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版畫在臺灣

版畫在臺灣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8701861
施筱雲
長歌藝術傳播有限公司
2016年9月01日
433.00  元
HK$ 368.05  






ISBN:9789868701861
  • 叢書系列:長歌叢書
  • 規格:精裝 / 400頁 / 25 x 25 x 3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長歌叢書


  • 藝術設計 > 繪畫 > 畫家傳記/文集











      ★廖修平被譽稱為臺灣現代版畫之父

      ★他與一批觀念先進、創作熱忱的青年版畫家

      ★共同啟動了版畫發展的齒輪

      ★成為帶動臺灣現代版畫藝術創作和教育的火車頭




      版畫是富有設計感及創造性的藝術,複數分享的特性更顯出其獨特的魅力。台灣版畫在廖修平引領之下,跳出傳統的窠臼,走入國際舞台,展現出耀眼的光芒。本書描繪廖修平等二十位代表性版畫家,擇其所愛、奮鬥不懈,並探索心靈、自我對話的歷程。他們的作品風貌多元,在版畫藝壇各領風騷,對於台灣藝術發展更是功不可沒。



      這二十位版畫家是:廖修平、鐘有輝、林雪卿、楊明迭、黃世團、陳華俊、王振泰、黃郁生、蔡義雄、潘勁瑞、李延祥、徐明豐、林昭安、陳韋?、郭榮華、潘孟堯、林仁信、沈金源、賴振輝、楊成愿。



      版畫創作過程難度極高,畫稿、刻版、印製,工序繁複,刻劃精微,能表現單用畫筆無法達到的視覺效果,藝術價值絲毫不比其他畫種遜色。即使版畫可以複製,但它與一般用機械大量複製的印刷品實不相同,版畫家用雙手操作、限量印製、親筆簽名的編號畫作,每張都可視為獨一無二的原創作品。



      書內收錄版畫家的大量作品,以畫冊質感的精緻印刷方式呈現。作者施筱雲用簡雅而雋永的文字道出每位版畫家的生命之歌及心靈意象;美編設計則融合現代感與古典樸拙的元素,封面設計突顯版畫的精神與風味,裸背式的設計則讓書本更易於平攤翻閱,扉頁中附加巧思元素,吸引讀者目光。略顯西式現代感的美編,配合作者傳統典雅的筆意調性,加上版畫家多彩的作品呈現,三者不僅不相衝突,反能將所收錄版畫家的精華作品與生命故事融合無間。



      【手製限量版畫】



      另配合這項出版計畫,版畫家們聯合製作一套紀念藏畫集,每位提供一件手製限量版畫,全套共二十張名家作品精裝於桐木盒,以十萬元分享特價讓愛好者收藏,僅有七十五套售完為止。



      社會中產階級眾多,喜愛藝術人口廣大,但真正有寬裕財力購買昂貴畫作的藏家畢竟有限,相對價廉的優質版畫正可滿足較多數人需求。《版畫在臺灣》書刊與藏畫集,有助於普及人們對版畫價值的認知,增加臺灣優秀畫家能見度,也讓版畫藝術有較多機會融入大眾生活。?? ?

    ?


     





