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青少年閱讀素養之培育:談不同學科領域的文 本引導

青少年閱讀素養之培育:談不同學科領域的文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5713638
唐淑華
學富文化
2019年3月05日
183.00  元
HK$ 173.85  






ISBN:9789865713638
  • 規格:平裝 / 428頁 / 17 x 23 x 2.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專業/教科書/政府出版品 > 教育類 > 教育 > 教育專題

















      素養導向的教學是臺灣108新課綱的重點,而本書主要目的即在探討中學階段的閱讀素養培育,尤其聚焦在故事體(narrative)、資訊體(informational text)以及論辨體(persuasive text)三種文本類型的引導。本書設定的主要讀者是中學階段的老師,以及關心中學階段讀寫帶領的讀者,包括家長、學術工作者,甚至是民間的讀書會帶領者。

    ?? ?

      本書以認知角度切入,探討如何根據文本結構設計討論問題與閱讀單等讀寫引導活動,並透過主題、大概念等方式來設計多文本閱讀內容。除了爬梳此領域相關文獻並引述超過三百筆的中英文參考文獻之外,更希望提供具體教學實例以供在學之師培生或是已進入職場之現職老師參考。由於目前坊間涉及閱讀教學或閱讀素養培育之書籍多以國小階段為主,本書則以青少年閱讀為主要訴求。希望透過本書能夠提供讀者一個具體的帶領方向,也誠摯希望可以藉由拋磚引玉方式喚起更多人對青少年閱讀的關注。讓我們共同為提升臺灣學子之閱讀與寫作素養一起努力!



    ?


     





