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秘密花園
  • 定價93.00元
  • 8 折優惠:HK$74.4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再見了!東京昭和百景:庶民橫丁、黑市酒場、歌舞廳,編輯大叔的懷舊東京10區散策

再見了!東京昭和百景:庶民橫丁、黑市酒場、歌舞廳,編輯大叔的懷舊東京10區散策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2487952
Fleet橫田
黃瓊仙
山岳
2019年3月06日
93.00  元
HK$ 79.05  






ISBN:9789862487952
  • 叢書系列:探索紀行
  • 規格:平裝 / 128頁 / 14.7 x 21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探索紀行


  • 旅遊 > 日本 > 關東•東京











    在最後的平成歲月裡,追尋璀璨的東京昭和風景!

    為了迎接2020東京奧運,東京那曾令人驚豔的街景正不斷消逝中……

    日本雜誌總編輯大叔深入採訪,感性記錄這座變動城市的當下時刻,

    最急切&最接地氣、富有歷史感的東京10區散策!



      ◎殘留戰後至今、飽滿高度經濟成長光與影的昭和東京,令人難忘的華麗年代!

      為了迎接二○二○年奧運,整個東京進入再開發期,保留著昭和氛圍的街景也逐漸消失中。喜愛日本戰前戰後與昭和年代的雜誌總編輯、街道漫步作家Fleet橫田,為此走遍東京各個角落,與超過百位的當地居民採訪詳談、把酒言歡,深入研究在地歷史,只想將還能看得到或只有現在才能欣賞的「昭和時代東京風情」,透過本書與你分享。



      ◎黑市酒場、歌舞、行商小販……充滿傳奇色彩的東京真實黑歷史!

      你印象中的東京是什麼模樣?樓宇競高的巍然天際線?乾淨俐落的街景與街道?不,東京比你以為的更張牙舞爪、更混亂繽紛、更有人味!



      新新橋大樓所潛伏的低俗混亂、洋溢大建築師熱情所建造結構奇特的中銀膠囊塔、索尼大樓散發出的經典與創新活力、築地市場的熱鬧喧嘩、落寞佇立的晴海倉庫聚落、今川小路的貓與昏暗氛圍、大型歌舞廳的熟悉懷舊風情……這些從昭和四十年代至今,一直撫慰大叔心靈的老舊大樓與地景,因為城市再開發,以及建物老朽、不符現況使用的緣故,陷入即將消逝的危機。



      Fleet橫田一邊記錄屬於昭和華麗年代的歷史時,也勾勒出另一不為人知的東京面貌:哪個區域曾混住著戰爭孤兒的擦鞋童、賣花人、藝妓情人?在歌舞廳侍女、客人與日本?子店老闆間,謎樣的餅乾盒創下什麼樣的騙局?日本最古老的地下街,竟是以二次大戰空襲後的殘瓦剩礫,埋填三十間堀川運河所建造而成?這些真實發生於東京的庶民曾經,在Fleet橫田筆下,整座城市成為一個有血有肉的有機體。在感傷於懷舊街景的消失之餘,也串聯起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東京樣貌。



      你是否也著迷於老建築與街景?現在就出發!因為書中那些充滿昭和年代特色的街景,正以無法預計的速度崩塌、消逝,無法等待……



    本書特色



      1.富有設計風格的圖文編排,搭配幽微囈語般的詩句標題,喜愛東京的讀者絕對要擁有。

      2.書中每個景觀名稱旁,以圓形記號○標示紅、黃兩種顏色,藉以區分該建築物即將或已經銷聲匿跡,或是原地留存可供探尋。

      3.三道速寫企劃:築地市場、澀谷站前、都營國宅,搭配珍貴照片,深深勾起讀者的懷舊之情。



    誠摯推薦



      Megumi�旅遊作家、「日本旅人塾」粉專主

      Triplan.東京景點筆記

      李昀蓁�東京建築女子

      吳東龍�日本設計觀察家

      阿蘇卡�深度日本旅遊部落客

      熱血威爾&熱血P�日本歷史旅遊達人

      (依姓氏筆畫排序)



