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忘我神學:基督信仰與中西思潮

忘我神學:基督信仰與中西思潮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1985923
林鴻信
校園書房
2018年8月01日
417.00  元
HK$ 396.15  






ISBN:9789861985923
  • 叢書系列:神學人
  • 規格:精裝 / 928頁 / 16 x 23.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神學人


  • 宗教命理 > 基督教 > 神學/教義學

















      如史詩般壯闊的神學對話三部曲



      對許多基督徒來說,「理性」和「忘我」常常是對立的。一個忘我的人似乎就得放下自己的理性,一個訴求理性思考的人似乎永遠不能忘我。然而,以兩大冊《系統神學》廣受海內外華人信徒矚目的神學家林鴻信卻認為,「理性」和「忘我」並非對立,相反地,一個真正捨己忘我的人,是可以理性地意識到自己的不足,進而跳脫以自我為中心的侷限,將生命更加完全地交託在上帝手裡。



      《忘我神學》的出現,正是為了完整闡述這種「忘我」思想。全書架構主要分為三個部分:在卷一裡,作者以西方十八世紀啟蒙運動揭開序幕,康德首先發難,用「理性」充填火藥,開出「啟蒙運動」的第一槍,在人類蒙昧黑黯的歷史夜空裡,劃出一道燦爛的花火!然而,提醒在使用理性的同時,還需喚起神聖意識,藉由對神聖超越者的覺醒引發尊崇敬畏與信靠倚賴,方能放手忘我地跳脫在有限自我當中打轉。



      進入卷二,以點與線的概念,論及個體與群體之間的張力,個人成長過程非常需要發展「個體我」,好平衡歷史傳統對「群體我」的過度強調;然而,仍應注意個人主義可能帶來自我概念的擴大而造成危機。而本卷諸多神學大師的生命之掙扎、困頓與躊躇,就是一部充滿著溫情與敬意探究人論──人何以為人──的佳作。



      最後的卷三,落葉隨風的意象呈現風主動而葉被動的光景,亦即上帝主動而人被動,人愈處於忘我狀態則愈能經歷聖靈大風的吹拂帶領,必須信靠交託才能承載神恩而自由飛翔。本卷另有驚喜的亮點,作者期盼與傳統中國文化──儒家、老莊、佛教禪宗的寶貴智慧對話產生嶄新視野,例如,莊子指向空靈的自由解脫,從執著自我造成的人籟與地籟之分到達忘我的天籟之境。這與基督教信仰追求的從以自我為中心的人主動轉成以神聖為中心的人被動,實有異曲同工之妙。

    ?


     





    增訂版序

    忘我神學導論�卷一.誰啟蒙誰導論�卷二.點與線導論�卷三.落葉隨風導論



    (卷一)誰啟蒙誰─論啟蒙



    《誰啟蒙誰》第一版自序?????????????????????????????? ?

    第一部分? 基礎篇

    第1章 我們真的啟蒙了嗎??????????????????????????? ?

    第2章 極限意識??????????????????????? ?

    第3章 神聖意識???????????????????????? ?

    第4章 誰啟蒙誰????????????????????????? ?

    第5章 兩百年間??????????????????????????? ?

    第6章 啟蒙再思???????????????????????????? ?

    第二部分? 對照篇

    第7章 落實人間??????????????????????????? ?

    第8章 宗教辯證

    第三部分? 應用篇???????????????????????????? ?

    第9章 無我之境????????????????????????????? ?

    第10章 忘我自由????????????????????????????? ?

    第11章 人有多大?????????????????????????? ?



    (卷二)點與線─論人



    《點與線》第一版自序

    第一部分? 基礎篇

    第1章??? 上帝形像:點與線

    第2章??? 面對你的我:人是主體

    第3章??? 故事裡的我:人是主題

    第4章??? 點與線範例一:唯獨在?裡面──奧古斯丁的靈魂探索之旅

    第5章??? 點與線範例二:信仰群體理想──潘霍華的中心與界限

    第6章??? 想與說

    第二部分? 對照篇

    第7章??? 人的天命?? ?

    第8章??? 向內向外

    第9章??? 回憶盼望

    第三部分? 應用篇

    第10章??? 理想現實

    第11章??? 一切更新

    第12章??? 歷史傳統

    ?? ?

    (卷三)落葉隨風─論忘我



    《落葉隨風》第一版自序

    第一部分? 基礎篇

    第1章? 落葉隨風

    第2章? 無我忘我

    第3章? 自由真諦

    第二部分? 對話篇

    第4章? 性善性惡

    第5章? 耶佛無我

    第6章? 前世今生

    第三部分? 人物篇

    第7章? 道德宗教:趙紫宸

    第8章? 信仰文化:梅監務

    第9章? 土地與人:馬偕

    第四部分? 應用篇

    第10章? 生態寰宇

    第11章? 割捨放手

    第12章? 反璞歸真

    ?





    增訂版序



      這一套三部曲原以「忘我之域系列」在二○○八年由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道風書社)出版,主要來自筆者於二○○一?二○○ 七年間在學術會議或期刊陸續發表的專文,當時在整理出版期間,發現大約可以分成三個主題,於是修改增補連結整合,期待不只是成為三本「論文的合集」,而是成為一部「套書」,包括:「論啟蒙」的《誰啟蒙誰》、「論人」的《點與線》以及論「忘我」而嘗試以中國文化呈現基督教信仰的《落葉隨風》。



      出版後歷經十年,書中思想繼續成長發酵,有些融入了筆者於二○ 一七年出版的《系統神學》(上、下冊),於今從這更大的整合回顧此三部曲,亦即從「系統神學」的角度來看「忘我之域」,深深覺得應當把書中思想做更具整體性的連結。由於看見在三部曲當中有一個共通的主題「忘我」,於是著手增訂,主要目標是形成更加清晰明確的一冊具有三卷的《忘我神學》,盼能引導讀者進入忘我的神學反思。



