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秘密花園
  • 定價93.00元
  • 8 折優惠:HK$74.4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毛澤東(二版)

毛澤東(二版)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7632821
譚若思
胡為雄,鄭玉臣
五南
2019年3月28日
173.00  元
HK$ 164.35  






ISBN:9789577632821
  • 叢書系列:風雲人物
  • 規格:平裝 / 664頁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二版
  • 出版地:台灣
    風雲人物


  • 人文史地 > 中國史地 > 朝代史 > 民國

















      史學泰斗費正清、史景遷強烈推薦

      中國大陸狂銷近二百萬冊

      西方數百種毛澤東傳記中最被推崇、最暢銷的作品



      本書顛覆歷史研究傳記的論文寫法,以毛澤東的生活為經,性格及心理分析為緯,交織出他一生的傳奇故事;以小說的筆法,刻畫出毛澤東的真實影像。沒讀過本書,別說你懂毛澤東!



      要了解中國近代史,必須先研究毛澤東。

      毛澤東是影響中國最鉅的關鍵人物,他出身富裕的地主之家,卻在之後建立中國共產黨,

      顛覆大家對他的想像。

      影響中國最重要的人物,非毛澤東莫屬,而了解毛澤東最好的一本書,就是這本書。



      沒讀過本書,別說你懂毛澤東!

    ?


     





    前言

    序曲

    第一章??? 少年時代(一八九三∼一九一○)

    第二章??? 為何求知(一九一○∼一九一八)

    第三章??? 京滬天地(一九一八∼一九二一)

    第四章??? 組織(一九二一∼一九二七)

    第五章??? 奮鬥(一九二七∼一九三五)

    第六章??? 未來在握(一九三五∼一九三六)

    第七章??? 抗日(一九三六∼一九四五)

    第八章??? 聖人(一九三六∼一九四五)

    第九章??? 成熟的桃子(一九四五∼一九四九)

    第十章?? 「我們熟悉的東西有些快要閒起來了」(一九四九∼一九五○)

    第十一章 改造(一九五一∼一九五三)

    第十二章 建設(一九五三∼一九五六)

    第十三章 疑慮(一九五六∼一九五七)

    第十四章 修補體制(一九五八∼一九五九)

    第十五章 蘇聯與超越(一九五八∼一九五九)

    第十六章 退卻(一九六一∼一九六四)

    第十七章 烏托邦之怒(一九六五∼一九六九)

    第十八章 嶢嶢者易折(一九六九∼一九七一)

    第十九章 尼克森(一九七二)

    第二十章 殘夢(一九七三∼一九七五)

    第二十一章 強弩之未(一九七六)

    尾聲

    後記

    註解

    參考文獻



    ?









      或許個人首先必須向臺灣的讀者們說一聲抱歉,畢竟對這個充滿勇氣與活力的社會來說,毛澤東不能算是個好朋友。直到中年為止,他始終對臺灣沒有太大的關心。當與蔣介石的內戰在一九四九年結束後,毛澤東不過將臺灣視為因前者逃竄而必須進行追擊的地方;但是,由於韓戰隨即爆發,終究迫使他放棄染指臺灣的念頭。就算在四分之一世紀過後的一九七○年代,毛澤東也不過將臺灣視為其「一個中國」政策下的外交施壓對象,至於臺灣人民的意願,當然不在他的考慮範圍之內。



      儘管如此,毛澤東仍是二十世紀最迷人的政治領袖之一;至少對臺灣的讀者而言,他乃是一面可用來了解複雜之中國文明與當代歷史的鏡子。例如以毛澤東個人來說,就在他於一八九三年出生的一個世紀當中,我們便看到了中國從大清王朝走向蘇維埃政權,從自行車走向汽車,從農村走向都市,從失去秩序到緊密箝制,以及從衰弱走向強盛的過程。儘管曾身為史達林的追隨者,但毛澤東終究選擇衝撞蘇聯集團;於此同時,作為共產主義的信徒,他卻在一九七一年選擇轉向美國這個資本主義國家,並從而將兩極世界扭轉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在我看來,毛澤東不啻是「老虎與猴子的結合體」;儘管他對社會運動充滿狂熱,但卻仍對強迫動員中國人民的結果保持存疑。除此之外,我也將毛澤東視為一個「準知識分子」,因為他雖然重視理念,不過也沉迷於行動。他既喜歡閱讀歷史,自己也寫點詩詞,但他同時希望能創造歷史,並根據馬克思這位錯誤導師的指引,在中國推動社會主義道路。從某個角度來說,或許毛澤東的確過度高估了自己改變人類本性的能力。從他的人生中,我們可以一窺政治如何扭轉這個世界,但終究無法移動人心的過程。



