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高手在民間
終於得見這本書出版,心頭滿是激動,一張張老職人照片躍然紙上,彷彿看見了時代的精神,生命的光影。
或許是因為台灣正面臨經濟轉型,某些反璞歸真的創業性格,重新又開始在人民意志裡流轉著,近幾年經常在報章媒體上看著所謂各行各業的﹁職人﹂或﹁職人精神﹂,我們必須真正理解,此一詞語,究竟是一個外來語,講述的是透過自己熟練的技術與雙手,打造作品�產品�商品的行當。
於是我們應該這麼說:當個職人,堅持與努力,非常重要。
這本書裡,真金不怕火煉,至今仍在桃園八德,大隱隱於市的徐聰明板金師傅就是一個好例子。他自述跟從日本人的職人精神當一名學徒,師傅白天就要求學徒整理好晚上使用的實習工具,晚上才開始真正的教學,他也苦口婆心的勸說:活化老產業,一定要有恆心,不能半途而廢,如此真實懇切的說話樣貌,就這麼輕描淡寫又鏗鏘有力的帶出他的擔憂。
我們也必須理解:當個職人,變通與延續,非常重要。
台中的陳彫刻處由第二代接手,他們告訴自己不勉強要學會,但要學習並且接受生活型態的改變,陳文才師傅改以享受的方式雕刻木工,特殊匾額製作、廢棄匾額改造家具,每一次的接案都是一次挑戰,在變化多端的雕刻世界,也找到了自己喜歡的緩步生活。台南的華谷理容院更是一個轉型成功的好例子,是第一個將理容院打造成休息空間,可提供旅人一處歇息之處,重點是把老派紳士的浪漫精神,灌注於行業之中。
一定強調的是,當個職人,手藝與巧手功夫,非常重要。
北港朝天宮旁,五代傳承的森興燈籠店由林聰賢師傅繼承後,開始承接大量的業務,完全沒有基礎,也不具備繪畫能力的他,將精神完全投入創作,一路摸索、跌撞,好不容易闖出成績,今日朝天宮內的紙燈籠與布燈籠,都出自林聰賢手筆。
所以我們該如何認識這本書呢? 建議是帶上這本書,走去親自跟職人們打招呼,坐下來想想,一樣是雙手雙腳去工作充實自我,職人們用心靈與精神在物件背後犧牲奉獻,才成就民間文化的多元樣貌,也同步展現了台灣人民的生活風格。
?
新手書店主人、友善書業理事主席
鄭宇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