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區政新角度
  • 定價64.00元
  • 8 折優惠:HK$51.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遺傳資源知識產權問題研究:傳統與現代的對話

遺傳資源知識產權問題研究:傳統與現代的對話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2552964
鈄曉東等
元照出版
2018年11月01日
150.00  元
HK$ 135  






ISBN:9789862552964
  • 叢書系列:法律研究.智慧財產權-智慧財產權綜論
  • 規格:平裝 / 352頁 / 15 x 21 x 1.6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法律研究.智慧財產權-智慧財產權綜論


  • 社會科學 > 法律 > 民法











      「可持續、協調、全面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內涵,遺傳資源及其知識產權保護是後TRIPs時代科學發展的內在要求。本書從遺傳資源保護、遺傳資源持有人權益保護、具體制度的生態價值取向三層面,深化價值目標,夯實知識產權戰略的環保內涵。在調整對象上,將傳統知識納入保護範疇;在程式保障層面,推進事先知情同意與來源披露等制度。在方法論上,推進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方法論融合的同時,喚醒遺傳資源領域的「民間法治資源」。進而推進知識產權法與環境法等部門法的銜接,優化後TRIPs時代遺傳資源知識產權的戰略配置。


     





    序�吳漢東

    序�王樹義



    導 論 文明演進.科學發展.遺傳資源知識產權問題

    一、傳統與現代對話中的文明演進與科學發展�1

    二、可持續、協調、全面:科學發展的三大特性及指引�2

    三、當科學發展延伸至遺傳資源及其知識產權領域�2



    第一章 現代化進程中遺傳資源知識產權問題的緣起

    一、遺傳資源的內涵界定�5

    二、現代化進程中遺傳資源的銳減與流失�14

    三、凸顯的「生物剽竊」問題�20



    第二章 可持續發展的內涵需求──傳統知識的知識產權保護問題

    一、傳統知識的知識產權保護現狀:日益受國際社會關注但成效不彰�36

    二、傳統知識的特徵分析�42

    三、傳統知識的可知識產權性困局:特徵導致的難題抑或契合?�45

    四、傳統知識可知識產權性的現實應對:「可持續」發展的內涵彰顯�70



    第三章 協調發展的內涵需求──遺傳資源獲取的規範與惠益分享

    一、遺傳資源之知識產權惠益分配的失衡及其癥結�84

    二、遺傳資源知識產權惠益分配的失衡糾正:惠益分享�96

    三、遺傳資源知識產權惠益分享中的制度設計�112

    四、關民共用遺傳成果、共促現代文明:「協調發展」內涵的彰顯�135



    第四章 全面發展的內涵需求──環保與知識產權惠益享有的雙贏

    一、環境利益與遺傳資源知識產權惠益的矛盾與契合�145

    二、遺傳資源知識產權惠益分享與環境保護雙贏的機制設置�163

    三、經濟利益與環境利益的協同共生:「全面」發展的內涵拓展�197



    第五章 他山之石──國際、國外的法制實例

    一、FAO、WIPO、IHRF等的探索�207

    二、CBD、TRIPs等的規定�212

    三、美、澳、印、哥斯大黎加、烏干達的立法�216



    第六章 中國大陸遺傳資源知識產權戰略的理念拓展與對策設計

    一、中國大陸遺傳資源知識產權戰略的理念拓展�267

    二、中國大陸遺傳資源知識產權戰略的具體對策設計�278

    三、權利博奕下的延伸思考:以遺傳資源資訊權為基點�297



    第七章 (代結語)傳統與現代對話之間──當知識產權延伸至遺傳資源領域

    一、一個新制高點:後TRIPs時代的遺傳資源�315

    二、系列質疑與風險:後TRIPs時代的遺傳資源�318

    三、後TRIPs時代與新型文明演進中的遺傳資源知識產權制度完善�322



    後記









      科學發展觀反映的是生態文明的根本要求。資源保護及永續利用是生態文明的根基,根系科學發展。遺傳資源是指具有遺傳功能的基因性資源,以及土著及地方性社區關於生物多樣性保護與持續利用、體現其長期傳統生活方式的知識、創新和作法。作為一種本源性構成,保護遺傳資源是生態文明的根本內涵,因此,儘快研究保護對策,應對遺傳資源極速消失的現實,已成為不容逃避的戰略性問題。



      《遺傳資源知識產權問題研究──傳統與現代的對話》作為鈄曉東教授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專案的最終研究成果,對該戰略性問題進行了深入細緻的研究。該研究成果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著作,研究視野開闊、創新特色突出。

    ?????? ?