      毛澤東可說是一個悲劇性人物。在受到自由熱潮席捲的青年時代,他曾將基督視為壓迫下的犧牲者:「雖然其傳道內容未必有所逾越,……但耶穌依舊被剝奪了說話的權利;而且就算他說的話略有逾越,對一個聰明人來說,這應該也不過是個小問題罷了。」個人的自我實現乃是其學生時代的信條;例如他在二十四歲時曾寫道:「任何壓迫個人的地方,都等於是在壓迫個人的本性,再也沒有比這個更大的罪惡了。」早在一九三○年代,毛澤東便曾公開聲稱臺灣這個「弱小的民族」,應在終結日本統治後脫離中國獨立,但在他當權後卻變得愈來愈專制獨斷。事實上,他並不完全認同所謂自由;儘管他相信應該辯論,但心中卻認為所有的中國人,都應接受一套早就放在他口袋裡頭的真理。



      在商業交易的喧囂聲與摩天大樓工地的隆隆聲響中,或許有人認為毛澤東似乎已在今天的中國消失地無影無蹤,但其實這是不可能的,因為共產黨領導人需要他,正如過去列寧對史達林的意義一般:如果失去他的話,胡錦濤也將頓失其正當性。就像過去清朝的征服新疆,毛澤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取得這塊腹地,也奠下今日西部開發的基礎;而今天中國的高平均壽命,亦必須歸功於毛澤東時期的公共衛生政策。不僅流行歌曲明星們用毛澤東的話來填詞,計程車司機將他的相片當作護身符貼在方向盤上,甚至連農村發大水時,農民們也像過去手持觀音像般拿著毛澤東像來祈禱。



      現在你們拿在手上的這本書,曾在中國引發轟動,不僅數度再版,共印刷了一百四十萬冊,而且也曾收到如潮水般的讀者來函。儘管執政的共產黨喜歡用毛澤東主義來詮釋今日中國的發展,但每一代人都對毛澤東反覆無常的人格特質感到好奇。值得注意的是,非但中國大陸依舊對毛澤東餘情未了,這個世界也是一樣,因此本書才有機會被翻譯成德文、西班牙文、韓文、希伯來文、葡萄牙文與義大利文等多國版本。



      更甚者,每一代人對毛澤東都會根據自己經驗(例如:身處於戰爭或和平的年代,國家優先或個人地位獲得提升,抑或是中國國運的興衰起伏)而有著不同的看法。假如二十一世紀真的是中國的世紀,那麼毛澤東將被當作二十世紀的偉人而備受讚揚,即便其主張的共產主義學說已被棄若敝帚;相對地,如果中國被迫面對嚴重的倒退,那麼毛澤東時期便將被認為是個不必要的孤立主義錯誤,結果使鄧小平的改革如同十九世紀曾國藩與李鴻章的自強運動,以及一九三○年代國民黨所主導的建設般,最終面臨失敗的命運。



      總而言之,隨著時代變遷與時間的不停向前挪動,不僅國家與社會的關係有所改變,人們的要求也永無止盡地與時俱進。在一個世紀以前,共產主義對毛澤東而言,或許只是在儒家學說、無政府主義、道家理論、法西斯主義與其他想法之外,共同組成其思想內涵的一部分,至於主導毛澤東最後決斷的乃是中國的未來:亦即究竟是強大的領導中心,還是充滿活力的社會比較重要?威權統治傳統該如何與道家式的隨機應變相互平衡?到底是「黃色大地」,還是「藍色海洋」最終將獲得勝利?對此,躺在墓室中的毛澤東恐怕也不知道該頜首微笑,還是蹙眉以對。


    譚若思(Ross Terrill) 謹識

    二○○七年六月於哈佛大學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