      「散步,素來是感受城市魅力最好的速率。儘管憂喜摻半的相逢,總是交織著各種當代建築巧思的讚嘆與時代景觀消失的惆悵,那懷著「還想抓住些許時間遺痕」的急切,卻在送走平成年代的當下,更令人也忍不住心慌起來。還好,訴說日本經濟成長期最重要的昭和年代,還有尚未消逝的餘味化為文字與攝影,得以憑藉而想像、跟隨而相會。」──Megumi�旅遊作家、「日本旅人塾」粉專主



      「一起進入那個令人懷念的昭和時期吧!當時被建造的建築物,被畫上的風景,被述說的故事……別於一般光鮮亮麗的東京印象,有點雜亂,卻是充滿溫度及故事的另一面的東京樣貌。」──李昀蓁�東京建築女子



      「電影《幸福的三丁目》、日本晨間劇《鬼太郎之妻》、《小梅醫生》,故事背景都在描述……『昭和時代精神』。『昭和』一詞,代表著鵝黃色澤的復古與懷舊、人與人間的溫暖互動、一個時代的起伏更迭,想要了解昭和的懷舊美感,答案就在這本書裡。」──熱血威爾&熱血P�日本歷史旅遊達人



    ?


     









    第一章 港區.中央區.千代田區


    001新新橋大樓

    002中銀膠囊塔

    003索尼大樓

    004三原橋橫丁

    005舊電通本社大樓

    006晴海倉庫群

    007今川小路

    008神田小路

    009丸三橫丁

    010西銀座JR中心�國際商場

    column戰後史片段 路邊生意1擦鞋匠

    東京懷舊速寫之?築地市場



    第二章 豐島區.新宿區

    011大塚三業地

    012美久仁小路�黑市酒場橫丁

    013Subaru大樓�新宿之眼

    014脫衣舞劇場TS音樂

    column戰後史片段 路邊生意2行商小販

    東京懷舊速寫之?澀谷站前



    第三章 台東區.江東區.葛飾區

    015淺草地下街

    016淺草花屋敷.Bee塔摩天輪

    017辰巳新道

    018吞兵衛橫丁

    019??子屋高橋商店

    東京懷舊速寫之?都營國宅



    第四章 大田區.世田谷區

    020大歌舞廳.Lady Town

    021三角地帶

    022下北澤站前食品市場

    023The Suzunari



    卷末column消失的昭和風光

    後記

    主要參考文獻一覽表





    ?





    前言



      ●改變中的東京依舊保留熱情。




      最近日本媒體經常討論這個話題:「在二○二○年奧運開辦之前,東京會如何改變呢?」



      當我漫步東京街頭進行採訪時,發現這幾年,尤其是這一兩年裡,開發得非常頻繁。是否也有許多人跟我一樣,走在路上突然發現某個街角的老房子被剷平,仔細一看,多了好幾棟嶄新發亮的新大樓?大家看到這番景象時,心中難免有點落寞,但是馬上就忘了難過的感覺,繼續往前走──這樣的反應是理所當然的,街景本來就是會不斷地改變,註定歷經無數的破壞與創新。



      東京並非是這一次為了迎接國際性大活動,才讓街景有了大改變。上一次的東京奧運會(一九六四年),建造了橫跨日本橋的首都高速公路,當時作家開高健先生在盛會前夕看到了這番景象,心中也是落寞不已。



      ──這裡沒有「藍天」,也沒有「流水」。沒有寬闊的感覺,也沒有流動的氛圍。有的只是淤積不動的黑色廢水,以及正在上方動工、鋼筋外露的高速公路。為了這座城市的需求,這座橋不能再以橋的身分自居。曾因東京無限活力而飛揚傳遍的詠歎詩歌也被這氛圍所箝制,再也吐不出一字一句。每次經過那個地方,不覺得我們是從這裡「穿越」至對面,總覺得像是「蟄伏前進」。因鋼造高速公路遮蔽了天空的日本橋,就像是白晝下綿延十數公尺的一道昏暗陰影。這不是在渡橋,而是在鐵橋下鑽動前進。──



      (摘自開高健作品《我眼中的東京》。)



      我也跟開高先生一樣,是對於這樣的改變感到困惑的其中一人。不過,對於一出生就只看到首都高速公路如男子髮髻般佇立於日本橋上空的人們而言,他們的感受一定跟出生於個位數昭和年份的作家大相逕庭,當他們看到高速公路下的「昏暗陰影」之描述,只會覺得像在吟詩,毫無真實感受。



