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地圖+地圖創意遊戲 (附行旅世界地圖包)
  • 定價650.00元
  • 8 折優惠:HK$520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再見,愛瑪奶奶(二版)

再見,愛瑪奶奶(二版)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9646000
大塚敦子
林真美
和英
2018年10月01日
107.00  元
HK$ 85.6  






ISBN:9789869646000
  • 叢書系列:關懷系列
  • 規格:精裝 / 56頁 / 20 x 21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二版
  • 出版地:台灣
    關懷系列


  • 童書/青少年文學 > 圖畫書 > 生命教育

















      ◎聯合報「讀書人」年度最佳童書獎

      ◎「好書大家讀」年度最佳童書獎

      ◎中國時報「開卷」好書獎

      ◎文化部推介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



      有一天,愛瑪奶奶說:

      「我的生命,大概只剩下一年,

      不開始準備不行了。」

      書中的照片,真實有力的表現出愛瑪奶奶

      的那份安詳與從容……。




      【聯合報讀書人年度最佳童書得獎評語】

      《再見,愛瑪奶奶》是一部觸動人心的作品,圖畫書裡較少見的黑白攝影圖像,用在這本病痛和死亡的主題書裡,格外具寫實的震撼力。透過愛瑪奶奶的愛貓陳述故事,呈現一位長者對待生命的智慧和安頓生命最終旅程的豁達,對各年齡層的讀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啟示和感動!



      *適讀年齡:9歲以上


     









    書評:為死亡做準備



    鄧美玲 (新聞工作者)




      看完《再見,愛瑪奶奶》時,我正好去探望罹患癌症的舅舅。看到他被化療折磨得不成人形,我很想用這本書做引子,跟整個家族和他自己,談談他的實際狀況、以及接下來的療程,好讓他在大家的協助之下,為新的旅程做更具意義的準備。可是我沒有獲得其他家族成員的允許,大家都認為他無法承受真相。在家族壓力之下,我只好閉嘴;但是我轉而對父母親說:如果是你們,我會老實說。這話才一出口,空氣立刻就凍住了;儘管我們之間已經有幾次觸及死亡的談話,可是,面對肉身毀壞的恐怖想像,以及未知的死後世界,我們還是茫然。所以,我決定寄一本《再見,愛瑪奶奶》給我的父母親。



      就像這本書中愛瑪奶奶自己說的:「我的生命大概只剩下一年,不開始準備不行了。」罹患血癌的愛瑪奶奶開始進行生命的回顧,她寫家族史、給親友寫告別信,簽下昏迷時不做任何急救的聲明書;面對越來越衰弱的身體,她知道「這些都是為了身體即將展開的旅行做準備。」最重要的是,她還讓本書的作者大塚敦子用簡潔的影像與文字,為她留下這份珍貴的死亡記錄。



      並不是罹患絕症的人才需要為死亡做準備,就像 Dan Millman在《和平戰士的旅程 》中所說的:「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患了絕症-它的名字叫『 出生 』。」死亡並非老人或病人的專利,可惜大家寧可迴避真相,因而死亡總是倉卒來臨,而生命,也總是草草結束;於是,無比珍貴的一生,只留下遺憾。



      我多麼希望這本書能幫助更多人為死亡做準備-包括在「人是必死的生物」的深沈提醒之下,為人生做更積極的選擇。此外,我也希望這本書能帶動另一種影像紀錄的形式,就像這本書所呈現的,臨終的告別、步向死亡的最後回顧。過去我們的家族影像多半偏向歡樂的,我們不敢用影像紀錄深沈的、哀傷的生命經驗,這正顯示了我們很難與親人分擔生命中最嚴肅的課題;因而生命中最大的寂寞,來自於親人之間的疏離。



      也許影像可以幫助我們跨越這道鴻溝,因為影像有語言文字所不能觸及的角落;而影像語言,又是跨越年齡限制的。在《再見,愛瑪奶奶》這本書裡,我們就看到這些可能性。



      所以,《再見,愛瑪奶奶》不應該歸類於童書吧!它應該屬於每一個人。



      輯錄自中國時報「開卷」好書獎書評



    《再見,愛瑪奶奶》



    曹俊彥 (專業兒童圖畫創作)




      愛瑪奶奶住在美國西海岸的一個小鎮,認真生活了八十五年後,當她知道因為血癌,生命就要結束時,以自信、安祥、寧靜的面對,更難得的是她和家人接受作者的攝影留下這一段時光。



      有一隻貓和愛瑪奶奶形影不離,這本書就由貓作為旁白者,配合照片,述說奶奶如何知道生命將要結束。她以怎樣的態度面對它,並且在這一段珍貴的日子裡,做了那些特別有意義的事,也幫助她的家人做好心理的準備。她的家人又是如何配合她的意願,讓她能夠安心的展開那另一段旅程。



      在一連串的黑白照片中,紀錄了一年左右,生命的燭火漸漸微弱,直到熄滅的軌跡,透過作者的鏡頭和文字的描述,看到一個人有品質的過完生命的最後,走向另一個世界。



      每一個人都會有離開這個世間的一天,他本人須要有心理準備,他身邊的人(包括兒童)最好也能有相當的知識及心理準備,才能很健康的面對它。



      輯錄自「好書大家讀」好書獎書評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