    前言iii



    第一部分透過閱讀而學習1

    第一章緒論:本書的定位3

    第二章青少年閱讀的重要性13

    第一節臺灣閱讀活動推動現況13

    第二節臺灣青少年閱讀行為的「應然」與「實然」15

    第三節臺灣青少年在PISA國際閱讀評比的起伏表現25

    第四節閱讀對於青少年的意義31

    第五節一個閱讀教學芻議37

    第三章青少年需具備的閱讀素養45

    第一節青少年需具備的一般性閱讀素養47

    第二節青少年需具備的領域性閱讀素養51

    第三節青少年需具備掌握不同文本類型的閱讀素養55

    第四節青少年應追求多面向的閱讀理解61



    第二部分從「形式」切入——引導學生透視文本結構65

    第四章根據文本類型進行分析式閱讀67

    第一節中學閱讀教學新猷67

    第二節分析式閱讀的意涵73

    第三節不同文本類型的分析式閱讀79

    第五章善用課堂討論與圖像化輔助93

    第一節重訪兩項耳熟能詳的教學作為93

    第二節不同文本類型的討論帶領原則99

    第三節不同文本類型的圖像化輔助設計原則120

    第四節小結134

    第六章編選適合青少年的課內外閱讀文本139

    第一節美國高中生的指定閱讀內容142

    第二節臺灣高中生的國文課本內容148

    第三節臺灣高中生的寒暑假閱讀內容153

    第四節小結173



    第三部分從「內容」切入——引導學生進行文本轉化177

    第七章教學轉化在「轉」什麼﹖179

    第一節教學轉化的意涵180

    第二節教學轉化在文史科目上的應用184

    第三節小結188

    第八章帶領青少年進行多文本主題式閱讀191

    第一節「大量」閱讀不等於「多文本」閱讀191

    第二節主題式閱讀的重要性及尋找主題的方式197

    第三節多文本主題式閱讀的設計原則與進行方式207

    第四節一則實例:德國高中的英文課本214

    第九章兩個研究實例:多文本主題式閱讀在國中的應用221

    第一節一個帶領國中生理解歷史概念之研究221

    第二節一個帶領國中生探討人生大問題之研究239

    第三節小結260



    第四部分透過寫作而思考265

    第十章閱讀與寫作的整合267

    第一節寫作為什麼這麼難?267

    第二節寫作是「成品」也是「歷程」272

    第三節閱讀與寫作的雙向關係281

    第四節寫作在不同學科領域上的應用295

    第十一章兩個研究實例:讀寫整合在高中的應用301

    第一節一個以選修課程帶領高中生探究人生大問題之研究301

    第二節一個以營隊帶領高中生探究人生大問題之研究320

    第三節小結339



    第五部分成為終身學習者345

    第十二章青少年如何看待閱讀這件事347

    第一節一個壞消息:並不是所有學生都能從閱讀受益348

    第二節一個好消息:學生能透過課外閱讀而獲得啟發357

    第三節小結362

    第十三章結論與建議367

    第一節不需遠求的閱讀材料367

    第二節順勢而為的閱讀引導372

    第三節結語373

    參考文獻377



    附件

    附件一《大家都叫我食蟻獸》實驗組學生使用之學習單403

    附件二《蛻變》之各類學習單413

    索引421



    表次

    表2-1臺灣與亞洲各參照國歷年閱讀評比的高、低水準學生人數百分比29

    表3-1本書將採用的三種文本類型58

    表4-1故事體文本的元素81

    表4-2資訊體文本的結構86

    表6-1CCSS建議K-12學生應閱讀的故事體文本143

    表6-2CCSS建議K-12學生應閱讀的資訊體文本147

    表6-3臺灣某版本之高中國文課文選文分析150

    表6-4全臺高中老師2016年暑假所開列的課外閱讀書單(故事體)156

    表6-5全臺高中老師2016年暑假所開列的課外閱讀書單(資訊體)157

    表6-6全臺高中老師2016年暑假所開列的課外閱讀書單(論辯體)159

    表9-1「外侮」主題的多文本閱讀書單229

    表9-2人與他人學習單評分準則之說明與學生反應之範例254

    表9-3實驗組在閱讀中與閱讀後的t檢定摘要表255

    表9-4學生對於「大問題」的閱讀感受256

    表9-5學生對於討論的閱讀感受256

    表11-1課程規劃與安排305

    表11-2論辯式文章評分標準307

    表11-3實驗組與對照組之前、後測分數變化比較308

    表11-4學生之作文評分前、後測比較310

    表11-5實驗組學生課程參與自評319

    表11-6實驗組學生對課程之意見320

    表11-7寒假工作坊課程規劃323

    表11-8學生之作文評分前、後測比較330

    表11-9各學生之作文進步分數(D值)332

    表11-10學生對工作坊活動「是否有幫助」之回饋336

    表11-11學生對工作坊活動「是否有趣」之回饋336

    表12-1學生在閱讀功能分量表上之各項得分350

    表12-2學生在閱讀態度分量表上之各項得分351

    表12-3學生在閱讀習慣分量表上之各項得分352

    表12-4大問題與其它心理適應等相關量表之相關矩陣354

    表12-5定型心態組與成長心態組之平均得分差異檢核355

    表12-6智力定型心態與成長心態在各量表之差異檢定結果355

    表12-7訪談排序之書目358



    圖次

    圖2-1有意義的學習34

    圖2-2成功教學的模式39

