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秘密花園
定價93.00元
8
折優惠:
HK$74.4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做對教養不需勇氣:「展賦」父母學:阿德勒理論再進化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9653855
楊文貴
洪葉文化
2019年3月01日
93.00 元
HK$ 88.35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869653855
叢書系列:
展賦教育
規格:平裝 / 272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展賦教育
分
類
親子教養
>
潛能/學習力啟發
同
類
書
推
薦
線上高效讀書法:提高孩子學習意願的活用術
小熊媽親子學英語私房工具101+【小熊媽自學英語寶典二部曲】(暢銷修訂版)
十堂說話啟蒙課,孩子開口不再忐忑:速讀、背誦、複述……從不善言辭到侃侃而談,孩子只是欠缺一點口才訓練
為什麼別人的孩子那麼有創意?注意力×觀察力×想像力,開發右腦,訓練思維,打開創新的大門!
從怕學習到愛學習:名校和家長都肯定的自主自律學習
內
容
簡
介
你聽過生存動力嗎?你的生存動能是什麼?
本書告訴你,你有四大動能,在出生後的前五年就已奠立雛形,並且,終其一生影響著你的生活品質,而動能發展是否順利取決於教養。正確的教養,包括治標與治本。作者楊文貴博士投注三、四十年心力,從阿德勒到腦科學,建構出以「生存動力觀」為核心的「展賦教育」及教養系統。
根據「展賦」,做對教養不需勇氣,只要喚醒初心,讓孩子教我們如何教養他。最理想的是從談戀愛開始就談教養,防範未然,建立教養共識,以維護父母和孩子的賞味期到最長期限。
為了因應已經出現的教養困擾,本書以「展賦」父母學的系統,介紹了治標的三段六式行為輔導,和治本的5S性格調育模式,值得讀者細細品味。
?
目
錄
前言 做對教養不需勇氣:「展賦」父母學——阿德勒理論再進化
PART 1 理論
第1章 你是全能父母——教養問題,你要治標?還是治本?
第2章 大腦做主——融合腦科學的展賦教養
第3章 五歲定終身?!——展賦教養的生存動力觀
第4章 孟姜兒哭倒牆——生存動力觀要你重新看待孩子的哭聲
第5章 阿德勒教養4.0——孩子錯誤目標背後的生存動能
PART 2 治標技巧
第6章 教養便利貼——「展賦」治標的行為輔導模式
第7章 展賦App——活用展賦治標「三段六式」
PART 3 治本策略
第8章 更新後重新啟動——展賦教養治本的「5 S」性格調育模式
第9章 談戀愛先談教養——呵護愛苗,種下健康SEED
第10章 你們愛我嗎?——重修心房,讓孩子住進你心中的SPACE
第11章 我自己不會弄——鼓勵孩子獨立探索,幫他�她更SMART
第12章 沒人跟我玩——幫忙交到好朋友,孩子很SWEET
第13章 可以少管一點嗎?——啟動和解懇談,當孩子的 SENIOR
PART 4 展望
第14章 教養跳脫「三不一沒有」——「展賦」帶你站上阿德勒的肩
?
序
前言
做對教養不需勇氣:「展賦」父母學——阿德勒理論再進化
因為「自卑與超越」,讓我有機會站在心理學巨人阿德勒的肩上三十餘年,看教育,看兒童的性格發展。卻也因為這三十餘年的實證,我發現 : 做對教養不需要勇氣,因為,我把阿德勒理論融入腦科學,進化成為「展賦」父母學。根據展賦,做對教養的關鍵在於「找回當爸媽的初衷,然後,讓孩子教我們如何教養他╱她」。 ?