      主題「忘我」是針對人生而具有強烈的自我中心意識,以致經常陷入被自我形像遮蔽而難以認識真理的困境:卷一「論啟蒙」突顯人如何跌落以自己為啟蒙者而他人為被啟蒙者的迷障,終究無法親身經歷到被啟蒙光照;卷二「論人」關注的是,自我中心意識若非表現在極端個體主義者所放大的孤立個體,就出現在伸張群體之「大我」的自我中心形式中,以致自我陷入孤單隔離或被大我奴役壓制;卷三「論忘我」則嘗試解決上述困境而放下自我,為了避免那放下自我的我反倒形成具有更強烈自我意識的我,除非人由主動徹底地轉向被動,如落葉般地被風吹拂隨風而去。



      從筆者神學思想的形成順序來看,「忘我之域」是在「系統神學」形成前的醞釀,而「忘我神學」則是在「系統神學」形成後的重述。 德國學者阿斯特(Friedrich Ast, 1778-1841)提出詮釋學循環(the Hermeneutical Circle),他基於精神世界的整體性,主張個別作品只是反映整體的部分,而且部分與整體間的關係是和諧的,於是了解部分之前必先了解全部,了解全部之前必先了解部分。1 這意味著,當了解部分越多時,了解整體就越多;當了解整體越多時,了解部分就越多。從「忘我之域」可以更加了解「系統神學」,而從「系統神學」則可更加印證「忘我神學」;「忘我之域」醞釀「系統神學」,而「系統神學」則詮釋「忘我神學」。



      本書除了〈增訂版序〉之外,在進入卷一?卷三之前增添全書的〈忘我神學導論〉,幫助讀者一窺《忘我神學》全貌;接續其後的是各卷導論:〈卷一(誰啟蒙誰)導論〉、〈卷二(點與線)導論〉、〈卷三(落葉隨風)導論〉,提供讀者從整體的視野觀看部分的位置,而從部分的了解形塑整體的輪廓。除了循序漸進,在讀完四篇導論再進入卷一?卷三內文之外,三卷作為忘我神學整體的部分,分別從不同的視野與角度豐富了整體的內涵,因此讀者亦可先透過〈忘我神學導論〉掌握全書脈絡, 再來決定要先從哪一卷的導論與內文開始閱讀。比如說,若以卷二當作出發點,就是先了解人論,再往前或往後地延伸閱讀。希望每一位讀者,都能在這趟「忘我」之旅中,發現各種慢讀品嘗的方式。



      另外,原香港道風版各分冊〈自序〉,在增訂版改為〈《誰啟蒙誰》第一版自序〉、〈《點與線》第一版自序〉、〈《落葉隨風》第一版自序〉,分別置於各卷內文的一開始以發揮引言功能,也保留一些當時成書過程之蛛絲馬跡,若有與原貌出入之處,皆有標註說明。請讀者注意的是,各卷的第一部分基礎篇呈現該卷的基本論述,而後的對照篇(對話篇、人物篇)是這些論述的延伸、展開,最後的應用篇則把前二者落實處境以實踐運用作為總結。



      至於原先的文章排列順序,由於各有其前後脈絡,而且各篇文章在發表時又各自有其行文處境,除了必要校訂外並未做太大的更動,只有少數章題做了一些修改。值得提醒讀者的是,原本道風版第二冊〈第二章點與線〉為筆者寫作《系統神學》裡人論的部分來源,因此增訂版做了一些調整:為了避免重複而不再收錄原〈第十一章 男女性別〉;另外整合了原第一、二章為〈第一章 上帝形像:點與線〉以及原第六、七章為〈第七章 人的天命〉;新增兩篇專文為〈第四章 點與線範例一:唯獨在?裡面—奧古斯丁的靈魂探索之旅〉和〈第五章 點與線範例二:信仰群體理想—潘霍華的中心與界限〉;不過全書各卷文章順序仍按照基礎篇、對照篇、應用篇的編排順序。



      對於部分的了解可以提昇對整體的了解,而對整體的認識則可加強對部分的認識,本書的撰寫過程也印證了這樣的觀點。書中材料主要來自各篇論文,這些文章合組形成三本書,而這三本書又共同組成「忘我之域系列」,這個系列提供了寫作《系統神學》的材料,而《系統神學》全書的眼界又提昇了對這系列的了解而增訂成《忘我神學》,整個過程宛如拼圖,從寫作單獨的文章出發到整合各篇文章拼組成書,每篇文章各自在不同位置分屬不同部分而扮演不同角色,直到形成全書主題—「忘我神學」之下的不同章節,終於整合成全書《忘我神學》。



      但願每一個人的人生在上帝國裡的追尋也是如此,從點、線到面,從分散到聚合,從部分殘缺不全到整體畫面似隱若現,而曉悟原來一切零碎的片段都是組成榮耀壯觀的上帝國畫面所不可缺少,所有的加起來就是這麼美妙,這麼美妙!

    ?
    林鴻信

    主後二○一八年六月於嶺頭 ?




    其 他 著 作
    1. 睿智雞精(1):深度靈修操練
    2. 睿智雞精(1):深度靈修操練
    3. 跨文化視野中的人文精神:儒、佛、耶、猶的觀點與對話芻議
    4. 基督教倫理學
    5. 與馬偕同遊淡水的綠波蕩漾:馬偕新觀
    6. 神學旅人:神學人的朝聖之旅
    7. 莫特曼神學:上帝的應許是人類的盼望
    8. 系統神學(上、下冊)
    9. 基督宗教思想史(下)
    10. 基督宗教思想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