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秘密花園
定價93.00元
8
折優惠:
HK$74.4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漢寶德談美(二版 )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0852011
漢寶德
聯經出版公司
2018年10月31日
127.00 元
HK$ 107.95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570852011
叢書系列:
美術總論
規格:平裝 / 320頁 / 14.8 x 21 x 1.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二版
出版地:台灣
美術總論
分
類
藝術設計
>
藝術總論
>
藝術理論
同
類
書
推
薦
圖解合成器入門
圖解流行•搖滾 吉他大師技法
花繪物語:畫筆下的植物學
Pattern Design圖解圖樣設計
清明上河圖:宋朝的一天
內
容
簡
介
繼朱光潛後的「談美」第一人。
自朱光潛《談美》之後,能中肯針砭台灣社會普遍存在的美學問題,又可為一般人提出可理解與醒悟之途徑的,非漢寶德先生莫屬。這位在建築界享譽盛名的大師說他今生最大的遺憾是沒有從事大眾美育工作,他的〈藝術教育救國論〉一文,不但轟動文壇,更道出他對國人對美體認不足的憂心。如今他更以真摯、懇切的文字,結集成這部「談美」巨著,藉一篇篇生動、啟發人心的散文書寫,引領我們敲開美的大門,學習張開雙眼……
台灣的社會富裕、追逐時尚,然而我們的社會文化卻因為缺乏對「美」的元素的重視,在房舍建築、生活方式與品質的思考上,隨著國際間的交流頻繁與漸次啟發,呈現無法再隱藏的、缺漏的一面。而如果我們這樣的美感有問題,那什麼是正確的呢?作者漢寶德先生以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的寫作功夫,為一般年輕大眾細說從頭,從日常隨處可見杯子器皿到對國家整體發展的影響,皆讓讀著有機會開始動腦思考到底我們週遭出了什麼問題,還是長久以來因襲的想法本身出了問題。作者對家國的憂心情懷亦流露在他貼切而誠摯的文字中。
?
目
錄
藝術教育救國論 (代序)
輯一 為什麼要談美? 我為什麼要談美?
藝術與美之間
好看就是美
美,需要距離嗎?
生命的美感
??????????????????
輯二 先學著張開眼睛 什麼是古典美?
美是精神,不是物質
美育的有效途徑
先學著張開眼睛
西方國民美育的經驗
一脈相承的審美觀
?
輯三 美感不是美學 美與感官
品味與美感
合目的性之美
美感不是美學
美的判斷才需要距離
自然美與大自然的美
恬適生活之美
?
輯四 美要從茶杯開始 美要從茶杯開始
時髦與美感
裝飾是美嗎?
素樸之美
奇與美
?
輯五 抽象美的世界 抽象美的世界
再談抽象之美
意境之美
?
序
代序
藝術教育救國論
俗話說,「賣瓜的說瓜甜」,從事那一行的人總以為那一行對國家社會最為重要,似乎是一個道理。這一方面說明從業者的態度很認真,由於認真才會自重,因為所有的從業者的嚴肅態度幾乎都落實到對人生、社會的使命感。其次,因為認真的從業者過於專注於自己的行業,不免坐井觀天,看不到國家、社會的全面。由於專注過深,有時不免以為少了自己是國家的損失。在外人看來,不無自我膨脹的感覺。
我在文首說這段話,因為我相信讀者看了本文的題目,不免會有同樣的感覺。教育救國論已經顯得有些誇張了,藝術教育在整個教育體系中所佔比重極小,甚至藝術教師們都自以為是教育體系中配角的配角,藝術教育怎麼與救國扯上關係呢?這不是自我膨脹是什麼? 我寫本文,絕對不是故作驚人之語,而是經過近二十年的深思熟慮,深信藝術教育的重要性才落筆的。若沒有國家所面臨的經濟危機,我還是會放在心裡的。
西方產品的內在品質:美感 首先我要指出,我不是教育家,也不是藝術家,更不是藝術教育家。只是我的專業使我對文化與社會的課題發生濃厚的興趣。而直接產生心靈衝擊的就是藝術教育的成效。我自離開東海大學建築系主任的崗位,就對國民美育的重要性有日漸深重的感覺。但是並沒有適當的表達機會。我的體會主要是感覺到國民普遍的美感水準過低,已經影響到國家的發展。可是關涉到國家發展的大題目,那有我置喙的餘地?
