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收錄了兩篇1910-20年代西方人旅遊臺灣的報導文章,記錄下一百年前臺灣的身影和面貌。第一篇文章中這段優美的文字,出自1920年3月號《國家地理雜誌》的報導文章〈福爾摩沙.美麗之島〉(Formosa the Beautiful),由愛麗絲.柯潔索夫撰寫,描述1916-1919年間她與外交官夫婿居住臺灣時所觀察到的點點滴滴。第二篇文章由美國旅行作家哈利.法蘭克撰寫,他在1923-1924年從日本到中國後造訪福爾摩沙,1924年出版了《日本與福爾摩沙一瞥》(Glimpses of Japan and Formosa),本書收錄後半部他在臺灣的所見所思:〈日本與福爾摩沙一瞥:福爾摩沙部分〉。
臺灣專題首度登上《國家地理雜誌》,是這篇1920年3月號的專題文章〈福爾摩沙.美麗之島〉。作者的外交官夫婿馬克斯.柯潔索夫在1916至1919年間擔任美國駐臺北領事,這篇報導在兩人離臺後刊登。由於作者的身分,以及柯潔索夫領事與臺灣總督府官員的良好關係,因此她能夠從日本官方取得許多資料與第一手影像圖檔。當時正值1915-1920年的「大戰景氣」,日本從債務國搖身一變成為債權國,因此造就了不少日本民間的暴發戶;而1916-1919年也是第六任臺灣總督安東貞美到第七任明石元二郎的時期,臺灣的產業經濟和生活環境已大幅提升,日本統治臺灣的實況得以透過《國家地理雜誌》的報導傳播到世界各地。可惜不久後柯潔索夫夫婦在1923年9月的關東大地震中英年早逝,《國家地理雜誌》對於日治時期臺灣的報導幾乎就此絕響,直至1945年才刊登愛麗絲的外交官哥哥約瑟夫.包蘭亭(Joseph W. Ballantine)所寫二戰期間臺灣的相關報導。
在二戰以前,哈利.法蘭克以暢銷旅遊作家著稱。這位德裔移民的第二代從大學時代就踏上了世界的旅途,首部著作《環遊世界漂浪之旅》一出版便成為暢銷書,此後他以「漂浪王子」(Prince of Vagabond)聞名於世。1920年代,他首度造訪遠東,先從日本進入朝鮮、滿洲、中國,而後跨越海峽進入臺灣,1923-1925年陸續出版了《遊盪華北》、《漫遊華南》、《日本與福爾摩沙一瞥》。
搭乘日本橫濱市的根岸線地方鐵道,在山手驛下車後,走上出口左前方的斜坡,就可以看到寫著「橫濱市根岸外國人墓地」的指標。位於橫濱仲尾台小山岡的這個外國人墳墓區,埋葬著從一八六○年代橫濱開港以來,因疫病等而命喪日本的許多外籍人士,其中也包括一九二三年九月一日關東大地震時死於橫濱的、當時美國駐橫濱總領事代理馬克斯.大衛.柯潔索夫(Max David Kirjassoff),以及他的夫人──這篇〈福爾摩沙.美麗之島〉(“Formosa the Beautiful”)臺灣見聞錄的作者愛麗絲.約瑟芬.包蘭亭.柯潔索夫(Alice Josephine Ballantine Kirjassoff, 1889.12.4-1923.9.1)。他們的墓石上刻著:IN LOVING MEMORY OF MAX DAVID KIRJASSOFF. AMERICAN CONSUL AND ALICE BALLANTINE KIRJASSOFF。
一九二○年三月號刊登的“Formosa the Beautiful”,是《國家地理雜誌》創刊三十多年來第一次以臺灣作為報導的對象,撰稿者即是美國駐臺北領事馬克斯.柯潔索夫的夫人愛麗絲。根據美國駐臺領事館檔案,馬克斯.柯潔索夫大約在一九一六年九月左右擔任美國駐臺北領事,他的前任是Edwin L. Neville,一九一九年九月在馬克斯.柯潔索夫任期結束之後,美國駐臺北領事改由H. B. Hichcock擔任,亦即馬克斯.柯潔索夫擔任美國臺北領事的任期約是一九一六年九月至一九一九年九月這三年期間。根據美國駐臺領事館檔案,馬克斯.柯潔索夫與臺灣總督府的官員,例如殖產局長高田元治郎、總督府事務官加福豐次、鎌田正威、臺北廳長梅谷光貞、學務部長隈本繁吉、甚至當時總督之下最高階行政官的民政長官下村宏都交好,且有書信往來,他們在日文公文書方面,都以日文片假名「????.??.?????」稱呼Max David Kirjassoff。