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成為賈伯斯:天才巨星的挫敗與孕成
  • 定價217.00元
  • 8 折優惠:HK$17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塑膠:有毒的愛情故事【減塑推廣版】

塑膠:有毒的愛情故事【減塑推廣版】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3843191
蘇珊.弗蘭克
達娃,謝維玲
野人
2018年11月07日
150.00  元
HK$ 127.5  






ISBN:9789863843191
  • 叢書系列:地球觀
  • 規格:平裝 / 336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地球觀


  • 自然科普 > 環境科學 > 環保議題

















      「我決定一整天不碰觸任何塑膠,

      但實驗才展開十秒,我就知道這個實驗有多荒謬……」──蘇珊.弗蘭克



      塑膠無所不在:從口香糖、手機、不沾鍋,到奶瓶、輸血袋,甚至衣服,

      現代生活中想要不碰到塑膠,連十秒鐘都很難!

      人與塑膠戀愛了將近百年,才發現陷入一場有毒的愛戀中,

      卻已上了癮……



      ▉今天我們每一個人,

      包括新生兒體內,都有一點塑膠。 ▉




      研究顯示,早在1950年代,人體組織中就出現了微量塑膠。

      1907年,純合成塑膠「電木」問世,人類史上首度出現完全由非自然界分子所組成的合成聚合物。

      1911年,「塑膠」一詞首度出現在字典中。



      1941年二戰珍珠港事件後,美軍開始以塑膠取代鋁、黃銅等金屬,將聚合物從實驗室中拉進了現實生活,開始了人類對塑膠的「啟蒙」。自此便開啟了人與塑膠一發不可收拾的熱戀時代!



      從藝術家、設計師到醫生、建築師、工商業界乃至社會大眾,都成為塑膠家族的愛用者,使得我們只在一個世代之間,就變成了塑膠人。



      短短的七十年間,全世界的塑膠消耗量從近乎零的程度,到今日每年六千億磅,成為20世紀至今最浩大的商業故事主角。然而,當我們與塑膠共處了一世紀,創建了一個無處不「塑」的世界之後,才開始意識到這是一段不健康的愛戀,有如上癮者與成癮物之間的複雜關係。



    ?  本書追溯了人類和塑膠之間的愛恨情仇,以梳子、椅子、飛盤、輸血點滴袋、拋棄式打火機、塑膠袋、寶特瓶和信用卡這八件物品為主角,藉由各種塑膠材料的發明及其所伴生的產品,例如牙刷、撞球、底片、太陽眼鏡、芭比娃娃、不沾鍋、奶瓶、保鮮膜、拋棄式針筒、運動鞋、行李箱……等,來幫助我們檢視塑膠的歷史與文化。



      透過生動的奇聞軼事、整理最新科學研究和經濟報導,精采分析塑膠對我們的文化社會、政治、經濟和生活,所產生的巨大影響,以及合成物如何衝擊我們的健康與環境,也探索了人類設法使塑膠更永續而做的一切努力。



      我們只在一個世代之間,就變成了塑膠人!



      ▍1906年歐亨利短篇小說《聖誕禮物》中,貧窮的先生必須賣掉懷錶,才有錢買一把昂貴的玳瑁梳送給擁有美麗長髮的太太。如果當時已有量產而便宜的賽璐珞梳子,歐亨利也就沒有故事好說了。



      ▍1930年代以後,第一雙尼龍絲襪上市時,幾小時內就賣光,甚至因供應不足導致「尼龍暴亂」,顧客間為搶購而出現全武行的打鬥場面。

      ▍1950年代,塑膠製的拋棄式手套和針筒問世,在愛滋病開始流行後成為不可或缺的物件。



      ▍1960年代中期,含有DEHP的聚氯乙烯(PVC)血袋已成為民間血庫和醫院的標準配備,由於DEHP具有保存紅血球,使紅血球不崩壞的功能,至今仍未有替代品。



      ▍1958年,第一張塑膠信用卡問世,至今光是在美國,就有超過十億張卡片流通,疊起來能聳入天空112公里,相當於13座聖母峰那麼高。但它的成分,是環保人士最痛恨的PVC。



