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成為賈伯斯:天才巨星的挫敗與孕成
  • 定價217.00元
  • 8 折優惠:HK$17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老婆,今天可能有點辣:為癌末妻子做菜

老婆,今天可能有點辣:為癌末妻子做菜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2139523
姜昌來
馮燕珠
大塊文化
2019年1月25日
117.00  元
HK$ 99.45  






ISBN:9789862139523
  • 叢書系列:Catch
  • 規格:平裝 / 288頁 / 14 x 20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Catch


  • 心理勵志 > 勵志故事/散文 > 真實人生故事











    只要妳吃得下,我都願意做!



      一本悲傷、美麗、平靜的料理書,

      讓人的唾腺與淚腺同時濕潤。




      癌末妻子說:「請照顧我到最後!」於是向來遠廚房的丈夫開始學做菜。從只會煮泡麵加年糕的懶惰「慶尚道男人」,變成可以手腳俐落的煮海參湯、黑豬肉麵、海鮮鍋巴湯、桑黃磨菇雜糧飯等料理高手。



      「妻子的訓練非常狠毒,如果我做的不好吃她會生氣。考慮到要有誠意,所以也不能隨便做做就好,我自己一個人在廚房裡不知有多少次欲哭無淚。已經不怎麼能吃的人還故意不吃飯,讓人不知有多著急。但我只能好好的做別無他法,只要她能吃,不管什麼我都想做給她吃。」



      作者在一次受訪中說。



      以料理貫穿全書,一位不諳廚藝的丈夫以日記平實記錄下照護妻子的日常。隨著每道用心的料理過程,讀者看著看著,還是會淡淡、隱隱約約感受到作者沉重的心情,擔心、害怕、難過、傷心,隨著妻子身體狀況的情緒起伏。書中常常強調「簡單」,除了料理其實沒那麼難,重症的妻子能吃就是簡單的幸福了。簡單料理,不僅安慰了妻子,對作者來說,何嘗不也是安慰。



      「這段期間為了照顧我真是辛苦你了,沒想到可以吃你做的飯菜吃這麼久,而且這麼好吃……我想知道等我死後你會怎麼生活,就做你最擅長、能幫助別人的事吧!讓我帶著幸福的想像離去吧!」妻子最後這麼說。

    ?


     





    前言∣我為什麼寫這些文章??? ?



    今天就吃一樣的吧

    拌一道心靈相通的野菜?? ?

    在家裡做「中式炒飯」?? ?

    小黃瓜看起來很孤單?? ?

    好笑的炸醬?? ?

    療癒的明太魚煎餅及馬鈴薯煎餅?? ?

    雜菜的眼淚?? ?

    拌薺菜?? ?

    蔬菜湯總行了吧?? ?

    坐上時光機的香蕉?? ?

    馬鈴薯角、炆黃花魚、馬鈴薯麵,不,還是麵包配抹醬吧?? ?

    長崎什錦麵的序論與本論?? ?

    依時節做的蔬菜湯?? ?

    美味食物的快樂與悲傷?? ?

    鹽漬乾黃魚?? ?

    想念的新年年糕湯?? ?

    全麥麵包與茶抹醬的療癒?? ?

    豆飯以及用豆飯煮的松子粥?? ?

    你喜歡下廚嗎??? ?

    像雪一樣白的米湯與麥茶?? ?

    營養又能當成藥的酪梨醬?? ?

    空間移動的奇蹟,黑豬肉湯麵?? ?

    歐姆蛋的秘密?? ?



    每個人都需要甜蜜的安慰

    麥金塔Macintosh果汁?? ?

    某個半天的菜單?? ?

    料理的起源,青蒜醬?? ?

    離離落落的糖醋肉?? ?

    可惜了,成了垃圾的芒果汁?? ?

    兩個便當?? ?

    炒飯或炒馬麵,以及蛋包飯?? ?

    貪心的果汁?? ?

    昨天沒能看到的東西?? ?

    無抗生素烤薄切五花肉的神奇效能?? ?

    超簡單拌飯?? ?

    無論如何還是麥茶?? ?

    休息慶祝儀式,豆芽湯與炒飯?? ?

    沒胃口,小辣椒咖哩?? ?

    使用拋棄式手套的快樂?? ?

    雖然牛肉蘿蔔湯很好吃?? ?

    泡麵VS. 鰹魚烏龍麵?? ?

    趁老婆睡著時,炒烏龍麵?? ?

    活在當下、及時行樂,海參湯?? ?

    買哈蜜瓜的路上?? ?



    做飯的人也要吃飯

    為自己做的雜菜飯?? ?

    烤薄片五花肉蓋飯,站著吃也美味?? ?

    艱辛的花椰菜奶油湯?? ?

    海鮮鍋巴湯?? ?

    香氣四溢的大醬湯與木耳炒海鮮?? ?

    兩碗雞蛋湯?? ?

    兩碗明太魚湯

    失敗的燉??魚,保險的效果?? ?

    去醫院的路上?? ?

    妳喝的果汁?? ?



    是這樣的嗎

    非常簡單的銅盆拌飯?? ?

    排骨湯與煎雞蛋?? ?

    一個人吃飯也幸福?? ?

    稍微做點改變的菜單?? ?

    馬蹄菜麵,就這樣?? ?

    香噴噴的朝鮮茴芹麵?? ?

    清燉雞?? ?

    晚點吃好嗎?炒豆芽

    最愛的早餐?? ?

    令人皺眉的想法?? ?

