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好吃(NO.5+6)套書(共二冊)
  • 定價99.00元
  • 8 折優惠:HK$79.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真善美聖的實踐者:藍蔭鼎的生命與藝術

真善美聖的實踐者:藍蔭鼎的生命與藝術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0579932
蕭瓊瑞
藝術家
2019年1月22日
183.00  元
HK$ 164.7  






ISBN:9789860579932
  • 叢書系列:藝術欣賞、美術論叢、美術行政、畫家專輯
  • 規格:精裝 / 160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藝術欣賞、美術論叢、美術行政、畫家專輯


  • 藝術設計 > 繪畫 > 畫家傳記/文集











      臺灣前輩美術家藍蔭鼎(1903-1979)出生於宜蘭羅東,一生際遇特殊。畢業於羅東公學校,十八歲即擔任公學校美術教員,二十二歲時拜日本水彩畫家石川欽一郎為師,備受石川老師的鍾愛、栽培,受其影響深遠。作品多次入選日本帝展,並在國際畫壇上獲獎。

    ?? ?

      藍蔭鼎在戰後臺灣畫壇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其水彩畫脫出西方水彩渲染的侷限,具有一種綿密的敘述性,同時具有蒼潤、靈動的獨特氣質。他的作畫題材多取自臺灣鄉間即景、陽光充沛的自然原野;他所描繪的台灣早期農村生活,讓人在色彩與筆觸的燦爛交織下,重溫那美好的往昔時光與土地芳香,堪稱是將「臺灣之美」表現得最淋漓盡致的藝術家。



    本書特色



      本書追溯藍蔭鼎的生涯發展、作品特點與藝術成就,透過蕭瓊瑞教授的精采專文,搭配作品與照片,並附上生平年表,為藝術家在近代臺灣美術史上的足跡,留下深刻紀錄。


     







    真善美聖的實踐者─藍蔭鼎的生命與藝術

    壹、戰前篇

    貳、戰後篇



    藍蔭鼎身影

    藍蔭鼎年表 1903-1979









    黃光男




      拜讀蕭瓊瑞教授的宏文《真善美聖的實踐者──藍蔭鼎的生命與藝術》。感應特別多,也對於蕭教授精確的見解,更為敬佩。對於藍蔭鼎先生,也多了一份崇敬。茲以文中之感想,分述於后:



      孩提時便仰慕藍蔭鼎的藝術表現,不論是他的繪畫藝術,或文學藝術表現,都深深地打動我們一群想學習藝術創作的學子。



      之後再閱讀他的繪畫與文章更感受到一代宗師的風範與才華,尤其他那高風亮節的德行,以及熱愛藝術美學的信念,對我們來說何止高山仰止,更是成為藝壇北斗。

    ?? ?

      而鮮為人知的奮鬥歷程,或才情洋溢,來自刻苦勵學,以及聰穎過人的傳承。其中在宜蘭出生時的家族儒風,包容與分享成為處世的態度,而後掌控時代的風潮,名師點化,他在嚴以律己,寬以待人的心性,從自家教育到社會風情,一一成功在他的靈犀中。

    ?? ?

      好比他對於鄉土文化的體驗,來自鄉情的喜愛;他樂善好施,是在宗教文化的推演下,除了自身對於真、善、美的實踐,聖靈涵育是他終身追求的目標。真善美人性的博愛與慈悲,聖靈則神啟無以倫比的人性忠實。

    ?? ?

      已經集美學、藝術學、社會學為身性的藝術主張,提及他的才華與能量,都在藝壇上獨領風騷,但他在孤影中屹立於畫界時,顯得高大而長遠,九仞高牆之內的藝術成就,豈只是繪畫一途,搜集文物加以保存,並提綱挈領於畫面的文學濃度,則是繪畫美學的投射表現,來自原鄉或異域文化,都是他語言及便,思想敏銳,以及技法精湛的成就。

    ?? ?

      蕭教授進一步提出藍蔭鼎先生的社會貢獻,除了藝術成就外,對於文化行政、國際文化交流,貢獻大於一般大型展覽的屬性,換言之,以鄉土風情的藝術美學,展現國際風格的表現,當下藝壇或前輩畫壇,藍蔭鼎先生的造境,可為首屈一指,擎天高崗。

    ?? ?

      系統書寫藍蔭鼎先生的時代、環境,以及闡釋他的貢獻,在於藍先生聖潔精神的感召,藝術美感的涵養,熱愛文學的深度,台灣原住民文化的關懷,蕭教授巨細靡遺地宏觀陳述,都令人感受到,這位耀耀閃亮藝壇大家的偉大,不只是台灣,就是世界美術史都有輝煌的地位。

    ?? ?

      撰述美術史學者的蕭瓊瑞教授,此一論著,將藍先生的時代定位、藝壇功勛、文化深度、精神聖潔,都一一表達明確,對於這位一代宗師藍蔭鼎的偉大,隨?蕭教授筆端再現風華。謹此為記,祝福大家。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