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中國宗教思想史大綱

中國宗教思想史大綱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4323395
台灣中華書局
2018年12月05日
126.00  元
HK$ 107.1  






ISBN:9789574323395
  • 叢書系列:中華宗教叢書
  • 規格:平裝 / 238頁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中華宗教叢書


  • 人文史地 > 中國史地 > 文化史











      本書專論中國宗教史,從上古(夏、商、周)以迄近今,共分六章敘述,尤重周秦以後,漢代、魏晉南北朝、唐宋元、乃至明清之思想變遷。縱軸為朝代,橫軸為宗教內涵,除論述佛教與儒道思想交織而成的中國化佛教,更有景教、回教之輸入與基督教入華的百年歷史,內容豐富、立論多元。



      宗教是文化的一部分,從宗教的演進途徑,可以看出一民族文化的發展軌跡。宗教思想透露出一時一地的人類思想,是為形而上之人類史,故宗教史可謂為研究社會文化的重要材料。



    本書特色



      1.中國二千年宗教史。

      2.研究宗教思想、中國文化、社會組織之必備參佐書籍。

    ?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何謂宗教思想

    甲? 宗教思想與宗教

    乙? 宗教思想與哲學

    丙? 宗教思想與倫理

    丁? 宗教思想與民族生活

    戊? 其他

    第二節? 中華民族與宗教

    甲? 漢族的來源

    乙? 中華民族的特性

    丙? 中華民族對於宗教的態度

    第三節? 中華民族宗教的起源

    甲? 圖騰崇拜

    乙? 庶物崇拜與群神崇拜

    丙? 開闢的神話

    丁? 感生的神話

    戊? 巫覡與卜筮



    第二章?? ?三代時的宗教思想



    第一節? 宗教生活概況

    甲? 神示鬼?的崇拜

    乙? 宗教思想的變遷

    丙? 宗教思想的兩條路

    第二節? 夏商的虔祀

    乙? 祀天的整頓

    丙? 夏禹的得天眷

    丁? 祀祖的起源

    戊? 殷人的信鬼

    第三節? 周代宗教思想的變遷

    甲? 明堂制度與宗教

    乙? 天道觀念的變遷

    丙? 春秋戰國學者的宗教思想

    丁? 祭祖的意義與改變

    戊? 宗教思想的倫理化



    附錄 ?

    中庸中的宗教思想

    楚辭中的宗教思想

    ?





    推薦序



      我們研究中國學術思想的時候,常常感到本國的各種記載,雖然不少,但大都是斷片的;又往往缺乏系統與組織。以致治學的人,每苦於漫無頭緒,不易入手;甚或費時費力,猶得不著一個明晰的知識。近年,整理國故呼聲起後,一般學者應用新的方法和新的眼光來探討,纔有了彰明的成績。別的不及細數,即如中國宗教思想,素來視為淆混難理解的;現在也有王治心先生的 新著,出現於學林了。



      他這一部中國宗教思想史係貫串今古,作綜合的系統的研究,一掃從前某宗某派零碎記述的缺點,而又能馭繁就簡,綱舉目張,來說明歷史的演化,使我們翻閱一遍,便可了然於中國宗教思想的大概情形,這是一部新的有價值的著作。



      原來宗教思想的初期,世界各民族,互相類似,不過大同小異罷了。以後民智發展,文化進步,各民族因其所處的環境相殊,宗教思想乃漸漸愈趨愈遠,所以形成世界上種種不同的宗教。這種種不同的宗教,各有它演進的歷史背景,若不從歷史上研究一番,是難於得著它的真象的。例如我國,素有非宗教國家之稱,同時卻又是多宗教的國家,如此矛盾的現象,照表面上看,似乎可怪,若從事於思想歷史的考察,就會爽然知道它並非矛盾,而且有必然的理由存在著。



      除卻外來宗教,中國故有的宗教思想發展的經過,大概可約分為三個時期:

      一、神與人異的時期

      二、神人相似的時期

      三、人擬神的時期



      在第一時期是幼稚的宗教思想,可說是純迷信時期,所表現的如日月風雨,雷電山川,動物植物……等崇拜,均非人類的神,神的行為也與人絕不相似。我們在古籍上及世界初民宗教思想上,得到很多的證據,此處不俟列舉了。(後略)



    陳鐘凡先生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