    懸崖邊的小瀑布?? ?

    第一次一個人旅行?? ?

    令人戰慄又緊張的出發?? ?

    數千萬年的記憶

    山房山臺階上的夕陽?? ?

    身體的記憶?? ?



    ?





    前言



    為什麼寫這些文章?




      從來沒寫過這麼長的文章,揭示我生活的內在;也不曾想過把每一瞬間,像用快照一般記錄下來。



      我常常總是腦海一片空白,開始慢慢寫這些文章。雖說我不是從來未曾下廚過,但充其量也只是個觀眾的角色,偶爾在一旁手忙腳亂的幫忙而已。在妻子無法下廚之後,我想我必須做點什麼。但真的有好長一段時間很辛苦。



      我會做的料理其實就只有煮泡麵而已,放水、放調味包、放麵,偶爾會加點年糕,煮好之後再打個蛋。雖然也曾經煮泡菜鍋和大醬鍋吃,不過現在想來那時煮的東西只是聞起來很像罷了。誇張的是,我連怎麼洗大蔥再切成一圈圈的蔥花都沒實際做過。



      何謂清洗蔬菜我全然不知,對我來說,「清洗」是抹上肥皂,再用搓澡巾搓洗。如果沒有搓澡巾,就用肥皂抹一抹之後沖乾淨即可。



      但吃的東西可不能那樣洗。我一頭霧水不知所措,大葉子和小葉子、像菠菜那類的、像薺菜那類的,要怎麼用肥皂清洗呢?尤其是又小又多的葉子,到底要怎樣才能洗乾淨呢?



      不只如此,像簡單的豆芽湯,第一次可以看著食譜依樣畫葫蘆做好,但再叫我做,卻怎麼也想不起來該怎麼下手。無論如何都無法習慣的事,硬是要讓它成為習慣,實在很難。不管何時走進廚房,就像有一道絕壁高聳在面前一樣,腦海裡頓時一片空白。



      這可不行,寫下來吧!就是這樣我開了一個臉書專頁。起初內容很枯燥,都只是隨手記下的食譜。不知不覺一點一點地變了,做這道料理的原因,還有在過程中所感受到的……一個個片段像用拍立得相機留了下來。



      更大的變化來自讀者的反應。也許一開始是對一個人文學者「下廚」這件事感到好奇,但漸漸地,敏感的讀者嗅到了藏在角落裡悲傷的氣味。



      一位有名的編輯說想將這「像拍立得相片一樣的短文章」集結成書,因為在看似平淡的文字周圍,悲傷卻像隱隱的霧氣一般游移,看過後感到「刻骨銘心」。



      他的話打破了我隱忍已久的悲傷,話語的力量真是強大啊!在將悲傷傾吐出來之前是很悲傷,但實際上很少流淚。但是「刻骨銘心」這話像一根針,把積滿了眼淚的鼓脹的袋子刺破了。寫了一會兒文章後哭了,哭了好一會兒再繼續寫,有時也會邊哭邊寫。



      書裡有一篇〈無抗生素烤薄切五花肉的神奇效能〉,也許是醞釀最久的吧!那個故事不是當天的日記內容,而是在之後隔了好幾天才寫的。因為那幾天在醫院裡歷經反反覆覆的翻轉折騰,根本沒有「寫文章的餘裕」。那段每天悲與喜輾轉反覆的日子,怎麼能忘得了呢?雖說經過漫長的歲月洗滌後,也許會褪色吧!



      接著他問我,為什麼要寫這些文章?



      當時無意間看了一部電影《夜行動物(Nocturnal Animals)》的片段(當時無法好好將全片看完),其中有一幕印象深刻。



      女主角問男主角,為什麼要把自己的故事寫下來?男主角說想把將死的事物救活,讓它可以永遠留下來。或許我聽到的是我想聽的意思也說不定。



      雖然我寫了一輩子的文章,但未曾想過把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永遠地留下來,也許是因為要和在一起共度四十年時光的人離別吧!或許這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理由。



      想要分享照顧妻子的每一天;想記下在陌生的廚房裡所學到的事,以及在治療癌症這條看似沒有盡頭的痛苦的荊棘路上,試圖用短暫的喜悅來延長時間。不管再怎麼悲傷的事,只要寫成文字就能得到安慰。



      編輯說,如果要把這些記錄集結在一起,書名不如就叫「雜菜的眼淚」怎麼樣?但我倒希望比起悲傷的眼淚,能多點愉悅的笑容比較好,「無抗生素烤薄切五花肉的神奇效能」也不錯。



      寫作已經浸透到我的體內,但從不曾像這一次帶給我如此大的安慰。妻子無法看這些貼文,所以我曾經念了兩篇給她聽,編輯出身的妻子聽完果然予以專業的評論。



      從編輯的角度來看,文章很好,淡然而優雅,雖然悲傷像影子一般藏匿在各處等待讀者發掘,但那些悲傷是為了愉悅而做的準備,雖然是悲傷的故事,但相信讀者看了會感受到幸福的。



      雖然很不好意思,但特別把妻子的評論寫出來是有理由的,在眾人眼中,妻子是非常注重公平性的人,在這段期間對我的文章也會說出「好是好,但是……」(在總編輯的身分之前,她仍是一個妻子,當然也不是每次都這樣),然後冷靜無情的指出缺點,我經常有這樣的感受,心裡很難過,不想再和「這位編輯」合作出書了。



      悲傷和痛苦,還有在陌生事物之間的矛盾……希望這些都能透過文字成為愉悅。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