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比利戰爭【完整新譯本】
定價117.00元
8
折優惠:
HK$93.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金融機構操作風險的度量及實證研究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7355133
宋坤
財經錢線文化有限公司
2018年10月12日
133.00 元
HK$ 113.05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577355133
叢書系列:
一般叢書
規格:平裝 / 224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一般叢書
分
類
商業理財
>
經濟/趨勢
>
金融
同
類
書
推
薦
風險治理與社會韌性:張士傑風險管理專欄文選(II)
風險治理與社會韌性:張士傑風險管理專欄文選(Ⅰ)
金融機構法令遵循概要(2022年版)
會計的世界史:財報就像一本故事書,看記帳如何改變全世界,左右全球商業與金融發展(二版)
數位金融永續發展
內
容
簡
介
本書針對中國金融機構的特點和操作風險小樣本的特徵,分別用改進的POT模型、貝葉斯法和信度模型三種度量技術,分析商業銀行的操作風險損失數據,以期透過有效度量達到精確控制和管理操作風險的目的。
本書共分七章。第一、二章交代了研究背景、各國監管部門針對操作風險出台的相關規定、研究意義、技術路線,並對國內外業界和學界度量操作風險的研究現狀進行比較。第三章對比三類主體金融機構的操作風險暴露和特徵,得到了金融機構面臨的操作風險在本質上是相同的結論。第四章用損失分布法來度量操作風險,借助於WinBUGS軟件採用馬爾科夫蒙特卡羅模擬方法來解決小樣本問題。第五章用變理論對閾值位置進行定位以準確獲取閾值。第六章利用以貝葉斯馬爾科夫蒙特卡羅模擬方法為基礎構建的Buhlmann-Straub模型,得到每家金融機構下一年信度風險暴露量的估計。第七章總結了研究結論,並提出建議及未來方向。
?
目
錄
1 引言/ 1
1. ?1 操作風險的危害、各國的重視與對其進行度量的意義/ 1
1. ?1. ?1 三類金融機構近年發生的操作風險大案/ 1
1. ?1. ?2 國內外對操作風險監管的重視/ 3
1. ?1. ?3 操作風險度量在風險管理中的重要意義/ 6
1. ?2 研究內容與技術路線/ 7
1. ?3 研究方法/ 9
1. ?4 貢獻與創新/ 10
1. ?4. ?1 對三類金融機構操作風險本質的探討/ 10
1. ?4. ?2 對損失分佈法中小樣本問題的修正/ 10
1. ?4. ?3 對POT 模型中閾值確定問題的修正/ 11
1. ?4. ?4 用信度模型解決內、外部數據混合問題及預測單個金融機構次年的損失量/ 12
1. ?5 小結/ 13
2 文獻綜述/ 14
2. ?1 操作風險概念性的文獻綜述/ 14
2. ?1. ?1 三類金融機構風險劃分的文獻綜述/ 14
2. ?1. ?2 操作風險危害性的文獻綜述/ 15
2. ?1. ?3 操作風險界定和影響因素的文獻綜述/ 16
2. ?2 國內外金融機構操作風險度量現狀的評述/ 17
2. ?3 定性度量方法概述/ 19
2. ?3. ?1 關鍵風險指標法/ 19
2. ?3. ?2 基於內部控制的自我評估法/ 20
2. ?3. ?3 流程分析法/ 20
2. ?3. ?4 情景分析法/ 21
2. ?3. ?5 繪製風險圖法/ 22
2. ?4 定量度量方法概述/ 22
2. ?4. ?1 兩大類度量模型評述/ 22
2. ?4. ?2 自上而下度量方法及評述/ 24
2. ?5 度量方法之數理統計法對損失數據要求的評述/ 27
2. ?6 度量方法之簡單合併整個行業損失數據的文獻回顧與評述/ 28
2. ?6. ?1 巴塞爾委員會提出的三類度量方法/ 29
2. ?6. ?2 損失分佈法的文獻回顧與評述/ 30
2. ?6. ?3 極值理論法的文獻回顧與評述/ 33
2. ?6. ?4 其他模型的文獻回顧/ 35
2. ?7 度量方法之將外部損失數據處理再合併的文獻回顧與評述/ 37
2. ?7. ?1 簡單合併內、外部損失數據存在問題的文獻回顧與評述/ 37
2. ?7. ?2 外部數據調整合併入內部數據的方法的文獻回顧與評述/ 38
2. ?7. ?3 用信度模型整合外部數據的文獻回顧與評述/ 38
2. ?8 小結/ 39
3 度量三類金融機構操作風險的理論鋪墊/ 41
3. ?1 金融機構的風險概述/ 41
3. ?1. ?1 風險概述/ 41
3. ?1. ?2 商業銀行面臨的風險/ 42
3. ?1. ?3 投資公司面臨的風險/ 44
3. ?1. ?4 保險公司面臨的風險/ 45
3. ?2 對操作風險的重新界定/ 47
3. ?2. ?1 從損失計量的角度對三類金融機構操作風險的定義/ 47
3. ?2. ?2 對三類金融機構操作風險特點的歸納/ 49
3. ?2. ?3 從風險成因的角度對三類金融機構操作風險的分類/ 52
3. ?2. ?4 從業務條線的角度對三類金融機構操作風險的分類/ 55
3. ?3 對三類金融機構操作風險源的探討/ 57
3. ?3. ?1 組織結構風險源/ 57
