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成為賈伯斯:天才巨星的挫敗與孕成
  • 定價217.00元
  • 8 折優惠:HK$17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寫藝人間:漢寶德談書法藝術

寫藝人間:漢寶德談書法藝術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9690003
漢寶德
典藏藝術家庭
2018年11月16日
127.00  元
HK$ 114.3  






ISBN:9789869690003
  • 叢書系列:藝術札記
  • 規格:平裝 / 200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藝術札記


  • 藝術設計 > 藝術總論 > 藝術理論











      台灣談美第一人•漢寶德

      暢論書寫之樂,

      剖析當今書法之繁花百態、侷限與因應對策,

      書法藝術深度反思專文首度集結!



      「中年之後,自度一生志業大抵不過如此,開始思考養生之道,以便輕鬆地度過老年。我想到了書法。」——漢寶德



      向來「揮如椽之巨筆書寫人間」,台灣現代建築名家漢寶德年近六十轉而「舉輕若重」執起毛筆,成為書法界的新鮮人,從此一頭栽進書法的桃花源,更於七十四歲舉辦了生平的首度書法展「寫藝人間」。卻也在這段歷程中,體察到中國書法老化的窘境,並做出種種反思及建言,諸如:



      書道的創新是否等同於拋棄傳統技法?

      書法該如何融入民眾的生活,而非滿街刻板又缺乏美感的臨摹?

      饒富藝術美感又易寫的草書為何始終無法流行?

      兼談篆刻印章之美,

      以及書法藝術家董陽孜的時代精神及魅力所在。



      本書做為漢寶德一生書法藝術歷程的完整集結,從中除可感受漢寶德先生的藝術涵養與率真性情,更是書法愛好者、美育推展者的最佳參考書,一起跟著美藝生活家漢寶德,隨意運筆,從心挖掘書寫之樂境泉源。

    ?


     





    01我的書法學習歷程

    02寫藝人間

    03不是書法家的書法

    04中國書法往哪裡去

    05書法的生活化

    06書法與美育之間

    07自由揮灑的草書

    08草書之難

    09漢字書寫之美

    10印章的藝術

    11書中有畫--談董陽孜的現代書法

    12看「無中生有--書法•符號•空間」

    ※編後記



    ?





    編後記



    筆墨之間



    黃健敏




      1990年漢先生為賀陳詞教授七十壽辰祝賀,撰〈大乘的建築觀〉一文,直指現世主義與大眾主義的精神乃大乘信仰的結果。他剴切省思現代主義所肯定的理性價值,開始質疑將建築視為合理思考的成果未必是正確的。加以在經營《境與象》雙月刊雜誌,傾向感性的取向深獲讀者們回響;在擘劃台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期間,更進一步體認作為教育機構,提供具美感的、讓民眾感到歡愉的展示是必要的。曩昔他所追求的嚴肅理論體系逐漸退位,雅俗共賞的美感文化隱然方是心目中念茲實踐的目標。這般的精神在漢先生學習書法的歷程暨反思書法的發展中歷歷呈現。



      1994年10月台北市立美術館舉辦董陽孜書法展,作品集的專文〈書中有畫--董陽孜的現代書法〉是漢先生為老朋友所寫的藝評,這也是漢先生攸關書法文章的初現。該文收錄於《寫藝人間:漢寶德談書法藝術》,從字裡行間頗能體會對於現代與傳統的探索。事實早於1962年漢先生編輯《建築》雙月刊雜誌時期,他就多次撰文針對中國建築的傳統問題表達觀點。在《建築.社會與文化》書內的〈中國建築的傳統問題〉文章中,他認為「新建築因為承接上代的傳統而能提升其價值,且仍能具有國際的普遍性,其原因只是他所傳承的,乃是普遍性、永恆性的』,「只有明晰的思考,建立在普遍的審美原則之上,而衡之於合理主義的原則,才是對新傳統的最恰切、最積極的態度」。上述的文字縱然是以建築為對象,但是應用於書法的傳承與突破仍然很貼切適當,「我可以想像,當文字的使用者成為書法家,他們要用書寫的形式來發抒胸中之逸氣,他們振臂疾書,筆走龍蛇,生命的流動的美感傾洩而出,他們的四周應該是開放的自然的天地,溪水沿曲廊流過,池面漂浮著天光的倒影。因為建築家揮如椽之巨筆,以亭台為點,樓閣為面,曲廊為線,把園林寫在大自然之上,為書法家提供了相應和的生活環境。」這是漢先生為自身書法展的導覽說辭。



      2008年6月漢先生離開世界宗教博物館,館方特舉辦「寫藝人間」書法展,展出35幅作品,並且印行專刊,專刊印刷精美,輯錄了9篇以書法為題的文章,其中的〈書法是生動的建築〉、〈建築是立體的書法〉與〈書中有畫--董陽孜的書法〉皆是歷次董陽孜書法展的藝評,這些文章早於2005年業已都輯錄於典藏藝術札記7《漢寶德談藝術》,避免重複所以未納入本書。「寫藝人間」書法展專刊印刷數量稀少,流通不廣,以致鮮少被知曉賞閱。編輯《寫藝人間--漢寶德談書法藝術》一書,乃將這些難得的作品納入再現,好讓讀者閱讀文章同時欣賞漢先生如形、如意、如畫的書法。



      2014年國立歷史博物館為賀漢先生八十大壽,擬規劃展覽,洽商展覽主題與內容時,他認為建築有賴團隊眾志才能成就,既然是他的展覽,書法十足能代表他個人,所以他屬意舉辦書法展。不過相商之下仍決定以一生不同階段的功績為主從事展覽,從此點足可窺悉漢先生晚年寄情於書寫的深厚情懷。漢先生勤於書寫,爾今至少尚留存有九百餘幅作品,衷心深切地盼望未來能有機會辦一次漢寶德書法大展,也算是一償他生前之願望,也讓大眾瞭解漢先生如何嘗試、如何努力地寫出了書法新藝境。



      本書編輯過程中蒙宗教博物館范敏貞、台北當代藝術館潘小雪與周文婷、「流變--兩岸院校書法名家聯展」策展人林明美與書法家董陽孜等協助,特表達謝忱!



      繼前一本為漢先生所編輯的書,倏乎相隔四年--漢先生離世竟已四年矣。謹以此書誌念大家深深懷念難捨的漢先生!謹以此書作為漢寶德叢書著作再出發的起點,讓我們得以再炙漢先生如椽巨筆下的思想!

    ?
    黃健敏2018/10/3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