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比利戰爭【完整新譯本】
  • 定價117.00元
  • 8 折優惠:HK$9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來不及美好

來不及美好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4795604
郭強生
天下文化
2018年10月26日
120.00  元
HK$ 102  






ISBN:9789864795604
  • 叢書系列:華文創作
  • 規格:平裝 / 256頁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華文創作


  • 文學小說 > 華文創作 > 散文











    青春太美,不能遺忘,獻給走過青春的我和你



      ★《何不認真來悲傷》、《我將前往的遠方》之後,

      郭強生交出了「人生私散文」第三部曲──告別青春之作。




      台灣中生代小說家郭強生,從大學時期出版第一本小說之後,至今寫作不輟。小說一直是他的創作主力,直到二?一四到二?一五年間,受邀為中國時報人間副刊「三少四壯集」撰寫專欄,他開始了散文創作。



      「過了四十歲之後,寫作對我來說,就是面對自己。」郭強生在人生半百之際,以回顧自己的生命,剖析真實自我為創作主題,寫成「人生私散文三部曲」,從而為他開啟了另一個寫作巔峰!



      《何不認真來悲傷》叫好又叫座,一舉獲得當年度開卷好書獎、金鼎獎、台灣文學金典獎三大獎。



      「人生私散文」系列是深刻而動人的作品,首部曲《何不認真來悲傷》以「悲傷」貫穿;二部曲《我將前往的遠方》圍繞著「孤獨」;第三部曲《來不及美好》則關於「告別」,與過去的時代、青春告別──



      那是台灣經濟起飛的年代,閃亮、輝煌、繁花似錦……

      這是一個屬於五年級的年少紀事,夢幻、騷動、風花雪月……

      青春換不惑,滄桑見真純。

      四十年的更迭起落,

      讓一整個世代終於懂得了,

      收藏與告別,

      傳承與自省。



      讓我們跟著郭強生,翻身成一尾斑斕的熱帶魚,

      游進西門町,游到曼哈頓,

      游回童年,游向昨日,

      不再回頭。



      青春早已劃下句點,只缺一個告別。

      告別童年

      告別舊友

      告別往昔

      告別情人

      告別遺憾

      告別那年夏天……

    ?


     





    序曲 走向我,走向你

    ?

    Part I?? 曲終人未散

    呼叫,時光

    出入記憶

    尋人啟事

    男女合班

    國語課

    淡淡三月天

    旗袍往事

    反共年代

    ?

    Part II?? 說不出的告別

    茶樓一九七○

    歲月如歌

    卡帶一九八○

    青春作伴西門町

    慈悲之淚

    荼蘼一九九○

    重回母校

    ?

    Part III?? 我的鄉愁我的夢

    那年夏天

    他方

    如夢

    國境之西

    報告學長

    還想再聽一回

    記得?難得?捨得

    ?

    後記 來不及美好









    走向我,走向你




      我不知道自己到底幾歲?



      昨天我還是文壇新人,今天大家都對著我喊「老師、老師」。上週我才為沒有結果的初戀落淚,今天我卻在擔心即將孤老一生。去年我還牽著父母的手到巷口的小麵館吃餛飩,今年我已找不到路。



      也許我六十好幾了,暈黃的記憶如夢似真。



      小時候每回生病都被父母毛毯一裹,登上搖搖晃晃的三輪車,將油布簾子放下。從縫隙中我看見三輪車夫的背影,朝左朝右有韻律地踩著踏板。



      路上總是靜靜的,忘了上油的輪子嘰嘰滾著。小兒科診所有種日據時代的風情,牆上掛滿日本藥廠送的風景月曆與和服美女圖片。診所外有一條大水溝,沒生病的孩子可以在溝裡捕到小魚。



      也許我快要十八。夜裡枕著自己的胳臂,看見百葉窗射出的條紋陰影打在牆上,在陰藍藍的夜色汩汩滲進的初秋,我輕聲哼起一首悲傷的情歌,發誓再不要、再不要只為了一次目光的交錯,而讓自己陷入這樣惱人的失眠。



      •••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小時候心裡只會記掛著農曆新年,穿新衣新鞋領壓歲錢。二十多歲離家,海外十年徹底洗淨了這個節慶的熱鬧記憶,華人們還是會在日曆上標出這個日子,但最後都學會了壓抑住那樣的思鄉情緒,看著春節來,靜靜等它走。



      回國之後才發現,春節在台灣都淡薄了,情人節耶誕夜跨年才是鬧熱滾滾的重頭戲。西洋節日愈來愈鋪張,粽子月餅愈來愈寂寞。



      無論如何,清明節卻是不能取代的。總盡可能空出時間,在這一天到供著母親的廟裡上柱香,在牌位前靜坐一會兒,告訴她我都好。



      一格格的骨灰塔位,有的已換上了新的緞帶花,表示親人來過;另外同樣的那幾格門上,繫著依然還是那一束早已褪色塵封的別離。



      無心瞟見上層貼滿了祝福小卡片的某扇門格,發現其中暗藏的小故事,一時間眼熱不能自已。



      親愛的豆豆,我好想你。二○○四

      親愛的豆豆,已經十五年了,我還是依然愛你。二○○五



      另一張卡片上出現不同的字體寫著:



      小亭,感謝妳這麼多年來對豆豆的深情,張伯伯張媽媽祝福妳,也希望妳能早日找到屬於妳的幸福。二○○五



      故事停駐在這個時間點,十餘年的魂縈夢牽,究竟是如何收場的,不再有線索。小亭走出了情慟?還是不忍心讓老人家繼續為自己仍是孤家寡人而感覺虧欠?



      或者,老人家已經不在了?斷線……



      是不是一個句點?只能說,答案藏在每個人對愛不同的認知裡。



      •••



      渴望愛與被愛的年紀,以為戀愛會帶自己到一個不知名卻有歸屬感的所在。又用了二十年才證明了一件事,初戀竟然不是發生在自己生長的地方,其實是一種悲哀。



      午後陽光閒閒,去洗衣店取回襯衫三件長褲一條,如此家常的平凡,沒有讀書也沒寫稿,光是去洗衣店取衣就足以讓人覺得這一天成就了什麼的天氣。



      轉進巷子,檳榔攤阿伯低頭攪拌一盆紅紅石灰,電晶體收音機一旁開著,很老很老以東洋腔翻唱的閩南語歌曲,小水紋般抖在黏黏的熱空氣裡。



      童年記憶一股腦全炸開。



      我停下步子,對著某個應該出現、卻從未出現過的情人低聲說:這種情調,很台,很民國六十年,喂,你記得這種午後的感覺嗎?



      沒有人回答。



      不可能再回到初戀的年紀,至少回到了兒時的城市。



      然後我繼續走。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