    圖2-3不同類型學生所需的閱讀教學重點42

    圖3-1PISA2018評量架構49

    圖3-2領域閱讀素養的發展階段53

    圖3-3Chambliss與Calfee對說明性寫作常用之修辭模式的分類57

    圖4-1故事脊的敘說流程82

    圖4-2論辯體文本的結構89

    圖5-1ToulminTAP論證模式115

    圖5-2TAP在生活事件上的應用116

    圖5-3TAP在寫作上的應用117

    圖5-4人物性格地圖124

    圖5-5人物性格度量衡124

    圖5-6人物性格對照表125

    圖5-7文學圖126

    圖5-8人物關係圖127

    圖5-9人物性格網128

    圖5-10資訊體文本圖像組織圖129

    圖5-11歷史文本圖像組織圖132

    圖5-12論辯體文本圖像組織圖134

    圖5-13以教師為中心的問答討論135

    圖5-14以學生為中心的問答討論136

    圖6-1全臺高中老師2016年暑假開列課外閱讀書單三種文體分佈比例160

    圖6-2全臺高中老師2016年暑假開列之故事體課外閱讀書單的主題161

    圖6-3全臺高中老師2016年暑假開列之故事體課外閱讀書單「文學類」主題分佈長條圖162

    圖6-4全臺高中老師2016年暑假開列之資訊體課外閱讀書單的主題164

    圖6-5全臺高中老師2016年暑假開列之資訊體課外閱讀書單「學科專業知識」主題之分佈長條圖166

    圖6-6全臺高中老師2016年暑假開列之資訊體課外閱讀書單「自我探索與潛能開發」主題之分佈長條圖167

    圖6-7全臺高中老師2016年暑假開列之資訊體課外閱讀書單「職業探索」主題之分佈長條圖168

    圖6-8全臺高中老師2016年暑假開列之資訊體課外閱讀書單「批判思考」主題之分佈長條圖169

    圖6-9全臺高中老師2016年暑假開列之論辯體課外閱讀書單的主題170

    圖6-10全臺高中老師2016年暑假開列之論辯體課外閱讀書單「勵志類」主題之分佈長條圖171

    圖6-11全臺高中老師2016年暑假開列之論辯體課外閱讀書單「自我思考與心靈成長類」主題之分佈長條圖172

    圖7-1翻譯、欣賞和創作在本質上的差異186

    圖7-2「教學轉化」的兩層面意涵188

    圖9-1實驗組學生使用之KWLA學習單(以清末外侮為例)232

    圖9-2實驗組學生所使用之I-Chart學習單(以清末外侮為例)233

    圖9-3兩組學生的外侮知識分數235

    圖9-4兩組學生歷史應用測驗反應的層級分類結果236

    圖9-5「人物思考單」(以《一百件洋裝》中的瑪蒂為例)247

    圖9-6「角色關係圖」(以《星空下的祈禱》為例)248

    圖9-7段落式「角色關係圖」(以《大家都叫我食蟻獸》第一章為例)249

    圖10-1知識敘說模式268

    圖10-2以知識敘說模式所寫成的文章樣貌269

    圖10-3寫作者的四種角色273

    圖10-496年學測論辯體題目283

    圖10-598年學測論辯體題目283

    圖10-6101年學測論辯體題目284

    圖11-1個人閱讀單示例1325

    圖11-2個人閱讀單示例2325

    圖11-3個人閱讀單示例3326

    圖11-4小組閱讀單示例1327

    圖11-5小組閱讀單示例2328

    圖11-6小組閱讀單示例3329

    圖12-1以學習信念預測關心大問題及心理適應之路徑分析結果356

    圖13-1文本與上層概念的關係369

    圖13-2透過多文本以深化概念369

    ?





    前言



      如果有一天這個世界禁止閱讀……




      對於許多不愛文字閱讀的人而言,書本應該只是一堆無聊的符號。因此小說家創造了一些情節來讓我們思考:一個不准閱讀的世界會是什麼樣子?在科幻小說《華氏451度》裡,消防隊員的工作不是救火,而是焚書。因為閱讀會讓人們變得愛思考而不快樂,所以人們被要求不准擁有書本,也不准閱讀。而消防隊員的工作就是燒毀世上所有的書本,華氏451度正是紙張燃燒的溫度。



      在電影「明天過後」裡也有一幕焚書的情節。這是一部科幻災難片,描述受全球暖化影響,人類世界進入另一個冰河時期,為了逃避嚴寒,人們躲進紐約公共圖書館,最後,為了取暖,他們開始焚燒圖書館裡的書。劇中人物一邊將書頁撕下焚燒,一邊檢視哪些書其實並沒有繼續留在這個世上的必要……



      非常有趣的小說情節,不但讓我們反思並非所有的書本都具有同等價值,也讓我們思考:閱讀的功能究竟是什麼?可以想像在一個不准閱讀的世界裡,當我們不能再求助於書本,那麼,遇到困難時,該如何解決問題?孤獨無聊時,該如何排解無聊時光?走在人生的道路上,當我們需要有智慧的前人指引時,又該去哪裡尋找?



      我相信閱讀有相當多功能,但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功能就是:它能夠幫助我們繼續學習。因為當我們離開學校,身邊不再有老師,但我們仍然需要面對人生的困難與挑戰,這時,書本就是我們的「老師」,它幫助我們繼續學習。而透過閱讀,更讓我們縮短犯錯的時間,不用依賴個人親身體驗的方式就可以獲得智慧。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可以說:閱讀的目的無他,就是在讓我們的生活更容易!



      相信這些都是能夠閱讀與喜歡閱讀的人,才可以享受得到的樂趣。所以,青少年在踏上人生道路時,需要在行囊中裝備許多能力,而「閱讀」就是絕對不能缺少的一項能力。這也是為什麼本書認為,中學階段的教育工作者需要將培育學生的讀寫素養當成最首要的任務來思考。