      首先,該研究命題富有前瞻性、挑戰性與拓荒性。相對於當前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知識產權戰略議題而言,源之於傳統、又生發及存活於現代的遺傳資源更是一個新型的命題。而從當前國際競爭領域看,遺傳資源領域又是各國,尤其是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所不容忽視與逃避的領域;特別是對於遺傳資源豐富、日前又深受「生物剽竊」其害的中國而言,進行科學的知識產權保護戰略設計,是一個具有深遠國際戰略價值與前瞻性的意義的命題。因此,如何立足於遺傳資源的特殊性,進行有針對性的設計,配置科學的知識產權保護戰略,這對於研究者而言,是一個大挑戰。同時,該命題的研究,也填補了當前尚處薄弱的該領域的研究,充分體現出該研究成果的拓荒性。

    ?????? ?

      其次,該成果研究視角具有開放性、多維性,研究領域具有拓展性。法律不是一座孤島,不是單純法律術語的堆砌,而是一項社會工程,必須置於社會中才能深入把握法律關係運行機理,找到優質的法律利益調整方案。該成果透過順沿「傳統→現代的時間緯度」,「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傳統部族的空間經度」,「遺傳資源知識產權權益→遺傳資源多樣性、文化多樣性保護→強弱勢文化的征服──反征服、強弱勢主體身分的認同」的點、線、面相結合的三維視角,研究了「科學發展觀、遺傳資源、遺傳資源的知識產權戰略」三大命題,從而使研究視角具有開放性、多維性。該研究從知識產權法、環境法的跨學科領域,作了相應的嘗試與創新性研究,避免了僅限一個學科的局限,充分發揮了知識產權、環境法及其他學科的跨學科研究優勢。而且,該研究無疑也為相應知識產權立法及環境法律制度完善拓展了思路,使研究成果具備了很好的延伸拓展性。

    ?????? ?

      第三,研究思路及觀點具有創新性。該研究從文明演進視角對工業文明、生態文明的特性進行深入分析,指出:生態失衡、貧富差距等問題彰顯了工業文明之「強調競爭與對抗的社會達爾文主義」法則的失敗。以「多元共生」法則替代工業文明之「優勝劣汰」法則是生態文明演進的最本質特徵。相對於傳統社會,「現代」的多元化特性表明了社會進程的一種「求同中存異」的趨勢。多樣性共生、制衡性共進、循環中再生是生態文明之內涵,「全面、協調、可持續」是科學發展觀的不同層次,反公有物悲劇反映的是知識產權背後多元利益衡平難題。因此,「多元化」研究思路為「科學發展、遺傳資源、知識產權」提供了研究契合點。遺傳資源的知識產權戰略配置不僅是「向歷史還債」,更是在現代之「多元化」背景下,思考知識產權戰略之法治保障的多元途徑問題。這一研究思路的創新有利於提升對策設計的科學性。

    ?????? ?

      最後,該成果的研究體系優化、邏輯嚴謹、層次分明。借助結構功能分析方法,從功能結構出發,將整個研究體系設計為「2-3-1-1」的結構形式開展研究。遺傳資源知識產權及其利益關係調整問題可概括為「源與流」的關係協調,即「一進一出」兩個層面的問題(「一進」即如何將新型的遺傳資源相關知識產權權益、尤其是傳統知識納入保護範圍,「一出」即在保護遺傳多樣性基礎上實現知識產權惠益分享)。正是基於此「一進一出」的研究基點,遵循科學發展觀的「可持續、協調、全面發展」三層次內涵,就「保護傳統知識的知識產權,實現可持續發展;規範遺傳資源獲取與促進惠益分享,實現協調發展;促進遺傳資源知識產權惠益享有與環境保護雙贏,實現全面發展」三個層次重點論證。進而透過「他山之石:國際、國外的法制實例分析借鑑」,對中國大陸遺傳資源知識產權戰略的理念拓展與對策設計提出建議,提高了相應理念及制度設計的嚴謹性與可行性。作為一個新型研究領域及國際競爭博奕的戰略高地,有關遺傳資源的環境保護與知識產權問題研究,無論在國內還是在國際層面,都非常具有重要的戰略性與探索性意義。非常欣喜,能夠看到青年學者鈄曉東教授的這一高水準的研究成果。當然,也衷心希望與遺傳資源相關的各學科專家學者能夠加強合作,為中國大陸的新型遺傳資源領域及遺傳資源保護研究建言獻策,創作出更優秀的研究成果,努力為迎接生態文明演進與美麗中國建設進程中的新型機遇與挑戰提供新思路!是為序。


    吳漢東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