記得我第一次公開表達我的想法,是在中興大學理工學院院長任內。羅雲平校長招待工業界的領袖,要我作陪,記不得為什麼需要我說幾句話。我抓住機會表示,希望工業界的發展可以建立在創造與美感上。我國的製造業要能具競爭力,脫離代工的卑微地位,非把基礎建立在全民美育上不可。我當時尚不到五十歲,滿頭亂髮,所以說這些話得不到任何回響是很自然的。後來教育部要我籌備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我也曾向當時的次長施啟揚表示,我的興趣在藝術教育。也沒有得到正面的回答。經過若干年的博物館的籌備工作,執掌教育部的朋友們似乎都知道我對藝術教育的興趣。但他們誤以為我所說的藝術教育是指專業藝術教育,那就是我奉命籌備台南藝術學院的原因。因此我實在是一個嚮往於全民藝教工作而不得其門而入的人。藝術教育既不是我的專業,又一直擺在我的心裡。直到退休之後才花比較多的時間做具體的思考。
做為一個建築師,中年時遍遊歐洲先進國家,感受到他們在環境與日常器物上的美感是普遍的,其水準為我們所遙不可及。為什麼?是一直縈繞在我腦中的問題。我們曾經是一個古老的文明國家,有高度的精神文明,何以到今天淪落至此?這是我對文化感到興趣的原因。
首先那是因為上百年的現代化運動把古老的價值推翻了。累積了千年以上的生活文化完全成了骨董,已經為我們的現代生活所拋棄。我們要從頭開始,學習西方文明,古老的生活文化只能參考而已。開始時只有拚經濟,要想辦法戰勝貧窮與飢餓,逐漸與西方的生產方式接軌。
自設計專業者的觀點,發現西方的產品有一種內在的品質是我們所做不到的,那就是美感。他們的美感從那裡來的?是自西方文明傳承下來的嗎?我開始是這樣相信的。西方自文藝復興以降,五百多年的不斷續傳統似乎應該是西方民族氣質的根基。我當時認為,歐洲在十八世紀發生的工業革命很圓滿的接續了他們的人文傳統,融為今天我們所看到的西方文明。 藉藝術教育使國民擁有審美能力 那時候,我主張推動大眾藝術教育,也就是美育,是想以教育的手段接上西方文明的精神生活品質。可是要怎麼做,並沒有明確的看法。所以我很希望教育部交付我一個任務,研究美育推行的有效途徑。我的想法未被接納,只好去籌劃自然科學博物館,就利用這個機會去推動藝術與科學的結合。我要求科博館除了普及大眾科學外,要成為一個美的殿堂,使來館的群眾感染到美的氣息,進而提高他們審美的動機。過了幾年,我發現這個「潛移默化」的辦法需要漫長的時日,解決不了急切的問題。
這時候,我國經濟快速成長,已經到了發展的瓶頸。朝野上下因國家富裕而極度重視,我卻覺得如果我們的精神生活品質與財富不成比例,前途是堪虞的。台灣不能只是一個代工的次工業國家。怎麼尋求突破呢? 我再到西方經驗中去找。我隱約的知道,西方列強在十八、九世紀有教育救國的觀念。我查資料,才知道他們在藝術教育,也就是他們稱為公學校的「圖畫」課上,曾下過很大的功夫。西方國家人民有今天的素質,除了有深厚的傳統之外,是經過教育的努力得來的。
