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伯恩斯坦創見集

伯恩斯坦創見集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8393158
李奧納德.伯恩斯坦
林元
足智文化有限公司
2019年1月14日
160.00  元
HK$ 136  






ISBN:9789578393158
  • 叢書系列:藝術生活
  • 規格:平裝 / 428頁 / 15 x 21 x 2.29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藝術生活


  • 藝術設計 > 音樂 > 音樂家傳記/文集

















      ★ 本書獲美國亞馬遜 4.5 顆星評價!



      「伯恩斯坦是少數還能讓我們學到東西的指揮家。」維也納愛樂的團員在受訪時如此說。



      讓《伯恩斯坦創見集》一書為愛樂的你解開音樂迷思。本書是伯恩斯坦縱橫樂壇半世紀省思錄,從古典時期到現在,一系列詩歌、散文、個人信件、童年成長的回憶以及對音樂和音樂家的批判性研究,讓這位著名作曲家和指揮家為世界提供了精闢的視角、這也是他自我剖析最深入及自傳味道最濃的作品。 ?



      他身兼作曲家、指揮、鋼琴家、教師與作家。1943年以紐約愛樂助理指揮的身份臨危受命,代替生病的布魯諾.華爾特(Bruno Walter)上陣指揮,一鳴驚人,自此指揮邀約不斷,1957--1967年擔任紐約愛樂總監。卸任之後又投入歌劇指揮,成績斐然。創作甚豐,其中以《西城故事》最為膾炙人口。這位二十世紀的音樂奇才,對於音樂的貢獻,不僅在於指揮領域的光芒四射,他也在音樂教育上不遺餘力的推廣,造就無數後起之秀,更難得的是,他那獨特的藝術創見,總是能解開愛樂者的迷思,尋找到音樂真誠的感動。讀者可以在伯恩斯坦的對白中,感受到他獨特藝術家的思維,以及成長蛻變中不變的執著。



      伯恩斯坦畢生致力於思索音樂與生命之間的關係,他從來不是一位活在象牙塔裡的作曲家及指揮家,他用生命熱愛一切,並以叛逆的性格與熾熱的生命力來「打破傳統,創造規格」,伯恩斯坦的獨特性全然地烙印在《創見集》之中。



      「Life without music is unthinkable,Music without life is academic.



      That is why my contact with music is a total embrace.」——Leonard Bernstein


     





    1.?? ?少年遊 1935-1939

    父親的書

    白癡

    波士頓的新音樂

    有道德寓意的事實故事

    玄妙

    十四行詩:論領悟

    哈佛學士論文



    2.?? ?戰後的冥想 1946-1957

    自白:指揮還是作曲?

    藝術之「樂」

    多采多姿的生命

    1947年的美國音樂界

    對話及……

    ……再來一曲

    寫給自己的信

    雅俗共賞

    我,作曲家——你,珍

    致海倫•柯慈的兩封信

    音響效果:小型京劇

    贈史蒂芬•宋德海姆

    我的信仰

    給瑪莎•蓋爾霍恩的信

    《西城故事》創作日誌摘要



    3.?? ?紐約愛樂時期 1959-1967

    致奧嘉.庫塞維茨基的信

    對全國新聞工作者聯誼會的演講

    整卷經書

    失眠而作(詩)

    一位老派藝術家

    塞繆爾•伯恩斯坦讚頌

    師恩難忘

    瓦列玆、庫塞維茨基與新音樂

    甘迺迪總統讚

    智利印象

    獻給馬克.布利茨坦

    論動機

    我都想了些什麼……

    ……還做了些什麼

    談音樂會的曲目安排

    卡爾•尼爾森

    「羅斯福獎」受獎演說

    期勉畢業班

    馬勒:他的時代已然來臨

    耶路撒冷

    全面的擁抱



    4.?? ?最近十年 1969-1980

    伯恩斯坦作品首演

    閒話檀格塢、庫塞維茨基及希望

    柯普蘭七十大壽:一幅親切的素描

    致恩特勒的信:貝多芬的《第九》

    向史特拉泣斯基致敬

    以色列愛樂藍調

    也談蓋希文

    珍妮.徐列爾:191 0-1973年

    致庫塞維茨基

    亞倫與摩西:柯普蘭七十五歲有感

    回憶柯提斯音樂院

    獨立宣言

    論靜默

    回憶德薩巴達大師

    談教育

    柯普蘭七十九大壽

    交響樂團的前途

    「沒有起頭,也沒有結尾……」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畢業典禮演說

    作品分類目錄

    作品年代目錄









      今天是我六十四歲生日,湊上眼下這一篇,正好為半個世紀的心得記錄做個總結。本集的第一篇既然多半(由其一本正經的語調來推斷)寫於十四歲左右,可堪告慰的是,今日動筆恰在整整五十年之後。我喜歡整數;它們帶來一種奇妙的圓熟感、甚至成就感。