      ▍1961年,第一個拋棄式塑膠打火機問世,至今全球年銷量超過3.5億個,但也成為全球海灘垃圾數量排名第二的物件(第一名是煙蒂)。



      ▍1973年,杜邦取得寶特瓶的專利,於是我們開始有了寶特瓶裝的可口可樂。但如今全美國一年生產720億個寶特瓶中,仍有550億個未能回收利用,這是足夠為每個美國人織出三件毛衣的聚酯纖維量,也是足夠為120萬戶家庭提供一年用電量的能源總和。(製成聚酯纖維、轉為能源發電,都是廢棄寶特瓶的重要次用途。)



      ▍歐盟在1999年就禁止在兒童玩具中使用DEHP,美國國會在九年後2008年才通過類似法案。



      ▍雙酚A,常添加在製成奶瓶、光碟片和水瓶的塑膠中,也是許多食物和飲料罐內襯的基本成分,遇到熱水和洗潔精時很容易濾出。雙酚A的作用相當於弱雌激素,目前已知對動物健康的影響,和人類愈來愈常見的疾病相似,這包括乳癌、心臟病、第二型糖尿病,以及過動症等神經行為性問題。



    好評推薦



      【樂讀推薦】


      李俊璋(成大微量環境毒物中心主任)、林志清(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前總經理)、南方朔(作家)、胡忠信(資深政治評論家)、謝文權(義守大學生物科技系教授)強力推薦



      【國際書評】

      誰會想到梳子、飛盤和打火機會有如此秘密的歷史和如此擾人的未來?蘇珊•弗蘭克這本令人停不下手的書,整合了歷史、科學和文化,使我們得以了解自己一手創造且成為人類生命一部分的塑膠世界。雖然我們得擔心塑膠會長耐久存數百年,但《塑膠》一書值得在未來占有一席之地。──Raj Patel,《價格戰爭》作者



      蘇珊•弗蘭克的書大幅增加了我對塑膠渴望的愛與恨。真是好讀的一本書,內容精確、聰明、充滿啟發,而且和塑膠一樣非常誘人。──Karim Rashid,塑膠設計師



      處在這個充斥著虛偽的塑膠垃圾,一個人類史上幾乎不曾有過的世界中,蘇珊•弗蘭克這本關於塑膠的書出現得及時,而且真實不虛。我很肯定,沒有動物或小孩因為這本書的出版而受害,反而很多動物和小孩可能因而獲救,感謝她勤奮的努力。──Alan Weisman,《沒有我們的世界》作者



      塑膠無所不在,蘇珊•弗蘭克解釋了為什麼會如此。這本書筆觸優雅,充滿新訊息。──Elizabeth Kolber,《一場大災難的野外記錄》作者



      對於任何想知道社會如何充斥著塑膠,又想要對此有所作為的人來說,這是一本必讀、好讀的書。──Annie Leonard,《東西的故事》作者



      原來塑膠不僅會造成環境危害,也是個非常有趣的故事。買這本書(用現金)。──Bill McKibben),《新地球》作者,氣候運動組織350.org創辦人



    ?


     





    ▉前言:塑膠村 ▉

    我決定一整天不碰觸任何塑膠,但實驗才展開十秒,

    我就知道這個實驗有多荒謬……。

    ◆快樂的騙子

    ◆疆界無限的「塑膠界」

    ◆第三美麗的名詞

    ◆塑膠村實物教學



    ▉第一章 超越自然──從梳子談塑膠的啟蒙 ▉

    【物件主角:梳子

    【塑膠主角:賽璐珞(celluloid),仿如纖維素(cellulose)

    【物件配角:檯球(早期撞球)、底片、尼龍絲襪

    【塑膠配角:電木、尼龍、鐵氟龍、克維拉(防彈布料)

    【本章關鍵字:材料烏托邦、歐.亨利短篇小說〈聖誕禮物〉、杜邦公司、原子彈

    ◆友好的碳氫分子

    ◆拯救大象、玳瑁,和平民

    ◆解除消費渴望的痛苦

    ◆材料的烏托邦

    ◆消費者的國度



    ▉第二章 平民的皇座──從椅子談塑膠對工藝設計史的影響 ▉

    【物件主角:椅子

    【塑膠主角:拜杜爾(Baydur,聚氨酯發泡塑膠),由拜耳(Bayer)公司製造的完美塑膠

    【物件配角:特百惠保鮮盒、單體椅、塑膠水桶、潘頓椅、麥托椅、路易魂

    【塑膠配角:聚丙烯(PP)、高流動性極耐工程塑料(Ultradur)

