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區政新角度
定價64.00元
8
折優惠:
HK$51.2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日據時期臺灣留日學生對戰後臺灣發展的影響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6817748
李躍乾
崧燁文化
2019年1月25日
217.00 元
HK$ 195.3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576817748
叢書系列:
YZ(九州)
規格:平裝 / 394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YZ(九州)
分
類
人文史地
>
台灣史地
>
日據時期
同
類
書
推
薦
菊元百貨:漫步臺北島都
彩繪李火增II:找回夢幻的歷史色彩1935∼1945
繪葉書中的臺灣鐵道•官鐵篇
台灣總督府鐵道部.車輛形式圖
蕃匪討伐紀念寫真帖
其
他
讀
者
也
買
看千帆過盡:一位省政記者的憶往
中國議會百年史:誰代表誰?如何代表?
自治之夢:日治時期到二二八的臺灣民主運動
台灣史新聞(最新增訂版)
走過70 見證民主:臺灣省議會70週年專刊
兩個太陽的臺灣:臺灣文化、政治與社會運動的狂飆年代 (增訂新版)
內
容
簡
介
本書首次把留日學生這個社會階層作為一個整體進行研究,全面地考查了他們對戰後台灣政治的重大作用。由於有著雄厚的經濟資本和優越的文化資本,留日學生這個社會階層始終非常積極地參加政治活動。在台灣光復、二二八事件、政治選舉、台獨活動、政黨輪替、台日關系等戰後台灣所有重大的政治事件和政治運動中,他們都處在台灣地方勢力的領導地位上。由於他們在留學日本時深受日本政治文化影響,因而,日本政治文化通過他們實現了對戰後台灣政治的影響。
具體章節的觀點創新︰第一章首次研究了留日學生對台灣接收計劃和實際接收工作的貢獻,揭示了留日學生民族意識高漲與他們留日背景之間的聯系。第二章首次提出「二二八事件」是留日學生領導的和大陸籍國民黨官僚爭奪台灣政壇權力的政治運動。第三章首次揭示戰後「台獨」頭目和骨干分子背後的日本軍國主義因素。第四章首次宏觀研究1950年到l980年間留日學生參加的重要選舉,得出了自己的結論︰留日學生對選舉的態度深受日本的選舉文化影響;留日學生當選比率高的原因是因為這個社會階層資本總量最大。第五章首次宏觀研究了留日學生這個社會階層對台灣政黨輪替的影響,揭示了其中受日本政黨政治文化影響的因素。
?
目
錄
導論
第一節 研究的緣起和目的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標
第二節 研究對象和方法
一、研究對象及其特點
二、研究理論和方法
三、文獻與研究回顧
第三節 研究創新和侷限
一、研究創新
二、研究侷限
?
第一章 臺灣光復前後的留日學生
第一節 光復前後留日學生活動概況
一、留日學生參與臺灣光復工作
二、留日學生組織歡迎國民政府活動和參加三次大典
三、留日學生自發維護社會秩序和救援島外臺胞
四、留日學生掀起創辦社會團體的熱潮
五、留日學生與戰後初期的臺灣輿論
六、留日學生領導的政治派系
第二節 留日學生在臺灣光復前後活躍的原因
一、民族解放是絕大多數留日學生的宿願
二、在各種組織和活動中成為領導者的原因
?
第二章 留日學生與二二八事件
第一節 事變前留日學生領導的活動
一、留日學生對光復後臺灣政局的意見
二、留日學生的反抗活動
第二節 事變中留日學生領導的活動
一、參加各地「處委會」留日學生的活動
二、事變中在各地自發活動的留日學生
第三節 事變後的留日學生
一、善後工作中的留日學生
二、被殺、被捕、逃亡、消極的留日學生
?
第三章 留日學生與戰後台獨運動
第一節 留日學生台獨活動概況
一、以辜振甫為主的戰後首例台獨案
二、廖文毅小集團的台獨活動
三、史明的台獨活動
四、王育德的台獨活動
五、高俊明、黃彰輝等人在台灣外的台獨活動
六、彭明敏的台獨活動
七、楊基銓、辛文炳、張德水、何既明的台獨活動
八、李登輝的台獨活動
第二節 留日學生的所謂台獨理論及其危害
一、廖文毅的所謂台獨理論
二、史明的所謂台獨理論
三、李登輝的所謂「生命共同體」和「兩國論」
四、彭明敏的台獨觀點及其影響
第三節 留日學生領導或參加台獨的原因
一、日本軍國主義和武士道精神的影響
二、對政治現實不滿
三、現實利益受到損害
?
第四章 兩蔣統治時期留日學生參加的重要選舉
第一節 光復初留日學生與縣市以上民意機構選舉
一、留日學生當選狀況
二、留日學生當選原因分析
第二節 留日學生當選省議員和縣市長概況
第三節 留日學生選舉戰略策略分析
一、留日學生的選舉戰略
二、留日學生的選舉策略
三、國民黨外留日學生的選舉戰略和策略
?
第五章 留日學生與政黨輪替
第一節 留日學生與1960年代、70年代組黨運動
一、組黨運動中著名的留日學生
二、留日學生宣傳組建新黨的原因、目的和意義
三、留日學生在新黨組織活動中的作用
第二節 李登輝對政黨輪替的重大影響
一、國民黨「本土化」政策下的李登輝
二、李登輝對民進黨的扶助
?
結論
附錄 部分台灣留日學生小傳
參考文獻
後記
序
導論
隨著閱讀範圍的拓寬和研究的深入,我發現李登輝的成功與他早年留學日本的經歷密不可分。在台灣的近現代史上,台灣的留日學生是個極其重要的社會階層,或者叫社會階級,影響十分巨大。日據時期50年間,大約有20萬台灣青少年留學日本,當時叫「到內地求學」。其中有6萬人左右受到大專以上教育。他們是台灣社會的精英或者說是領導階層,對台灣的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等各方面都有根本性的影響。在政治上,二十世紀落後國家和民族的反殖民主義運動,力量常常來自海外留學知識分子。台灣留日學生在日據時期也是反日本殖民統治運動中的領導力量。在這場運動中,林獻堂、蔡惠如等地主階級知識分子是領袖,留日學生則是新生的中堅力量。
一些留日學生還回祖國大陸參加了抗戰和光復台灣的鬥爭。抗戰時期,在大陸的台灣人抗日團體,基本上都是由留日學生領導的。台灣光復後,留日學生積極參加新台灣的建設,在各個領域尤其在政治領域作出了自己的貢獻。留日學生中的極少數人,由於受到日本軍國主義影響太深,走上了分裂祖國的台獨道路,對戰後直至今天的台灣政治都有很壞的影響。
1980年代,伴隨現實生活中留學西方的高潮,大陸學者開始重視研究1896年之後中國人留學日本的問題。留學,是世界文化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世界文化從過去走向今天的重要途徑,也是世界文化從現在走向未來的重要媒介。留學,是中日關係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日關係從過去走向今天的重要管道,也是中日關係從現在走向未來的橋樑。留學,曾給中國的社會變遷以重大影響,曾給中國的社會進步以重大推動。100年裡中國人留學日本的運動,已經成了中國近代史、中國現代史和中國當代史中的重要篇章。2儘管如此,但大陸學者卻沒有去注意研究日據時期台灣留日學生的問題,不知道是因為當時台灣被日本霸占,還是因為缺乏研究資料。
?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