      臺灣閱讀推動的怪現象



      然而,臺灣近年來的教改方向即使不斷高倡學校教育應該培養學生「帶得走的能力」或是「關鍵核心素養」,實際上學校教學卻仍然停留在記憶、背誦等頗低階的作法。由於研究之故,我有許多機會進入教學現場,因此對於學校閱讀活動的推動情形並不陌生。此外,由於家中兩個子女一個剛進入高中,另一個則是剛進入大學就讀,也讓我有機會以家長身份近身觀察他們的求學經驗。我發現,即使是中學階段的語文教育,亦未脫離字詞解釋之「學習如何閱讀」(learn to read)的層次;至於視「閱讀」為終身用得上的能力,幫助學生發展「透過閱讀而學習」(read to learn)的作法,則可說大付闕如。? 尤其是寒暑假的課外閱讀,大多數老師也只負責開列書單,卻很少會引導學生真正做到「與學科結合的閱讀」。至於更進一步的設計高層次批判性問題或創新性想法來啟發學生的思考,就更少見了。此外,我也很少看到哪一科老師是有系統的在教導學生如何閱讀「教科書」這種文本。

    ?? ?

      上述現象的確令人遺憾,因為觀諸目前有關中學生閱讀素養的文獻,不但已著重於探討有效的閱讀理解策略,而且也強調多元詮釋文本的能力,甚至包括每一種文類、每一個學科,都有其獨特閱讀目標與閱讀方式。臺灣教育工作者是否過於輕忽閱讀這件事對於中學生的挑戰性/重要性了。然而,唯有老師們更關注這件事,幫助學生成為有能力透過閱讀而自學的人,當他們離開學校之後,才有可能成為終身學習的人。



      青少年閱讀素養培育是一件需要與時間賽跑的任務



      事實上,老師們真的要跟時間賽跑,要搶在青少年離開學校之前好好裝備他們成為一個終生熱愛閱讀的人,否則他們長大之後就更不可能親近書本了。2013年行政院及文化部公佈了有關國人閱讀習慣的調查報告,指出臺灣368個鄉鎮中有超過200個沒有書店(文化部,2013),且每年每人平均閱讀的書籍數僅有兩本,顯示臺灣閱讀風氣不佳,相當令人憂心(行政院,2013)。雖然這些報告的原意是希望透過改善圖書消費的賦稅措施,以及扶持獨立書店等作法來提升國人的閱讀習慣,但這些作法是否有效,我想恐怕還有待觀察。閱讀是一個終身的旅程,它是一項需要從小開始培養的習慣。如果一個人在年輕的時候沒有體驗過閱讀的樂趣,及被書本內容感動過的經驗,那麼等到長大之後,我們如何期待他/她在繁忙工作之餘,還會拾起書本來單純地享受閱讀的樂趣?這也是近年來各先進國家莫不將兒童閱讀運動列為重點工作之原因。我認為在檢討上述令人擔憂的成人閱讀問題之前,更重要的還是要將焦點放在年輕的學子身上,了解他們的閱讀態度以及在學校中所獲得的閱讀經驗究竟為何,如此才能對症下藥,有效改善問題。



      我從閱讀得到的救贖

    ?? ?

      本書特別關心「透過閱讀/寫作而學習」(read/write to learn)的中學階段。事實上,我自己也是一直在身體力行這件事的人。從小熱愛閱讀的我,一直對於「知識就是力量」這句話深信不移,透過大量閱讀不但在知識層面上讓我獲得開發與啟蒙,在情感層面上也陪我渡過漫長而寂寞的童年期與青少年期。透過閱讀,更讓我在面臨許多人生的重要抉擇與生命困頓時得到療癒。尤其幸運的是,過去求學階段,沉重的課業壓力並沒有讓我放棄這項嗜好;現在工作之餘,書本更是最快速帶我離開平凡喧囂生活的主要方式。郝明義(2007)說得極好,他把閱讀比喻為飲食,有些閱讀像主食,是「生存需求的閱讀」;有些則像美食,是「思想需求的閱讀」;有些只能算是蔬菜水果,是「工具需求的閱讀」;還有些則是甜食,是「休閒需求的閱讀」。在大學裡教書、作研究的我,整天與文字打交道,閱讀不啻是生活之必需。但在精神生活中,它也時常扮演一種救贖的角色。還記得有一次生命階段正值茫然失意之時,正好讀到托爾斯泰的《依凡伊里區之死》,那種像被電到的震撼感至今都無法忘懷。而《梵谷書簡全集》,也同樣激勵了那個正邁入中年危機、一度自我懷疑的我。每一封他寫給弟弟西奧的信,都彷彿是他寫給在時間與空間皆與他完全沒有任何交集的我一般。唉!人的生命經驗何其有限,我卻有幸能夠跨越時空障礙,與一些有智慧的人相遇,試問:除了閱讀,還有哪件事能夠做得到?儘管「行萬里路」對於現代人來說已經不是難事,但卻唯有「讀萬卷書」才能讓我們快速跨越時間與空間的障礙。出版人高希均(2009)曾經寫了一本書《閱讀救自己》,雖然書名聽起來頗為聳動,但我相信通過閱讀,我們的確可以打造一個「不一樣」的自己。