    【本章關鍵字:丹麥設計師維諾潘頓(設計了S型的潘頓椅)、藝術設計、

    比爾亞當斯(亞當斯家具創辦人)、伊姆斯夫婦(Ray & Charles Eames,

    創造第一款形象塑膠椅)、義大利的卡特爾公司(Kartell,創造世上第

    一個塑膠水桶)、康斯坦丁•葛契奇(Z型麥托椅設計師)、菲力普•

    史塔克(「路易魂」設計師)

    ◆表達創意的最佳材料

    ◆塑膠樂天主義

    ◆尋找設計界的聖杯

    ◆無國界單體椅

    ◆難以分解的塑膠信念

    ◆廉價到缺乏靈魂

    ◆讓人又愛又憎的雙面夥伴



    ▉第三章 飛越塑膠村──從飛盤談玩具工業和塑膠的製程 ▉

    【物件主角:飛盤

    【塑膠主角:聚乙烯,世界上最常用的聚合物

    【物件配角:芭比娃娃、呼拉圈、夾鏈保鮮袋

    【塑膠配角:聚苯乙烯「斯泰隆」(Styron)、熱塑性塑膠、

    【本章關鍵字:陶氏化學公司、惠姆歐企業(WHAM-O)、標準石油、

    約翰•洛克菲(標準石油公司負責人)、中國珠江三角洲、中國勞工守護團體

    ◆嬰兒潮帶來玩具潮

    ◆石化工業趨動了塑膠工業

    ◆聚乙烯的五大家族

    ◆參訪聚乙烯帝國:陶氏化學

    ◆原塑料的貿易平衡變奏曲

    ◆塑膠科技的手工王國:中國

    ◆全球經濟每天都在變



    ▉第四章 「如今人類也有點塑化了。」──從點滴袋談塑膠對醫療的影響 ▉

    【物件主角:點滴袋

    【塑膠主角:鄰苯二甲酸鹽(例如DEHP)、聚氯乙烯PVC(醫療設備最常用的塑料)

    【物件配角:拋棄式針筒、新生兒保溫箱、葉克膜人工心肺機

    【塑膠配角:戴奧辛、雙酚A(BPA)

    【本章關鍵字:醫療奇蹟、惡魔的原塑料、環境荷爾蒙、二手毒藥、塑化劑、隱睪症、

    尿道下裂、內分泌失調、環保增塑劑、鄰苯二甲酸鹽症候群、保鮮膜

    ◆惡魔的原塑料:聚氯乙烯

    ◆為何醫生愈來愈愛用塑膠

    ◆二手毒藥

    ◆內分泌干擾素:雙酚A

    ◆無所不在的抗雄性素:DEHP

    ◆大腦是最大的性器官

    ◆有關聯,但沒有因果證據

    ◆化學嫌疑犯應先假設有罪

    ◆替代物還是塑膠

    ◆如果母奶含有雙酚A……



    ▉第五章 到錯地方──從塑膠打火機談海洋塑膠垃圾 ▉

    【物件主角:拋棄式打火機

    【塑膠主角:聚甲醛樹脂

    【物件配角:微型垃圾、原子筆、刮鬍刀

    【塑膠配角:烷基酚、多氯聯苯(PCB)、聚碳酸酯

    【本章關鍵字:中途島、黑背信天翁、食物鏈、海洋塑膠垃圾汙染、一次性塑膠用品、

    海洋生物、用過即丟(拋棄式生活風格)、微碎片、海綿效應、《寂靜的春天》

    ◆海洋公共財

    ◆拋棄式生活

    ◆緩慢而永恆的葬禮

    ◆用過即丟上癮症

    ◆垃圾漩渦

    ◆甲的毒藥,乙的禮物

    ◆從海洋回到餐桌上

    ◆一次性的物我關係



    ▉第六章 袋子的戰爭──從塑膠袋談拋棄式生活風格 ▉

    【物件主角:購物塑膠袋

    【塑膠主角:聚乙烯

    【物件配角:紙袋

    【本章關鍵字:背心袋、美孚石油、零垃圾、廢棄物管理、塑膠袋稅、一次性使用vs.再使用、塑膠袋回收

    ◆攻克結帳櫃臺

    ◆零廢棄物運動

    ◆禁用或收費

    ◆換來更多紙袋

    ◆紙袋更不環保?