工業革命本來是在英國產生的,照說歐洲的現代化應該以英國為領袖才是。可是當時的情形並非如此。在市場上法國很明顯的領先。今天我們所熟悉的世界博覽會,是從十九世紀開始的,其目的就是使工業國家把產品集中在一起,互相比較、切磋,以求進步。一八五一年在倫敦舉辦了博覽會,海德公園的水晶宮就是當時的會場。這個博覽會使英國人大感困窘,因為英國的工業產品被視為低俗、粗鄙,無法與法國或德國的產品相比。 會後引起英國政府與學術界的反省。這就是著名的,由摩里斯(William Morris)發起的藝術與技藝運動(Arts & Crafts Movement)。在教育上,加強公立學校的圖畫課教學,使國民普遍擁有審美的能力,與從事工業生產的準備,成為一種國策。學術界的羅斯金(John Ruskin)批評工業產品的粗陋,懷念中世紀手工藝的美質,對於工業產品的提升有促進的作用。自此我才明白,西方現代工業產品的水準不是由西方傳統自然傳承而來,他們同樣面對產業轉型的問題。為了克服轉型期的困難,他們求助於藝術教育。這是因為中世紀到文藝復興,在風格上雖有所改變,但都是熟練的工人的手工藝,供奉貴族階級之用。而工業化之後,則為機器大量生產供大眾之用。在一九二○年代,德國的包浩斯(Bauhaus)正式把手工藝的品質統合到機器工業之前,歐洲在大眾教育上已經努力了近一個世紀了。
圖畫教育有意想不到的妙用 美國在十九世紀末葉也已經工業化,但其產品完全沒有競爭力,無法進入歐洲市場。而英國經過近半世紀的努力,情況已大有改善。一八六七年巴黎的世界博覽會上,美國人如大夢初醒,新英格蘭的紡織品擋不住歐洲產品進入美國市場。他們開始向英國學習,才發現英國人的祕密武器就是在公立學校中提供圖畫教育。先設立藝術師範學校,培養專職藝術教師。一八七○年,麻省通過了圖畫法案,超過五萬人口的市鎮,對成年男女及兒童實施強制性的圖畫教育。開始了美國往後幾十年的與歐洲競爭的藝術教育發展史。
當科技發達時感性的需求也大幅提高 「圖畫」這樣在今天看來很幼稚的藝術,怎能擔得起那樣的重任呢?它確實曾經使德國產品領先歐洲各國,是各國在產品品質競爭上的國力基礎。「圖畫」就是drawing,這個英文字有兩個意思,一是徒手畫freehand drawing,就是用鉛筆寫生,畫自然界美麗的東西。因為要逼真,要美,所以可以訓練觀察力,同時提高審美的能力。在徒手畫中,西方美學重要的比例觀念就學到了。二是用器畫,就是使用尺子與圓規畫的圖案。這種圖畫有些近似工程圖,在這種課程裡,可以學到認識工程圖樣,學習圖案中的秩序、規律,變化中有統一的美感,近似今天的平面設計。
在今天,我們已不承認這些是藝術教育的內容,我們想到的是貴族式的文化生活素養。在當時,他們把教育分為紳士的教育與國民的教育,我們所談到的內容是他們國民教育中的藝術教育,在他們看來,這就是以救國為目的的藝術教育。在我大體上了解了歐洲與美國十九世紀藝術發展的情形後,才明白為什麼西方國家有普遍的審美素養,有較高的產品設計能力。他們花了至少一個世紀,通過國民教育來完成這一轉型的過程,實在值得我們參考。
美國的藝術教育到二十世紀二○年代後開始進入另一個時代,也就是自由發展的時期。而在同時期的德國則有包浩斯的成立,結合了藝術與設計的教學,把工業產品的藝術化推上高潮,造就了德語國家幾十年工業藝術界領先的地位。到了二十世紀中葉以後,美國在這方面大幅落後於歐洲,只能在大眾化的文化產業上具有領導地位。美國雖然在八○年代後現代藝術與設計風格出現後,才以新的面貌領先歐洲,但整體說來,在生活相關的藝術上,仍然落後歐洲甚多。品味高雅的人士仍以使用歐貨為多。
我國現代化以來因為沒有經過這一段轉型的過程,在創造與美感兩方面都屬於第三等國家,遠不如美國。因此經濟的發展建立在廉價勞工的代工工業上。什麼時候我們才能成為具有創造力的,有自己風格,受世界先進國家尊敬的新興工業國家?
