良相名臣事蹟,了解他們的改革之道,讓我們從中獲得啟發,增長閱歷!
本書特色
.本書詮釋中國歷史上良相佐國,如:戰國的商鞅、唐代的楊炎、北宋的寇準和王安石、明朝的張居正;誤國的奸臣,如:秦朝的趙高、東漢的董卓、隋朝的楊素的故事……貫穿古今的歷史故事,是孩子認識中國歷史優良讀物。
.以人物和事件為主軸,用講故事的方式,深入淺出,為孩子講述中國歷史故事,讓讀者盡情享受故事起伏轉折,將知識與趣味結合,開拓眼界。
.歷史就像一面鏡子,可以讓後人觀往以知來。了解不同性格的名相面對問題所做出的決策,對國家的影響;大大的提升語文與思辯能力。
.書末附有「閱讀素養」提問設計。由閱讀理解教學名師陳欣希教授帶領,透過提問,增進青少年思辨及跨篇統整的能力。
?
目
錄
治大國若烹小鮮:伊尹
制禮作樂:周公
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管仲
寬猛相濟:子產
才思敏捷、口齒伶俐:晏嬰
商聖兼文財神:范蠡
變法圖強:商鞅
奇貨可居:呂不韋
晚節不保:李斯
導演沙丘政變的黑手:趙高
識人之明:蕭何
安定漢室:陳平
漢初三傑之首:張良
禍國大盜:董卓
一代梟雄:曹操
足智多謀:諸葛亮
功蓋諸葛第一人:王猛
東山再起:謝安
權傾朝野的大奸臣:楊素
直言敢諫:魏徵
籌謀帷幄,定社稷之功:房玄齡
中國古代著名的財政改革家:楊炎
普天之下,道理最大:趙普
力主皇上親征:寇準
富國強兵,改革科舉:王安石
以儒治國:耶律楚材
力挽狂瀾:張居正
書生帶軍:曾國藩
身無半畝,心憂天下
:左宗棠
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李鴻章
?
附錄
中國歷史代年表
閱讀素養提問? 陳欣希、邱孟月、黃雅雅
?
序
自序
人是最迷人的
有人說,「歷史(History)」這個字,若拆開來看其實就是把「他的(His)」 和「故事(story)」兩個單詞做一個組合。所以,什麼是歷史?歷史就是「他的故事」。不過,歷史實際上除了包括男性(他的,His)故事之外,當然也包括女性(她的,Hers)故事,總之,歷史就是「人的故事」。
人,永遠是最迷人的。
幾年前我曾經替幼獅公司寫過一套(三本)書,叫做《你一定要知道的100個歷史故事》,是從中華上下五千年中挑選100個歷史故事來講述,著重的是事件,這回「中國歷史人物故事」則著重人物,分為《皇上有令:30位帝王點點名》、《萬人之上:30位名相排排坐》和《風雲人物:100位名人召集令 1、2、3》(三本),一共五本。在這套書裡頭,距離我們最遠的是夏朝的伊尹,距今三千多年(西元前1649-1549年),最近的是民國初年教育家蔡元培(西元1868-1940年)和末代皇帝溥儀(西元1906-1967年)。
除了伊尹和周公,其他所有挑選出來的人物都是從春秋戰國時代一直到近代。讓我們從閱讀這些歷史人物的故事來了解歷史。
《風雲人物》將介紹一百位名人,包括名臣武將、學問家、發明家、開拓者、文學家、藝術大師、神童和奇女子等等。《皇上有令》和《萬人之上》則介紹30位帝王及30位名相,這兩本所講述的帝王和名相都是按朝代排列,請大家按照順序從頭讀下來,這樣對於中國歷史、對於朝代才會有一個比較清楚的時間概念。讀歷史,是一定要注意時間的,或者說要有敏銳的時間感。
至於為什麼這套書的前面兩本要先介紹帝王和名相,這是因為政治實在是一切的基礎啊,其實自古以來大多數老百姓恐怕都不是什麼政治狂熱分子,然而就算是對政治冷感,政治就是會在方方面面影響我們的生活、甚至決定我們的生活,而在封建制度下最重要的政治人物當然首推帝王,其次是名相。
在《萬人之上》這一本裡頭所講述的三十位名相,在「每一個朝代、或每一個時期至少介紹一位」的前提下,我們是以重要性、也就是影響歷史的程度來挑選名單,因此,有些名相的「名」其實不是英名而是臭名,就像有良相佐國,也有奸臣誤國(譬如秦朝的趙高、東漢的董卓、隋朝的楊素),但是由於他們都在歷史的關鍵點都產生了莫大的作用,我們還是應該認識一下。
其次,有些良相,下場都頗令人唏噓,譬如戰國的商鞅、唐代的楊炎、北宋的寇準和王安石、明朝的張居正等等,這也是封建時代的悲劇,宰相的地位儘管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可是那「一個人」──皇帝──就可以決定一切,即使位高權重如宰相,往往也無力回天,更無力自保。
不過,歷史終究是公正的,這些良相對中國歷史的貢獻,還是令今天的我們深感敬佩!
?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