      這個集子付梓之前,我審閱了最後一遍,心情是複雜的,首先,不消說,我恨不得自己當年(還有現在)寫得更好。我一向愛文字不亞於愛音符 ; 在模稜兩可、結構上的奇招、迥文式的排列變化、以及句法措辭講究優美這幾方面,兩者給我的喜悅是一樣的。我多麼渴望,在下筆運用之際能得心應手,能有納布可夫(Nabokov)、梅里爾(James Merrill)、奧登 (Auden)之流的文采。但我終究不是一個專業作家——事實如此,我只不過雅好辭章,一生著述不絕而已。希望讀者諸君包涵,且與我一般接受這項事實。如此則序文仍為序文,而非辯解。



      複雜的心情也有另一面。我對大學時代的某些文章多少還是自豪的,特別是卡拉.魏遜演奏會的樂評和優等生畢業論文。休假那年寫的詩、特別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畢業典禮上的講詞,現在讀來仍覺有味。幾篇文章中對我父親、對我音樂上的父輩柯普蘭(Copland)和庫塞維茨基(Kossevitzky) (以及音樂上的祖輩貝多芬和馬勒)所流露出的敬意使我感動。其他一些篇章對我的打動力也許不能與此相比,但對於一般樂於切磋的讀者大眾似乎還有一定價值。個人尤其以為哈佛的學士論文在四十多年後的今日,立論上的說服力並不減當年,儘管我們的音樂界歷經天翻地覆的變化(儘管文中難脫沒有必要的大學生式自作聰明的腔調。假設時間容許的話,我實在應該將這篇論文以今日的眼光加上高度評論性的旁註。只可惜逝者如斯……)。



      這些「創見」絕不能理解為回憶錄;但它們的確是過去感性與理性方面的創見,而且涵蓋了自青春期以來日益老成的大半生。回憶錄還有待我從容細心、詳盡而深入、無所保留地 ——至少就我追憶所能及的範圍內——寫下來。這需要不少時間;即使老天假我以年,也還需投入整個晚年。



      這最後一遍匆匆重讀帶給我最大的震驚或許要算大學畢業( 1939年)到二次大戰結束(1945年)之間的一大段空白了。真的是什麼都沒有。這讓我大為驚訝,因為那些年代不只是戰爭時期,尤其還發生了納粹的「大屠殺」——這恐怕是我一生,自然也是當時所有成年人一生,創傷最大、痛苦最深的時期。此外,我同樣驚訝地注意到,我的猶太裔歸屬感所引發的材料在本書中幾乎可與音樂界浸潤多年的心得平分秋色。那麼,自己在那希特勒時代似乎沒有把各種心緒記錄下來的衝動就更令人費解了。說不定我有,可是文字散佚了。畢竟我在那段日子沒有秘書或檔案,而且不斷在不同的城市之間搬來搬去。也說不定我和許多人一樣(包括「真正」的作家),壓抑了受到的創痛,內心不願正視將我們的世界完全變了樣的大屠殺所帶來的涵義。



      書中還有別的「遺漏」:廣島(又一個世界性的創傷)、 布列玆(Boulez)與史托克豪森(Stockhausen)現象、還有臭名昭彰的麥卡錫時期,這讓我想起以色列.張威爾(Israel Zangwill)寫過一篇簡潔精彩的序言:「抱歉,本書不是另一類的書;不過下一本一定是。」沒錯,下一本一定。但總的來說,儘管感覺很複雜,還有其他各種因素,我還是喜歡這本書(原來可沒料到),喜歡由各篇所形成的整體。我要對所有促成本書的個人致謝:我的經理兼友人哈利.克勞特(Harry Kraut) ——是他首先提出這個構想;我忠實的秘書海淪•柯慈(Helen Coates)找到檔案和照片;我的助手(不只是助手)克雷格•理查.尼爾森(Craig Richard Nelson)想到現有的形式;還有,我傑出的編輯麥可•考達(Michael Korda)想出了書名。都是不簡單的「創見」哪!

    但我最感激的還是我母親,高雅的珍妮•伯恩斯坦 (Jennie Bernstein)——一位聰慧、迷人的女性。要是沒有她……我無限深情地將這個集子獻給她。


    寫於1982年8月25日? 李奧納德.伯恩斯坦




    其 他 著 作
    1. 未解的問題:伯恩斯坦哈佛六講
    2. 伯恩斯坦--創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