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文
尋「字」冒險去
兒童文學作家◎王文華
一打開,就闔不起來,一讀進去,就捨不得出來,有幸搶先閱讀張之路先生撰寫的《漢字奇兵》時,就有這種想一口氣把它讀完的快感。
應該這麼說,我是興高采烈的翻它個痛快,對,痛快,很少有的閱讀經驗。
年輕的男孩桑南,有個連續十幾年的夢,夢裡他進入一家老圖書館,遇見一位少女,為了解開夢的謎,桑南費盡心力終於找到那家圖書館,成了這家謎樣圖書館的校對員,負責判定一本書該留該銷毀的工作。也因為他判定一本書必須銷毀,讓自己縮小了,進入書的世界,與漢字奇兵們,展開一場冒險之旅……
故事本身很緊湊,原來每一本書裡都有一個字的部落,這些部落有自己的潛規則,然而被桑南判斷錯誤百出的書部落,決定拯救自己的命運,被三百年前一個憤世嫉俗的「謀」字所利用,他野心勃勃,為了自己,寧可犧牲其他的書本。
女孩子會很喜歡這本書,張之路的功力高超,一個錯綜複雜的,穿越三百年的戀情,在他筆下,有時是夢,有時是寓言,有時從「字」的口中說故事,這麼多的線索,讀起來卻是節奏分明,高竿。
男孩子也會喜歡這本書的。這本書裡有打怪,有策略,有不斷出現的字謎,有法力高超的字仙,有字的部落戰爭,場面極為盛大,以寡擊眾的痛快,以智取勝的快樂,「字」在書裡高奏凱歌,與人獻策,互相較量,它形成一股極大的吸力,啊,吸引男孩子們,不知不覺翻完這本書,卻又樂在其中的。
更好的是,《漢字奇兵》寓國學知識於無形,以往,我也讀過不少蘊藏知識的文學書,書裡為了知識而知識,總讓人覺得造作、矯揉,然而《漢字奇兵》卻把文字的起源,文字的轉變與變革,文字詞的解析與應用,全安排在漢字奇兵的冒險、解謎中。
例如六書。
我們以前背六書就是:
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
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見意,上、下是也。
然後會意……
然後……
好啦,孩子們呢,就得將六書一個一個背起來,把字體一個個拆開記,上解剖台般的探究,枯燥乏味又……
無趣!
然而,在《漢字奇兵》裡,六書成了關卡,桑南得找出六個「字」勇士,這些勇士本身就是六書的文字,跟勇士挑戰六書關主。
有趣吧?
想想,一個一個的字,平時連字成詞,綴詞成句時,我們很容易忽略中文字的魅力,而在閱讀這本書時,我竟然也開始臆測起每一個字的個性,它的品味,它有什麼樣的煩憂與喜樂,讀著讀著,我也注意起字的形音義,我也想著不同的字配在一起,又會產生什麼有趣的變化。
真是樂趣無窮。
它讓孩子們在閱讀裡汲取文字,讀文字而又識文字,這不就是老師們夢寐以求的教材了嗎?如果你的孩子容易寫錯字,該讀這本書的,他從此更能細察字間差異,開始「懂得」文字,下筆就會更仔細點。
如果你的孩子很會寫文章,更該來讀這本書的,他對「每一個字」產生的魔力會有更深的體悟,寫作時,能再寫得深一點,細一點,美一點。
我也很期待《漢字奇兵》拍成動畫那天,想到一個一個的字舒展身手,揉拳擦掌,嗯,那時,我這篇推薦序裡的字,會是由誰發聲,跟誰前進呢?
推薦文二
寓教於樂,如獲至寶
資深媒體人、親職教育作家◎ 陳安儀
身為一個中文作文老師,我每天教導學生用漢字寫文章,經常為了孩子們不喜歡寫筆畫繁多的漢字,或是文章中錯字連篇而大傷腦筋。
因此,我在課堂中常常讓孩子們玩關於「字」的遊戲:比方說,比賽寫出同一部首的字、最多發音相同的字 ; 比賽幾筆畫可以寫出字、成語比手畫腳、猜燈謎、回文詩……等,希望引發學生了解中國字、詞的興趣,進而喜歡寫字、喜歡寫作。我也常常推薦孩子閱讀一些「字的由來」、或是解說「象形文字」的書籍,希望孩子們藉此了解漢字之美。
畢竟,中國字是世界上最多人使用的象形文字,它不僅僅只是一種溝通的工具,更是一門傳承中國文化的藝術。只可惜,孩子們對於內容深硬的「字」書,通常不感興趣 ; 再加上臺灣小學生的回家作業,國語文的練習總是以無聊的「抄寫」居多,導致於孩子對於「書寫漢字」這件事,深感排斥,還沒有機會深入了解中國字的趣味性,就先討厭寫字。我一直覺得,這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
所以當我讀到《漢字奇兵》這本書之後,我簡直是如獲至寶——這不但是一本適合兒童、青少年閱讀的奇幻作品,內容包括了時下賣座小說的所有元素:戰爭、愛情、時空穿越、魔幻……,而且竟然破天荒的以「漢字」為主角!在孩子們享受小說吸引力的同時,也在不知不覺中,進入了漢字的世界。我迫不及待的和女兒分享這本有趣的作品。果然,她也一看就上癮,看到半夜三更還欲罷不能,最後竟和我搶起書稿來了!