      戰後過了十幾年,狹窄的都心圈地區已沒有空地,在預算及時間都有限的情況下,已經無計可施,只好祭出在河川上方架設高架橋的設計方案,一群現場男工日以繼夜地工作,要一氣呵成地完工,讓高架橋順利通車。這些現象譜成的故事,就這樣刻印於橋下的昏暗陰影中。



      因為情勢所逼,架設高架橋是必要的,也沒有多餘的心思考慮是否與周邊景觀配襯,高架橋的設計稱不上精緻,經過長年的使用,至今依舊覺得這座高架橋保留著濃濃的現實主義氣息。對於高架橋下的「昏暗陰影處」,每個人評價不同,有人覺得邪惡,也許有人覺得能給人沉穩的感覺,不過,各位是否察覺到,在那樣的陰影處蘊藏著二次大戰結束後的社會上,一股只往前看的積極進取的熱情呢?



      本書介紹的街景就如上述,二次大戰結束後至高度經濟成長期所建設,並奇蹟似地保留至今的景物。若以現在的眼光來看,或許會覺得土裡土氣、庸俗不堪、稱不上精緻高雅,可是,我的心卻被那股狂熱的氣勢所感動,雖然並非一開始就有此打算,還是把那個時代的東西挑選出來,想跟各位分享。



      從昭和四十年代到現在,一直扮演撫慰大叔心靈角色的老舊大樓、被夕陽染紅的生鏽倉庫、洋溢大建築師熱情所建造的結構奇特的大樓、戰後沒多久就完成的高架橋下橫丁陰影中所蘊藏的那股熱情。這些景物因偶爾或現實的理由交織成形,還能奇蹟地保留至今,想到這裡,就讓人有股莫名的感動。



      不過,現在對於真實情況(包含老舊等問題)所造成的困擾,也必須深入了解才行。



      ●艱辛過往及失敗經驗,造就了今日的城市樣貌。



      基本上本書在撰寫編排時,盡量避免成為只是介紹採訪當時地方風景,佐以照片說明,類似隨筆的作品。在踏入採訪的土地時,筆者當下的身分當然就是一名「觀察者」,可是,我會盡量找到在當地土生土長、並住在當地(或曾經居住過)的居民,近身採訪聽聽他們的故事。



      不過,這番情景只能算是歷史形成的前面階段,因為相關人士都還在世。沒有探訪究竟,實在可惜。



      而且,我喜歡跟生存在那個時代的人們閒話家常。那些在商店街餐飲店遇到的老闆或老闆娘,總是會幫我倒上一杯酒,以興奮開朗的語氣,把以前經歷過的辛苦事蹟或失敗經驗,當成笑話說給我聽。即使一開口就以說教的語氣說:「唉,現在的年輕人啊……」也不會讓人覺得討厭。一想到因為這些人努力認真地打拚,才能締造戰後的日本歷史,一股敬意油然而生。



      ●因為是現在才能看到的風景。



      對於很遺憾,往後將消失匿跡的建築物(也包含在本書採訪時,就已經消失的建築物),本書會像交通號誌般,標上「紅色」;很難以當今姿態保存的部分,則標上「黃色」;依如此的方式,在每個景觀名稱的旁邊以圓形記號○標示區分。標黃色的當中,有的顏色非常接近綠色,表示這部分還會繼續保存著;不過紅色部分很遺憾,只有紅色而已。



      在採訪期間,當地居民有時候會給予鼓勵,有時候則是責罵,還有人會端出小菜招待我,儘管如此,他們說的每句話都是活生生的事實,讓我充滿感激。這些人說的話不只是帶著懷念感性的心情來品味風景而已,全都是讓人光明磊落生存下來的激勵話語。如果各位能從本書內容解讀到這些點點滴滴,本人深感榮幸。



      長篇大論地寫了撰寫本書的理由,不過,完全不帶有分析的眼光,只是純粹以感性為出發來敘述眼前所見的老街景象。另外,本書介紹的景點並沒有到一百個,請各位見諒。自古以來,在日本就有八百萬神、旗本八萬騎、百鬼夜行等,以大的數字來形容「很多」的名詞。本書書名之所以取百景,也是這個緣故。不過,我採訪過的人數確實超過百人。那麼,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