    ◆回收是罪惡感的橡皮擦

    ◆為便利付費

    ◆資源回收是社會規範



    ▉第七章 完成資源循環──從寶特瓶談資源的回收與再利用 ▉

    【物件主角:寶特瓶

    【塑膠主角: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

    【物件配角:植物寶特瓶、聚酯纖維衣服和地毯

    【塑膠配角:聚酯纖維(布料)、乙二醇

    【本章關鍵字:資源回收、國際通用回收編碼、環保3R(減量、回收、再利用)、退瓶法案、

    瓶罐押金、中國再生塑料、生產者延伸責任(EPR)、垃圾變能源、永續包裝聯盟、

    從搖籃到搖籃(Cradle to Cradle)、瓶到瓶(bottle-to-bottle)封閉循環再生工廠、

    植物性塑膠瓶(PlantBottle)

    ◆寶特瓶的回收矛盾

    ◆低科技分類

    ◆廢塑膠的流向

    ◆降級回收

    ◆押瓶法攻防戰

    ◆生產者延伸責任

    ◆從搖籃到搖籃



    ▉第八章 綠色的定義──從信用卡談塑膠的未來 ▉

    【物件主角:信用卡

    【塑膠主角:聚氯乙烯

    【物件配角:會員卡、現金卡

    【塑膠配角:生質塑膠聚乳酸(PLA)、甘蔗乙醇、英吉爾(Ingeo)天然塑膠、

    聚羥基烷酯(PHA)、Mirel生質塑膠

    【本章關鍵字:大來卡、生質塑膠、生命週期思考法、環保女士(生活一年不碰塑膠)

    ◆綠色塑膠

    ◆生命週期思考練習

    ◆「培養」塑膠

    ◆可生物降解

    ◆沒有塑膠的生活

    ◆重建健康的關係



    ▉後記:一座塑膠橋▉

    【演出角色】──最容易遇見的塑膠製品(依常見程度排序)

    【致謝】

    【名詞中英對照】

    【推薦】

    ◆以科學、求真的態度,終結生活中的隱形殺手──李俊璋(成大工業衛生學科暨環境醫學研究所教授)

    ◆客觀全面,盡量小心但不過度擔心──林志清(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總經理)

    ◆永續的課題──謝文權(義守大學生物科技學系副教授)

    ◆不只是塑化劑,而是人生已被塑化! ──南方朔(作家)



    ?





    推薦文



    以科學、求真的態度,終結生活中的隱形殺手



    李俊璋(國立成功大學環境微量毒物研究中心主任)




      在塑化劑事件發生後,我常對學生說我花了11年的時間針對塑化劑「鄰苯二甲酸酯」進行全面性的研究,研究內容從臺灣數十條河川環境中水體、底泥及魚體的濃度調查,到塑化劑暴露對孕婦及其胎兒之健康影響、性早熟女童尿液中鄰苯二甲酸酯代謝物檢測與家戶灰塵暴露之相關性研究、男性不孕症與鄰苯二甲酸酯暴露之相關性及影響機制探討,進行這些研究的目的在於希望利用科學的數據,來說明在生活中的隱形殺手,對環境及人體健康的影響,也希望藉著這些研究結果,喚醒民眾一起來捍衛自己及下一代的健康。



      『塑膠:有毒的愛情故事』一書,作者從前言就開始當頭棒喝的告訴讀者,塑膠已經充斥在生活當中,全書鉅細靡遺的敘述塑膠的起源及發展歷史,亦述及塑化劑之相關研究結果,作者文獻收集整理之精準更令人驚訝。此外,由塑膠之回收至最後一章讓讀者深思「綠色的定義」,以及瞭解地球才是所有財富的真實來源。作者在書中展現以科學求真的態度,收集豐富的研究文獻與史料,說明塑膠的演進與歷史,亦用環境研究數據說明塑膠對環境及人體健康的危害。若我們再不覺醒,化領悟為行動,將難以建立一個安全、永續的未來。希望讀者在讀完本書後起而行動,不要再視而不見,以便將生活中的隱形殺手逐出生活環境。



    客觀全面,盡量小心但不過度擔心



    林志清(財團法人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前總經理)




      塑膠和人類相處已超過百年,近十年來,塑膠材料的使用量成長更加迅速,等同於廿世紀使用量的總和。我們幾乎沒有一刻能離開它,包括我們現在使用的筆、身上的手機、桌上的電腦、眼鏡……等,數不完。它帶給我們生活上的便利,但也對環境造成很大的衝擊。