《漢字奇兵》的故事,從一個不停重複的夢境開始。男主角桑南被夢境中的女孩吸引,進而尋覓來到夢中的圖書館工作。沒想到,因為校對、整理,他無意中拿到了一個「字」的項鍊,接著身體縮小,捲進了「書部落」的戰爭。在被綁架進「字」的世界之後,桑南展開了一段奇幻旅程,最後終於揭開了夢境的祕密。
漢字本就由象形演化而來。在這部《漢字奇兵》中,作者更是賦予了一個個漢字實實在在的生命、性別、性格,讓每一個漢字都「活了起來」:他們有的工於心計、有的仗義、有的聰慧、有的嬌柔……。作者也藉著流離失所的「難民字」找家的過程,解釋了漢字的沿革: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讓人一看就懂,效果遠勝過背誦歷史課本。最有趣的,是藉女主角指導大家為戰爭中受傷的「字」治傷、重整的過程中,解釋了什麼是偏旁、部首,讓人在莞爾一笑中,輕易理解了漢字的構造。真是創意十足啊!
這些年來,本地專為青少年寫作的作家,直如鳳毛麟角 ,動人的好作品大多為翻譯的外國小說 。兩岸交流後,越來越多優秀的作品,造福了兩岸的青少年,《漢字奇兵》可以說是其中寓教於樂的代表作品之一!在此推薦給大家!
自序
一九九六年我第一次來到臺灣,第一次參觀臺北的故宮博物院。在巨大的玻璃櫥窗裡我第一次看到了甲骨文的「甲」和「骨」的實物。當時,一群小學生正盤腿坐在櫥窗前,聽老師講述甲骨文的由來。那一幕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很美好的印象。
今天,當我提筆書寫《漢字奇兵》臺灣繁體版序言的時候,這一幕又呼地一下跳到了眼前。
二○一○年春天,我的小說《千雯之舞》在北京召開出版的新聞發布會。有的記者提出了這樣的問題。有沒有考慮這部小說在臺灣以繁體字出版?有沒有考慮這部作品拍成電影?我的心中一動。這的確是我的兩個美好的願望。
今天,這第一個願望實現了。我要感謝未來出版的支持和努力。因為繁體字的出版包含著許多編輯的辛勞與智慧。尤其是這本涉及許多文字知識和故事的作品。
我的小說是用簡體字書寫的,裡面有這樣一個情節。漢字奇兵的漢字來到了甲骨文的世界《鐵雲藏龜》的書裡。他們看到了幾千年前的漢字甲骨文。當他們看到自己「祖先」的時候,「現代的漢字與古代的甲骨文字不約而同地『啊』了一聲!隔了三千年的祖孫今天相互見面了。一條看不見的源遠流長的『血脈』,讓他們久久地互相打量著……漸漸地,他們的目光柔和了,似乎都從對方的身上看出了與自己的相同之處」。
這個場面中,有一個漢字角色是「?」,可是在繁體字裡,沒有這個字。怎麼辦?於是編輯想了辦法。請書中另外一個角色「兵」字來代替他。在繁體字和簡體字中,「兵」字始終沒有變。於是問題迎刃而解。
還有一個例子,故事中有個角色「 」,在簡體字中他是個獨體字。但是在繁體字裡他就不是獨體字,於是編輯就用「父」獨撐局面。我的小說原名《千雯之舞》,這次在臺灣出版的繁體字版改名為《漢字奇兵》,我想編輯的目的可能就是將「文」改得「通俗」,使得青少年讀者更容易接受和喜愛!
感謝臺灣的讀者!感謝未來出版的朋友!
?
張之路
二○一四年三月十二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