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秘密花園
  • 定價93.00元
  • 8 折優惠:HK$74.4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和大師聊哲學:我的中國哲學入門

和大師聊哲學:我的中國哲學入門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7355447
張曉東
財經錢線文化有限公司
2018年10月19日
153.00  元
HK$ 130.05  






ISBN:9789577355447
  • 叢書系列:一般叢書
  • 規格:平裝 / 274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一般叢書


  • 人文史地 > 哲學 > 中國哲學 > 概論











      中國的儒學從漢代開始就已經不是先秦的諸子百家中的儒家了,而是融合了各家的精華,代表著整個中國哲學。



      成為中國哲學、中國文化的代名詞,儒學之所以生命力強大,在於它的不斷包容、吸收、傳承與發展,中國哲學有很強的超越性、思辨性和科學性。讀《易經》能讀出君子,也能讀出小人,學中醫能出大家,也能出騙子。哲學能為封建統治所用,也能為現代民主社會所用。

    ?


     





    第一章 ?易經?: 超越時空的哲學001

    第二章 老子: 天道與人德037

    第三章 莊子: 逍遙與齊物063

    第四章 周禮: 儒家的發源089

    第五章 孔子: 仁禮合一101

    第六章 孟子: 仁義之道115

    第七章 荀子: 儒法融合141

    第八章 董仲舒經學: 天人感應161

    第九章 東漢緯學: 以緯闡經179

    第十章 魏晉玄學: 儒道佛同臺競技191

    第十一章 朱熹理學: 儒道佛的融合213

    第十二章 王陽明心學: 良知就是天理239

    第十三章 孫中山現代儒學: 中西文明的融合255



    ?









      伏羲一畫開天,創建了? 易經? 為中華文明創建了超越時空的哲學。



      禮從夏商逐漸發展起來,周公制定的周禮標誌著禮到周代趨於完善。



      禮代表中華民族進入了更文明的階段。



      諸子百家,所謂百家,不過一家,不過是從不同的角度觀察世界,都是從大道之源、群經之首?易經? 中開枝散葉而來。



      諸子都是「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究天人之際,就是認識宇宙和人生的道理;通古今之變,就是通達古今所有人的各種理解以及經驗;最後成一家之言,融匯當前局勢,創立自己的學說?。



      老子對?易經? 解釋得最好,並把天道推廣到人事社會。



      莊子繼承老子思想,逍遙灑脫,認為萬物齊一。



      孔子為周禮注入「仁」。



      孟子發展了「仁」,提出了「義」, 創立了「仁義之道」。



      荀子融合了儒家和法家。



      董仲舒進一步把?易經? 中的陰陽五行引入儒學。



      玄學試圖把道家和儒家融合。



      理學把儒、道、佛的精華融為一體。



      心學把天理和人心,客觀和主觀統一起來。



      現代儒學則把儒學和西方民主思想融為一體。



      中國的儒學從漢代開始就已經不是先秦的諸子百家中的儒家了,而是融合了各家的精華,代表著整個中國哲學,成為中國哲學、中國文化的代名詞,儒學之所以生命力強大,在於它的不斷包容、吸收、傳承與發展。



      中國哲學有很強的超越性、思辨性和科學性。



      讀?易經? 能讀出君子,也能讀出小人。



      學中醫,能出大家,也能出騙子。



      哲學能為封建統治所用,也能為民主社會所用。



      不能因為使用者的不同而?棄中國哲學。



      孫中山是立德、立功、立言的不朽人物。他具有遠見卓識,知道中國哲學是中國的根和魂,並不因為時局的變幻而動搖對中國文化的信心,始終如一地支持儒家哲學。



      近代中國落後於西方,儒家思想和中國文化一再被貶低,以至於很多人已經忘卻了中國哲學。



      孫中山將儒學現代化,讓人們看到了儒學的魅力,看到了儒學在民主社會的風采。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馬克思主義實際上也在不斷中國化,也就是與中國傳統思想和文化緊密結合,為謀求振興中華、提升民眾幸福、開創大同之世而奮鬥。



      中國哲學不只是適合中國人的哲學,也是中國智慧為世界做出的貢獻。



      中國哲學適合應用於全世界,未來的中國哲學必將走向全球,優秀的中國哲學在未來必將光芒萬丈!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