3. ?3. ?2 業務流程風險源/ 60
3. ?3. ?3 信息系統風險源/ 64
3. ?3. ?4 從業人員風險源/ 65
3. ?4 對三類金融機構操作風險本質特徵的分析/ 69
3. ?4. ?1 我國商業銀行操作風險暴露及特徵分析/ 70
3. ?4. ?2 我國投資銀行操作風險暴露及特徵分析/ 74
3. ?4. ?3 我國保險公司操作風險暴露及特徵分析/ 75
3. ?5 操作風險度量要求/ 76
3. ?5. ?1 操作風險度量的目標與基本原則/ 76
3. ?5. ?2 操作風險的度量基礎/ 77
3. ?5. ?3 度量結果的復核與報告/ 77
3. ?6 小結/ 78
4 小樣本下基於損失分佈法對操作風險的度量/ 79
4. ?1 ?巴塞爾資本協議? 提出的操作風險度量模型/ 79
4. ?1. ?1 基本指標法/ 79
4. ?1. ?2 標準法/ 80
4. ?1. ?3 高級計量法/ 81
4. ?2 損失分佈法/ 84
4. ?2. ?1 損失分佈法概述/ 84
4. ?2. ?2 本章模型的假定與說明/ 86
4. ?3 貝葉斯分析/ 88
4. ?3. ?1 貝葉斯方法概述/ 88
4. ?3. ?2 MCMC 模擬/ 91
4. ?3. ?3 本章模型的貝葉斯推斷/ 94
4. ?4 實證分析/ 96
4. ?4. ?1 選擇損失強度與頻率分佈/ 96
4. ?4. ?2 確定先驗分佈中超參數/ 97
4. ?4. ?3 參數的后驗估計/ 98
4. ?4. ?4 MCMC 收斂性診斷/ 100
4. ?4. ?5 操作風險要求資本量的度量結果/ 104
4. ?5 小結/ 105
5 以變點確定閾值的POT 模型對操作風險的度量/ 106
5. ?1 極值理論與POT 模型/ 106
5. ?1. ?1 極值理論/ 106
5. ?1. ?2 POT 模型/ 110
5. ?1. ?3 基於POT 模型計算操作風險的資本要求/ 111
5. ?2 POT 模型閾值的確定/ 112
5. ?2. ?1 常見的閾值確定法/ 112
5. ?2. ?2 基於變點理論的閾值確定法/ 113
5. ?3 POT 模型參數的估計/ 116
5. ?3. ?1 用MLE 法估計參數/ 116
5. ?3. ?2 用ISE 法估計參數/ 116
5. ?4 實證分析/ 117
5. ?4. ?1 閾值的確定/ 118
5. ?4. ?2 參數的估計/ 121
5. ?4. ?3 操作風險要求資本量的度量結果/ 123
5. ?5 小結/ 123
6 基於MCMC 模擬的信度模型對操作風險的度量/ 124
6. ?1 信度模型/ 124
6. ?1. ?1 信度模型的適用性/ 124
6. ?1. ?2 信度模型概述/ 125
6. ?1. ?3 Buhlmann-Straub 模型/ 126
6. ?1. ?4 本章對Buhlmann-Straub 模型的解讀/ 128
6. ?1. ?5 基於Gibbs 抽樣的MCMC 模擬/ 129
6. ?2 本章模型的構建/ 130
6. ?2. ?1 損失次數的模型構建/ 130
6. ?2. ?2 損失金額模型的構建/ 131
6. ?3 實證分析/ 131
6. ?3. ?1 損失事件發生次數的校正/ 132
6. ?3. ?2 次年損失金額的度量/ 135
6. ?4 小結/ 148
7 研究結論、主要觀點、政策建議及未來方向/ 149
7. ?1 研究結論/ 149
7. ?2 主要觀點/ 152
7. ?3 政策建議/ 154
7. ?4 未來研究方向/ 155
參考文獻 / 157
附錄 / 169
?
序
序
面對瞬息變化的外部環境和日益激烈的行業競爭格局,無論是在金融體系中處於主導地位的商業銀行還是傳統的非銀行金融機構,都不可避免地面臨越來越複雜的挑戰。因為操作風險廣泛存在於金融機構的每一經營環節,事關金融機構的內部控制結構,其發生機制和控制方法等均具有與其他風險不同的鮮明特點。面對損失加劇、危害日趨嚴重的操作風險,金融監管部門和金融機構均愈加重視對操作風險的防範。目前,國外理論界與實務界都在積極研究操作風險的管控技術與方法,以期達到有效識別、準確度量和嚴格控制的目的。當前我國金融機構對操作風險的管控也越來越重視,雖然研究成果較多,但各有側重點。本書在闡述前人的理論和方法上不求多求全,而是結合作者近年來研究的心得,力求內容新穎和實用。
本書的第一、二章交待了研究背景、各國監管部門針對操作風險出抬的相關規定、研究意義、技術路線、創新點,並對國內外業界和學界度量操作風險的研究現狀進行比較。第三章對比三類主體金融機構的操作風險暴露和特徵,得到了金融機構面臨的操作風險在本質上是相同的結論。第四章用損失分佈法來度量操作風險,借助於WinBUGS 軟件採用馬爾科夫鏈蒙特卡羅模擬方法來解決小樣本問題。第五章用變點理論對閾值位置進行精確定位以準確獲取閾值。第六章利用以貝葉斯馬爾科夫鏈蒙特卡羅模擬方法為基礎構建的Buhlmann-Straub 模型,得到每家金融機構下一年信度風險暴露量的最優無偏估計。第七章總結了研究結論,並提出政策建議及未來方向。
由於本書介紹了較新的理論和方法,再加上作者能力所限,書中難免存在不足之處,殷切希望廣大讀者不吝賜教、批評指正。
?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