    006 序文:讓版畫被世界看見─廖修平

    008 序文:版畫在臺灣─鐘有輝

    014 擴張版圖─台灣現代版畫之父 廖修平

    042 豐贍多彩的草葉世界─鐘有輝精采的版畫人生

    056 視覺中時間的流淌─林雪卿以版畫思考

    070 走過見山還是山的境界─楊明迭跨媒材的版畫創作

    084 插角山溪間的光與影─黃世團從自然中掇拾創作元素

    096 自我擁抱的詩情─陳華俊在火盒子裡燃燒

    106 水墨石版的氤氳詩意─王振泰崩解並重組了心靈世界

    118 慢功致果叨唸一生─黃郁生以美柔汀自述生平

    132 理性調控與感性抒發─蔡義雄歡喜夢幻的彩色生涯

    144 歲月靜好─潘勁瑞版畫創作教學的喜悅

    158 聽見風景,看見聲音─李延祥以版畫讀宇宙

    172 曲折困苦的焠煉─徐明豐傳奇的藝術生命

    186 泥土中看見生命的榮枯─林昭安的尋根回歸

    200 江山代有才人出─陳韋?的新銳表達與薪火相續

    214 花間與花臉的跌宕語言─郭榮華悠遊於二枚腰

    226 不定型主義的溫床─潘孟堯彩田畫室的悠閒步調

    236 蝶化飛翔的世界─林仁信寄情蛻變於岩筆模

    250 版畫接天涯─沈金源的感光世界

    260 青山綠水圖畫中─賴振輝版畫中的水墨思維

    272 平衡的生涯、理性的結構─楊成愿的記憶拼貼

    282 後記:深淺各奇 穠纖俱妙─施筱雲

    284 後記:萬古長空 一朝風月─吳 放









      藝術追索本是一條孤寂道路,版畫在台灣更是冷僻的荒徑。在歐美國家藝術市場裏,版畫是銷售量最大的畫種,而在台灣則因買氣不佳,致使版畫發展空間受限。執行製作這一?書籍和影片期間,遠行台灣各地,走訪二十間版畫工作室,探問二十位優秀版畫家,他們是秉持什麼理想而堅持奮鬥至今?運用什麼技法以展現創作風格?懷抱什麼信念來經營藝術生命?從他們真誠的言談說明、實際的操作示範中,閱聽者應可扼要認識版畫藝術的特質、版畫家們成長的歷程,以及當前臺灣版畫界生態。



      版畫藝術最大特徵在於可以印刷複製,因此畫價較低易於購藏;但也因作品並非唯一,令許多收藏家低估其價值而不願問津。這種對價格與價值認知的盲點,應是版畫在台灣成為冷門收藏品的主要原因。其實版畫創作過程難度極高,畫稿、刻版、印製,工序繁複,刻劃精微,能表現單用畫筆無法達到的視覺效果,藝術價值絲毫不比其他畫種遜色。即使版畫可以複製,但它與一般用機械大量複製的印刷品實不相同,版畫家用雙手操作、限量印製、親筆簽名的編號畫作,每張都可視為獨一無二的原創作品。



      藝術品的稀有性與價值感是個耐人尋味的文化課題,舉戲劇藝術為例,它原本是屬於小眾的精緻藝術,只在單一舞台上被少數貴族所獨享。自從發明了電影拍攝技術,戲劇便得以被複製,在各地電影院與多數人分享,乃至後來又發明電視,戲劇複製量更加廣泛。縱使從小舞台到電影院,戲劇的稀有性被大眾化,但無損於電影價值,電影可以發展成為雅俗共賞的精緻產品,不失其戲劇藝術本質,甚至發揮更強大的文化價值。以這樣的觀點來看版畫複製特性,恰是弘揚繪畫藝術之所寄,應是仍有莫大發展空間。



      現代社會中產階級眾多,喜愛藝術人口日益增廣,但真正有寬裕財力購買昂貴畫作的藏家畢竟有限,相對價廉的優質版畫正可滿足較多數人需求。作為藝術傳播人,我總致力於藉出版文宣效能,拉近藝術與群眾間的距離。期望《版畫在台灣》刊行,有助於普及人們對版畫價值的認知,增加本地優秀畫家能見度,讓版畫藝術有較多機會融入大眾生活。



      更進一步企想,此書或能啟發讀者將版畫與生命相互類比,避免人生淪為物質層面漫無限制的複製追求,使生命日漸貶值;而是朝向精神層面擴張版圖,像此書中版畫家們對理想的持續追尋、對藝術的不停探索,或廖修平對弟子、對版畫的長期關愛等等,只有在類此精神上的無限開展,可以賦予有限人生崇高的意義和價值。



      「萬古長空,一朝風月。」放眼歷史長河,常見一?書籍記載了一時俊彥,譬如《論語》裏的孔門師生,如同夜空裏聚集的一群星子,閃閃發亮。現今《版畫在台灣》雖不能與古書相提並論,但是版畫師傅廖修平及其弟子們薪火相傳、生生不息,在版畫長空裏所煥發出的光彩,實亦足以照亮一方島嶼、光耀一個時代。

    ?




    其 他 著 作
    1. 換鵝書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