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編序
菲華截句 揚蹄躍進
菲華截句詩創作,與臺灣截句倡導密不可分,2017年年初,臺灣詩學季刊在臉書上開設《facebook詩論壇》,長期徵求截句詩作。我因在臉書上經常與臺灣詩友進行互動交流,之前也在菲華報紙專欄上薦介大陸詩友蔣一談倡導的沒有詩題的截句,但沒有引起詩壇的反應。看到臺灣由白靈、蕭蕭、蘇紹連諸位詩友發起有詩題的截句詩,正符合我2010年開始倡導與探索的「閃小詩」範疇,內心深有觸動,覺得推動微詩書寫的機會來了,於是率先在菲華引介「臺灣截句」,接連撰寫了二、三十篇薦讀、評介截句的短文,並向東南亞華文詩壇幅射,多少獲得一些回應。
2017年年底,臺灣詩學季刊同步出版15冊截句詩集,展現臺灣大規模地提倡有詩題的截句創作的雄心。其中《臺灣詩學截句300首》收入我與和權兩位菲華作者的截句。
凡做一項事業,必須要有企圖心與使命感,從臺灣截句的生發、崛起,我目見這份氣勢,慶幸自己趕上了潮流。今年年底,臺灣詩學季刊再度發力,將推出第二批截句詩叢,並召開截句詩學研討會,既希望截句能夠普及化更要為截句提升學術內涵。臺灣截句的領頭人白靈詩友提議把《菲華截句選》列入截句詩叢第二輯,交由我來主編。這是一個提振菲華截句創作風潮的機會,更是一個艱難的挑戰。菲華社會乃至菲華文壇相對保守,對新事物的感知與接受能力不是太敏銳,但借助外緣的引動或有可能激發?於是我在思考後答應白靈詩友交托的任務,精心擬列了十八位具有代表性的菲華老中青詩人的邀約名單,並發出正式邀請,結果十二位入列,其他沒有提供作品的作者各有原因,歸納有三:一是認為截句即屬小詩範疇,沒必要另立名目。二是自覺可列入截句的四行內的微詩數目不夠,要截取舊作又擔心破壞原詩風貌。這是完全不瞭解截句而造成的原因,因截取舊作可另取詩題,成為完全獨立的另一首詩。三是缺乏靈感,來不及創作十五首全新的又令自身滿意的截句。
最終,《菲華截句選》總算不負所望,如斯付梓,感謝臺灣詩學季刊、秀威公司、白靈詩友,以及諸位菲華同道,致使菲華沒有缺席這場將會載入世界華文詩史的截句運動。《菲華截句選》十二位詩友的作品,就像鑽石的十二個切面,折射出菲華現代詩多彩的吉光片羽。書中按作者出生年順序排列,僅各引介一首分享。
許露麟14首,〈相逢〉:「你在嬰兒車,我在輪椅車上�偶然相逢在十字街口�你在啃小指頭�我在抓腳趾頭」。
吳天霽15首,〈故鄉〉:「從來沒有人能破解�嬰兒離開母體時�哭叫的訊號:��捨不得母親的子宮」。
白凌14首,〈牽手〉:「牽妳小手�上船�船便忍不住�搖動整條河流」。
施文志15首,〈耳朵〉:「一陣風吹過來�我聽見了聲色��黑色的黑暗�白色的光明」。
張子靈15首,含截舊作;〈飛閃族〉:「八荒橫空傾瀉的天籟崩裂了喧譁�漂泊的眼神頓醒�尋捕那曾出沒夢境的身影��攔截下的奔波轉身以溫柔相望」。
蘇榮超20首,〈螢火蟲〉:「偽裝成為星星�在夜空中發放光芒�一隻隻謊言�飄來飄去」。
小釣15首,〈漢文鉛字〉:「掌心按在鉛字上�印出殷紅的中國字�那是我的血�暢流的緣故」。
蔡銘12首,含截舊作;〈煙灰缸〉:「堆積了一下午的思考�孤獨以及不安��你是否�也被灼傷」。
椰子15首,含截舊作;〈扁擔〉:「父親的故鄉 那頭�兒子的故鄉 這頭��我挑起兩頭」。
王勇15首,〈剃頭〉:「髮際線不是三八線�無法強調:犯我者,雖遠必誅��剃刀過處,髮落�如雪,黑白不分」。
王仲煌15首,含截舊作;〈時光〉:「誰是世上最美的?�不是皇后�也非白雪公主�她們只是你的一個剎那」。
石乃磐15首,全截自舊作;〈日記〉:「日記本中頹廢的紙張�不再舞動一雙肆意翱翔的翅膀�這收合起來的黑暗�長眠在下一代未醒的眼睛」。
菲華截句,既已起程,當再揚蹄躍進,逐鹿詩壇!
王勇
2018.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