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手繪人體解剖全書:專業醫學解剖+文藝復興立體幾何繪畫技巧

手繪人體解剖全書:專業醫學解剖+文藝復興立體幾何繪畫技巧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9669528
羅伯特.奧斯提
林時維
地平線文化
2019年3月07日
500.00  元
HK$ 400  






ISBN:9789869669528
  • 叢書系列:Prana
  • 規格:精裝 / 312頁 / 21.5 x 28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Prana


  • 藝術設計 > 繪畫 > 繪畫方法 > 素描技法











      「畫出你所了解的,了解你所畫的」

      醫學專業等級的解剖知識 × 文藝復興大師級技術 × 500張手繪示範圖




      本書傳承自文藝復興古典大師們的紮實繪畫技巧心傳,

      以簡駁繁、循序漸進、綿密周整的課程設計與作業練習,

      讓你即使沒有真人模特兒,

      也可以得心應手地默寫人體,隨心所欲創造人體造型,

      近十多年來,第一本最完整的基礎人體解剖圖繪教科書



      人體解剖繪圖看似繁複困難,令人卻步,但作者卻用一連串易於了解的步驟帶你通過重重困難:

      1.先學會將身體各部分概念化為立體幾何形狀以掌握基本透視與比例。

      2.抓準身體軀幹四肢的比例後,再融入人體骨架的結構,才會知道一個姿勢的支撐力點、與正確的重心該落在哪裡。

      3.最後將肌肉按真實人體結構附上骨架。認識肌肉的層次與方向,了解肌肉與骨骼、之間的運動與牽引關係,才能真正掌握運動中肌肉的表情、力度與美感。



      擁有嚴格的解剖知識與紮實的繪畫技巧,可以省卻繪者在實境繪畫時摸索的時間,在沒有真人模特兒的狀況下也可以默寫人體,進而創造自己心中的人體表情。不論你是想從事如達文西般的藝術創作,或做一個醫學插畫師、寫真動漫師、甚至嫌犯測繪師,或只是想在解剖課上速寫筆記,有了這基礎訓練,你都能夠得心應手。



      本書中500幅插圖都是作者親自手繪,繁複細密的結構,卻乾淨俐落全不顯紛亂,縝密中滲透出一絲古典的優雅,更是少見於一般的解剖圖繪,值得細細欣賞,慢慢品味。



    專業推薦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教授? 楊凱麟

      資深漫畫家、講師 馮翔麟

    ?


     





    致謝

    推薦序

    前言

    人物畫:準備一本專門用來學習人體解剖的素描本

    ?

    Chapter 1

    立體幾何測繪法與解剖學

    頭部的比例

    使用更像人體的有機形態

    身體的標記點

    立體幾何測繪法的實際好處

    習作

    動態速寫:繪製不同姿勢的人物素描

    ?

    Chapter 2

    人體的架構:骨骼

    骨骼結構的比例

    校準:身體部位各就各位

    解剖學術語

    人體骨骼的結構分析

    習作

    人物水墨畫或水彩畫

    ?

    Chapter3

    人體骨骼的生物形態

    人體的骨性結構

    整體骨架

    人體骨骼的標記點

    硬骨的種類

    中軸骨骼與四肢骨骼

    習作

    人物畫:使用紙筆

    ?

    Chapter 4

    肌肉系統

    骨骼與肌肉結構

    肌肉與肌群的分析

    將立體簡圖轉化為實體肌肉形態

    使用顏色編碼展現肌肉的個性化

    習作

    人物畫:色調與線條

    ?

    Chapter 5

    頭頸部的構造與畫法

    臉部比例與平面

    顱骨

    顱骨的骨骼

    頭部與頸部肌肉

    頸部肌肉

    辨識面部特徵並捕捉相似點

    習作

    人物畫:透視前縮法的運用,以及幾種不尋常的姿勢

    ?

    Chapter 6

    手足部的構造與畫法

    手的比例與形狀

    足的比例與形狀

    習作

    人物畫:不需測量,直接畫

    ?

    Chapter 7

    繪圖技巧

    立體形狀的光影

    調子素描:三色蠟筆法

    測量與前縮透視法

    習作

    人物畫:繪製不同的身體類型

    ?

    參考書目

    關於作者

    索引





    前言



      這本書要談的是如何觀察,如何獲得主動詮釋人體各種形態的技能,並運用這種方法來擴展我們這個物質世界。

     

      臨摹人體,靠的是模仿,不需要任何知識基礎,就如同謄寫一本書的某些句子一樣,不用了解其中意義。



      相反的,解剖學知識豐富的藝術家,有能力創作出更美麗及更精確的作品,因為他們非常了解人體的各種形態。



      畫你了解的,了解你畫的,不管任何藝術形式,創作前先對主題有準確的了解,才能更準確地表達與重現。接受過解剖學理論及技術訓練的藝術家在審視人體時,不會有叫不出名字的身體部位,也不會只看到局部或外在的構造,而是能看出相鄰部位交互作用的特定形式,創作出流動的、有節奏及和諧的作品。透過了解每個解剖結構的功能及特性,畫家筆下的人物將會更艖紮實、更和諧,也更立體。



      人物體態千變萬化,這是一個令人生畏又激動興奮的描繪主題。解剖學呈現出來的人體已被標準化及理想化;但在現實中呈現的人體卻變化多端,體態不一,會隨著年齡、性別、體重、光線、動態或靜態、健康或生病而不同,想用畫筆來捕捉會是個艱鉅的任務。



      把人體概念化,可以讓我們在特定的時間,只專注於有限的幾個身體面向,充分理解身體語言。因此,本書的架構是按照概念化的人體結構及相關性循序推展,每一章節只處理有限的幾個主題,比如體積、結構與解剖等等。這些章節的編排是根據理性的分析層層遞進,從非常人工的合成形狀(基本的幾何圖形)到逼近真人的寫實手法。每一章的內容,都會針對與人體相關的幾個層面來探討,並以更容易吸收的精簡資訊來呈現。每章結尾都附有專門的習作,引導讀者對該章所討論到的概念做實際應用。在這本書的最後一章,讀者可以透過幾何、結構、解剖、截面及樣式等各種不同觀點來了解人體,以及學習各種基礎的繪圖技術,讓你從外行者的單純「觀賞」進化到內行者的看出門道。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