      本書中有許多的建議,如何降低對地球環境的衝擊,同時也帶給我們生活上的便利。因此我推薦每個人都能閱讀此書,對塑膠材料和它的添加劑有所了解,能做到謹慎小心使用,但不用過度擔心。作者收集千篇以上的資料,同時也參觀了石化廠、塑膠加工廠、回收處理廠和禁用塑膠的會議和活動。將大量的資料整理成書,真是難能可貴,實值大家的參考。



      書中從生活中離不開塑膠談起,到石化產業的興起。塑膠原料是使用石化業的副產品乙烯、丙烯,聚合而成PE、PP等。這些副產品原來是廢料要燒掉的,經由化學家的努力,將它聚合成塑膠原料。而塑膠原料只占我們使用石油量的很小部份。作者以很客觀的立場,將塑膠的好處、壞處和正反面的意見,都有詳細的說明。最後讓消費者自己去做選擇。



      我在塑膠工業工作了三十多年,當然了解到,我們必須回收再利用任何使用過的塑膠。同時為了降低由原油而來的塑膠原料,所產生的二氧化碳造成的溫室效應及氣候變遷,我們必須研發改由生質材料(可再生的植物來源)來製造塑膠原料。在本書中都有詳細說明其過程。



      我非常佩服作者能收集這麼多的資料,而且是以一般消費者都能了解的方式來寫作。我更建議環保團體和政府機關(中央和地方),都能參考本書的資料,使我們能安全使用塑膠製品,同時也降低對地球環境的衝擊。



    永續的課題



    謝文權(義守大學生物科技學系教授)




      工業革命短短數百年,造就現今社會的進步與繁榮;卻也給人類帶來無窮的禍害。塑膠製品更是深深的影響了我們的生活與生理。所以解決塑膠問題是當前的重要課題。野人文化出版的《塑膠:有毒的愛情故事》,深深打動我的心。從梳子到醫療器材,從拋棄式到回收與再利用,解決塑膠問題、環保問題,就必須要有如此的認識。這是一本非常有意義的書,尤其臺灣的環境更需要這本書籍來讓大家認識塑膠的汙染與危害。除了泛用性塑膠之外,也讓大家了解還有別的選擇,就是生物可分解塑膠,可以解決環境汙染並永續經營臺灣。期待著更多的讀者來分享書中的故事。????????????? ?



    不只是塑化劑,而是人生已被塑化!



    南方朔(作家)




      這本書來的正是時候。在塑化劑風暴已使得人們聞塑兒色變的此刻,它以堅強的事實、流暢的文筆,把近百年來人類對塑膠這種物質,如何一步步的上癮的過程娓娓道來,它也警示人們塑化劑風暴其實只是冰山的一角而已,現在的人,早已陷入了一種塑化的人生。



      五月份,臺灣出現塑化劑風暴,原來過去二、三十年,臺灣業者為了貪圖降低成本的便宜,竟然將必須由精製棕櫚油製造的起雲劑(Clouding Agents),用工業用的塑化劑來冒充,混用在各類食品中,而應該為食品業把關的政府也顢頇無能,這使得整個臺灣的食品、飲料、健康食品等幾乎全面淪陷。臺灣的食品塑化劑,不但淹沒了臺灣本身,更透過商品出口擴延到港澳、中國大陸、東南亞,甚至歐美。臺灣商品的安全一向有國際評價,但塑化劑風暴,已使所謂的「黑心商品」之名,由中國大陸被移轉到了臺灣,國際媒體在報導此事時,已稱它是近年來全球最嚴重的「食品安全醜聞」。



      臺灣的塑化劑風暴,最主要的腳色成分乃是「對苯二甲酸二酯」(DEHP)。在近代聚合物化學裡,使用最廣泛的乃是聚氯乙烯(PVC)。聚氯乙烯很容易與其他分子結合,而產生各種新用途的材料。添加DEHP對物質的均勻柔軟上有極大的作用,例如醫學器材上的點滴管、各種軟管、新生嬰兒器材、血袋,甚至如葉克膜等都大量用到,其他如防火劑、防水劑、化妝藥物等也都大量使用。但近代化學醫學已察覺這種DEHP實質上具有環境荷爾蒙的特性,它的分子構造會對內分泌的腺體系統發出訊息,干擾到內分泌系統,暴露在DEHP下的男子,容易造成隱睪症、精蟲數目減少、陽具短小、尿道下裂,甚至不孕等病態現象,而女子方面則容易造成乳房早熟、子宮腫瘤等現象。以前的人認為暴露在有害物質下,都以劑量為準,而對DEHP的研究則發現劑量並非唯一的標準,暴露的時間如果是在生長期,效果就會很明顯,而且它對內分泌的干擾甚至可能造成跨代遺傳。上述這些症狀還是暴露在工業DEHP的結果,而臺灣的塑化劑風暴,乃是把這種物質直接吃進胃裡,怪不得已有人懷疑,近年來臺灣生育率已降到全球最低,這是不是塑化劑所致?有些父母發覺到他們的男嬰正常情況下,小雞雞會有一、兩公分,現在怎麼只有小花生米那麼一點點,這是不是塑化劑的飲料、



      食品及營養品所致?