      因此我也常常覺得遺憾,為什麼會有人不願意閱讀?尤其當我在報紙的社會版看到一些人因為面臨人生重大挫折而自傷或傷人的新聞時,就不禁聯想:如果此人像我一樣幸運,曾在生命中透過書本與一些有智慧的前人邂逅相交,不知道事情會不會有不一樣的轉圜?每個人在生命不同階段都需要「好老師」的帶領,但畢竟好老師難尋;尤其離開學校之後,要遇到好老師更難。但是,那些「好老師」其實就藏身在書裡頭——為什麼不好好善用閱讀,讓書本成為自己的「源頭活水」?尤其在面對人生的十字路口,有很多生命中的「大問題」是沒有辦法立即找到標準答案的。然而透過閱讀,我們不僅可以暫時獲得情緒上的安撫,了解自己不是世界上唯一受苦的靈魂,也能夠透過不斷探問,終究找到一個可以讓自己安身立命的答案。我相信這就是閱讀的力量!



      本書的企圖:理論與實務結合



      我是一個教育心理學者,很幸運的是,自1994年獲得博士學位之後在大學裡所開設的課程,以及個人所研究的主題,大抵都沒有脫離閱讀教學這塊範疇。早期我的研究興趣主要集中在探討文本的趣味性,以及以故事討論取向為主的情意教學設計,研究對象多以國中、小學生為主。2009年回到台北任教,也開始在國、高中進行有關多文本閱讀的實地研究。2015~2016兩年間更持續在一所公立高中以高一學生為對象,帶領閱讀及寫作相關的特色課程。這20餘年,我的研究與教學對象不但跨越了國小、國中、高中、大學與研究所的學生,所思所想也都與閱讀教學脫離不了關係,因此我很希望能夠藉此機會將這些以往僅停留在學術殿堂的研究發現,整理為教學現場人人可用的知識。故而,我也希望這本書能夠盡量擺脫掉學術寫作的固定格式與語氣,讓現場老師感覺更為親近。



      不過這本書畢竟是一項由科技部補助而完成的專書寫作計畫,? 因此我希望它亦能夠超越「經驗談」的層次,有學理作為基礎。事實上,我始終相信「知識就是力量」,理論與實務乃是並行不悖的事情。尤其每當我讀完國外有關閱讀教學的文獻之後,就更感慨為何臺灣的閱讀推動活動仍停留在頗「初階」的狀態。現今教育心理學非常強調有效教學,尤其重視以證據為本的教學策略,因此,本書亦希望可以透過梳理目前相關文獻,提供關心閱讀教學的中學老師一個具體參考架構。當然,一個讀者若想要透過自修來精進個人的閱讀能力,他/她也可以先行挑選書中較感興趣的文類來練習。我相信這些閱讀策略不論是用在研讀教科書或課外書籍,應該都頗適用。本書對於大學生亦適用,他們已被期待是一群能夠自主學習的人,因此更應該儘快熟悉這幾類文本的閱讀策略。此外,大學生還須要精進另一種文本的閱讀能力,那就是有關原文書的閱讀,不過由於涉及更複雜的閱讀策略,應該是另一本專書的主題,本書將不會特別探討這部分內容。



      雖然本書所設定的主要讀者是中學階段的老師,但是對於包括家長與學術工作者在內的任何關心中學階段讀寫帶領的讀者,甚至是民間的讀書會帶領者,本書都希望能夠提供一個具體的方向。也誠摯希望本書可以藉由拋磚引玉方式喚起更多人對閱讀的關注——讓我們共同為提升臺灣學子之閱讀與寫作素養一起努力!




    其 他 著 作
    1. 教育的密碼:教育學核心議題(二)
    2. 從希望感模式論學業挫折之調適與因應:正向心理學提供的「第三種選擇」
    3. 情緒轉化 美學與正向心理學的饗宴
    4. 情意教學-故事討論取向
    5. 說故事談情意-《西遊記》在情意教學上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