因此,愛麗絲替《國家地理雜誌》撰寫的報導內容,應當是愛麗絲以美國駐臺北領事夫人的身分,於這三年期間在臺灣走透透所觀察分析報導的臺灣訊息,而在一九一九年九月愛麗絲夫婦離臺後的一九二○年三月始被刊登出來。因為她的領事夫人身分,推測愛麗絲也較能獲得臺灣總督府的信任,而能從官方取得、或由官方提供許多交通、產業(茶、糖、特別是樟腦)、原住民相關的資料與第一手影像圖檔,也使一九一○至二○年左右日本統治臺灣的狀況,得以透過《國家地理雜誌》的報導傳播到世界各個區域。可惜的是,一九二三年九月的關東大地震,造成愛麗絲和她的外交官丈夫英年早逝,《國家地理雜誌》對日治時期臺灣的報導就此幾乎絕響,直至一九四五年始由愛麗絲的哥哥、也是外交官的約瑟夫.包蘭亭(Joseph W. Ballantine)撰寫另一篇有關戰爭期間臺灣的相關報導。
另外,觀諸當時的國際社會,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7-1918.11)中後期,日本因與英國結為同盟關係而參戰,但實質上卻因歐洲諸國忙於在歐陸戰場交戰,無暇顧及亞洲殖民地與市場,讓日本得以趁虛而入,一時之間日本搶奪了亞洲、特別是東南亞的市場;加上歐洲國家因戰爭的關係需求大量物資,而向日本訂購龐大的消費與軍需品,成就了日本在一九一五至一九二○年之間的「大戰景氣」,使日本從債務國搖身一變成為債權國,亦造就了不少日本民間的「成金」(暴發戶)。馬克斯.柯潔索夫到臺灣就任美國駐臺北領事的這三年期間,正是日本經濟發展的高峰期,在臺灣方面承繼之前歷代幾位總督的建設業績與社會的安定,因此愛麗絲所觀察到並撰寫出來的臺灣,確實較接近其文章所設定的題目:Formosa the Beautiful。
這六十幅照片、地圖由於是總督府和樟腦局所提供,所以影像清晰,且內容包羅萬象,有臺北大稻埕堤防、漢人寺廟、藝妲樂隊〔愛麗絲以“the Formosan version of the ?jazzband’ ”(福爾摩沙的爵士樂團版)戲稱〕、水牛與鴨群、颱風過後淹水的臺北城一角〔作者以“This is not Chinatown in Venice”(這不是威尼斯的中國城)調侃〕;有交通工具:竹排、舢舨、戎克船、手推臺車、「輪軸永遠不需要上油脂潤滑」的大木輪甘蔗運載牛車;還有臺灣的經濟特產:米、糖、甘蔗、鳳梨、龍眼、紅檜、檜木等。愛麗絲從總督府樟腦局取得多達九張有關樟腦生產製造的照片,再配合愛麗絲多頁的文字報導敘說,特別介紹臺灣的特產「樟腦」,包括山區高聳的樟樹、漢人家族.苦力於伐樟工寮砍伐、剖取樟木片以蒸餾製造樟腦油、樟腦丸的過程。除了樟腦,相片中數量最多的乃是有關「原住民」的影像,多達二十二張,約佔全部照片六十張的三分之一強。《國家地理雜誌》首次介紹福爾摩沙臺灣,畢竟對於臺灣原住民抱持莫大的興趣與關注。二十二張照片中,含原住民族群的架橋、紡織、舞蹈、家屋、教育,也介紹泰雅、魯凱、排灣、鄒族、雅美(達悟)甚至平埔等各族群的樣態、服飾、紋面,最聳動的應該會是當時尚絕少在西方世界介紹傳播的臺灣原住民「露天頭顱博物館」(愛麗絲使用的原文就是“Open-air Skull Museum”)吧。
由於愛麗絲曾在臺灣居留長達三年,因此她的報導文章是多次在臺灣各地參訪之下,所綜合整理出來的作品,流露出觀察細膩、祥和但有點「溫吞」的「文學著作」的感覺,與在臺灣短暫幾天的時間內匆促旅行參訪、觀察整理出來的紀行文多少有所不同。英國旅行作家Edward Owen Ruter在一九二三年出版的Through Formosa: An Account of Japan’s Island Colony(中文版:歐文.魯特,《1921穿越福爾摩沙:一位英國作家的臺灣旅行》,遠足文化),記錄在一九二一年四月三日至十一日前後九天的時間,旅行觀察的福爾摩沙臺灣,與愛麗絲的報導,或許可以拿來作為兩位歲數相仿(都是一八八九年出生)的西方人(一位英國旅行作家,一位美國駐臺領事夫人),對一九二○年的前與後、日本統治中期的臺灣之觀察報導的比較,應會是興味盎然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