      最近臺灣的塑化劑風暴已進入起訴審判和登記求償的階段。臺灣從日治時代起,在食品加工上即已漸次發展,化學工業和化學的醫學研究經多年發展已有一定基礎,這樣的社會居然會出現塑化劑風暴,這實在是臺灣食品加工業之恥。而現在塑化劑風暴既然已經發生,我們但願政府及學界能有懍於這次教訓,做好下述兩件事:



      (一)乃是我們期望政府的司法體系,能透過起訴與審判,在司法過程中廣泛的邀請食品業者、食品安全機構與學者廣泛參與。透過審判而讓整個塑化劑問題能夠有更徹底的理解,臺灣的塑化劑風暴不是憑空產生的,它從工業塑化劑的製造,非法摻用到食品中,必然有著整個機制在運作。透過專業的聽證與審判,才有可能理解整個運作的機制,對往後的食品安全也才能得到真正的教訓和經驗。



      (二)臺灣的食品飲料界混用塑化劑長達二、三十年,這麼漫長的時間,相信已使得臺灣成了DEHP的生理即病理研究的樣板,已值得臺灣醫學界投注精神去加以研究,這也是塑化劑風暴將來求償所必須。全世界不可能有第二個地方那麼長期的食用DEHP,相信好好的研究,必能對塑化劑的毒害做出學術研究的重大貢獻。



      而對臺灣大多數普通百姓而言,這次塑化劑風暴,也的確顯示出,人們應該警惕到,我們其實早已生存在一個充分被塑化的時代。不論所謂的塑膠時代到底始於何時,當一九二○至三○年代,聚合物化學與當時新興的石化工業結合後,所謂的塑膠時代即快速發展,新的聚合物也不斷出現。在一九六○年,一般美國人一年只消耗時三公斤塑膠產品,現在則每人一年消耗一百卅六公斤,塑膠這種高分子聚合物具有大量、廉價、產品推陳出新、可仿製各類天然材料等特性,它很快就創造出了無物不塑的新文明,它也是這個用後即丟的時代最大的項目。以前一九七○年代我們在學校讀高分子聚合物化學時,正是塑膠產業快速發展、塑化材料快速創新的時代,人們都相信塑膠時代乃是材料科學進展一日千里、各類塑膠製造品不斷出現,人們真的相信塑膠工業的發展真的可以解決天然材料不足、許多東西難免匱乏的難題。正是人們對塑膠時代有著這樣的想像,塑膠製品才開始大量侵入到我們的生活世界中,今天我們上午起床,即可發現我們一天的生活軌跡,幾乎很少項目能夠離得開塑膠,由於高度依賴併依賴到彷彿上了癮,人們突然發現到這個塑膠文明已使人陷入到一種兩難的困境中,一方面人們享用到它所帶來的富足方便,但另方面卻也必須負起它所造成的環境成本,甚至到現在已察覺到,但尚不是完全明瞭的毒害。人們到現在似乎已體會到塑膠時代不是原本以為的那麼光鮮亮麗,它的另一面充滿了各類風險。



      因此,在臺灣塑化劑風暴的此刻,我們似乎已應該對生命被塑化這種趨勢現象多做一些反省了。對個人,是不是在個人的生活塑膠用品上多做一些約束與自我管理;對政府則是否應對塑膠產品多做出一些規範;而對公衛醫學界,是否應利用這起塑化劑風暴,強化這方面的追蹤研究,只有強化研究,對塑化劑的生理病理多了解,才對臺灣自己有意義,也對人類能做出貢獻,塑化劑食品淹沒全臺灣的教訓,也才有意義。臺灣塑膠品氾濫,人們用後即丟的習慣早已養成,現在已到了改變恨晚的時候!





    ?




    其 他 著 作
    1. 塑膠:有毒的愛情故事 Plastic: A Toxic Love 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