在過去有科學救國論,今天則盛倡知識經濟,都是從科學發展來強化國力的觀點。在今天的科技時代裡,這是無可爭議的。然而只講科學是不夠的。當科技發達的時候,感性的需求也大幅提高,因此談到所謂文化創意產業,實在是一種感性經濟。自此角度來說,這是一種藝術救國論,實不為過。 藝術教育與科學教育同樣重要 為了推動文化創意產業,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個別振興方案是成不了大事的。我們不但需要一些創意的產業計畫,更需要一個全國性的藝術教育計畫,把全國國民的視覺品質提高到先進國家的標準。換言之,我們需要成為一個具有藝術素養的國家。人人都有創造與審美的能力,也有欣賞的眼光。
有人說,我們的國家太小,市場狹窄,不足以發展有創造性的產業。自歐洲的例子來看,這是不正確的。台灣的面積狹小是不錯的,但以人口來說,則超過歐洲很多國家,是北歐國家瑞典的三倍。為什麼瑞典可以支持創意性產業而台灣不能?如果台灣的二千三百萬人都有高水準產品的需求,其實市場是很大的。以此為基礎向世界推展,一定可以如瑞典的工業一樣走上國際市場。
問題是我們的國民只有極少的一部分具有審美的水準,這少部分的人都是外國產品的顧客。使大部分的國民具有一定的藝術素養需要普及的教育,而且要自師資的作育開始,很多人認為國家等不及。可是如果認識了藝術教育與國家發展的關係,與科學教育有同樣的重要性,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政府一定會想出有效率的辦法,在最短的期間內實現國民藝術教育普及的政策。如果認為需要的時間太長,應該了解過去我們已浪費太多時間了。今天不做,明天會後悔,一旦下定決心,再遲也不過十年八年,快則三年五年即可見效。然而遲疑不肯下手,很可能會被大陸超前,到時候,再懊悔也來不及了。問題是,我們的政府認識藝教對國家的重要性嗎?
?
書
評
其 他 著 作
1.
漢寶德談美(聯經50週年經典書衣限定版)
2.
繆思談片:漢寶德三談博物館
3.
繆思意境:漢寶德再談博物館
4.
如何培養美感(二版)
5.
金玉藝采:漢寶德談文物
6.
歲月意象:漢寶德續談文物
7.
保存生活:漢寶德談鄉土與藝術
8.
邁向繆思:漢寶德談博物館
9.
寫藝人間:漢寶德談書法藝術
10.
設計型思考(二版)
11.
給青年建築師的信(二版)
12.
文化與文創
13.
漢寶德:境象風雲.寫藝人生
14.
倚窗細吟建築
15.
建築.歷史.文化:漢寶德論傳統建築
16.
東西建築十講
17.
生活美學理念推廣系列叢書2(共七冊不分售)
18.
建築.生活容器: 漢寶德談台灣當代建築
19.
築人間:漢寶德回憶錄<全新增訂版> Memoirs by Pao Teh Han
20.
建築母語:傳統、地域與鄉愁
21.
漢寶德建築行 A Journey of Architecture with Han Pao-Teh
22.
設計型思考
23.
美感與境界:漢寶德再談藝術
24.
人與空間的對話:漢寶德看建築
25.
漢寶德的人文行腳
26.
建築的精神向度
27.
漢寶德談藝術
28.
漢寶德歐洲建築散步
29.
漢寶德談美
30.
給青年建築師的信
31.
中國的建築與文化
32.
築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