回想過往,我於1986年完成了台灣師範大學教育與心理輔導研究所的碩士論文,題目是:「Adler團體諮商模式對國小適應欠佳兒童的輔導效果之研究」,那是台灣第一篇以阿德勒理論為基礎的實證研究。而在此之前一年,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唐永暉學長的碩士論文「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派對兒童輔導的研究」,則是第一篇系統性的以文獻論述方式探討阿德勒理論與兒童輔導關聯性的研究。我的研究受到這篇論文的啟發很多。在這同時,關於阿德勒的理論,只有鍾思嘉老師等人所翻譯的《孩子的挑戰》在市面上可供參考。
自從親自驗證阿德勒理論對於兒童輔導的效能之後,我的工作開始和它有密切連結。包括國小輔導主任工作、北教大教育組長的地方輔導、以及後來在宜蘭人文國中小十五年的教育經營。2013年2月4日,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舉辦的「阿德勒取向之教師適性輔導研習營:結合心靈與專業成長」的研討會上,我還特別以「台灣第一所阿德勒理論實踐的學校」為題,分享在宜蘭人文國中小的辦學經驗。甚至於,《孩子的挑戰》這本書也成為學校指定家長必讀的第一本教養參考書。回首過往,肯定自己推動阿德勒理論確實是不遺餘力。
更幸運的是,在卸下人文國小校長之職的第二年,我屆齡五十,服務也將近滿三十年,順利的從國北教大退休,可以全心全力在第一線和老師跟家長面對孩子的挑戰,進而更精細的實踐阿德勒的理論。由於,人文國中小堅持照顧好每一個孩子,同時將父母列為家長合夥人,加上早期的教育主管單位提供了非常大的課程彈性空間,於是站在阿德勒教育理論基礎上,?照其他主要心理學論述,並融入大腦科學的研究,我在學校與家庭的場域中,不斷地反覆驗證、歸納經驗,逐漸發展出以「天賦開展和性格調育」為主軸的展賦教育糸統。
展賦教育系統以「生存動能」來詮釋人類的發展。引用「大腦可塑性」論述之「經驗期待」和「經驗依賴」的構念,建構出闡述四大動能發展脈絡的「生存動力觀」。根據「生存動力觀」,人類出生後的前五年是四大動能的奠基期,包括出生到6個月的「滿足身心節奏」的動能,6個月到1歲半的「尋求穩定依附」的動能,1歲半到3歲的「爭取獨立探索」的動能,3歲到5歲「建構優質人際」的動能。在奠基期所建構的四大動能的模組,關係到兒童與青少年的家庭生活與學校適應。
具體而言,孩子生命前五年環境的刺激,所建構的腦神經網絡,會關聯到之後孩子生活中行為反應的模組,包括「身心」動能與情緒反應型態的連結,「依附」動能和親子關係、師生關係的連結,「獨立」動能和家庭生活態度及學校學習態度的連結,「人際」動能和手足及同儕關係的連結。這些連結的觀察與驗證,在最近的十年來,已經累積了相當多資料,本書正是從這些資料中,統整出「生存動力觀」應用於父母教養工作上的基本概念和具體方法。
……
本書前五章的內容,包括介紹「生存動力觀」的架構,並討論阿德勒教養和展賦教養的異同。後十章則具體說明了展賦教養治標的「三段六式」行為輔導,及治本的5 S性格調育的操作方式。
由於長年來用心的將阿德勒理論落實在學校教育和家庭輔導的現場,加上有足夠的時間和機會,認真檢驗所有相關的教育與輔導措施。在面對近年將阿德勒理論視為顯學的社會現象,也希望利用本書的撰寫,以不同的視角,帶領讀者了解阿德勒教養的優勢與限制。具體來說,基於文化背景的不同、阿德勒生命經驗的特殊性,以及當時生、心理相關科學的研究水平。對於阿德勒的理論在華人世界教育與教養相關領域的應用,除了和多數人一樣抱持著非常正面的看法之外,倒是有個領悟,完全不同於目前社會最夯的阿德勒父母成長課程的立場,說明如後,敬請各方賢達加以指正。
?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