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陪爸媽安心到老:醫療決策、長照資源、陪伴技巧,一本完解不慌亂

陪爸媽安心到老:醫療決策、長照資源、陪伴技巧,一本完解不慌亂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9670517
張曉卉,康健雜誌編輯部
天下生活
2018年10月24日
127.00  元
HK$ 107.95  






ISBN:9789869670517
  • 叢書系列:健康人生
  • 規格:平裝 / 272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健康人生


  • 心理勵志 > 生死醫病











      「中年以後,只有隨時準備與生命共存亡的人,才有能力、有活力地活著。」

      ──心理學大師卡爾•榮格




      衰老和死亡是一條單向道,沒人可以真正準備好

      嬰兒潮世代逐漸老去,子女愈生愈少

      你可能必須獨自面對父母的老、衰、死




      提早「知老」、「認老」、「備老」

      必要時讓你不致慌亂、不知如何是好

      多一分了解,就多一份心安和坦然

      何況照護父母,也是為照護明天的自己,預做準備!



      ▌下列一種狀況就足以讓子女焦慮爆表 ▌

      □爸媽經常合併多種疾病,到底要看哪一科?

      □爸媽的「老毛病」會不會造成長期失能?

      □爸媽開刀出院後,回家怎麼照顧?怎樣避免復發或感染?

      □爸媽臥床該如何預防褥瘡?

      □永遠覺得照顧工作做得不夠,該怎麼放輕鬆?

      □管子要插還是不要插?哪些治療該做或不該做?

      □生命末期到底會出現什麼徵兆?怎樣知道哪一刻才是「最後一刻」?



      還在拚事業、帶小孩的你,是不是發現,爸媽白髮愈來愈多、手腳不靈活,甚至在醫院各科門診間「周遊列國」?無論你是要照顧80、90歲爸媽的「嬰兒潮世代」,還是承接嬰兒潮養護責任的30∼50世代,都應該要了解哪些疾病會造成父母失能,避免惡化、盡量維持父母的日常自主活動能力。



      萬一需要開刀住院,也要了解住家附近有哪些照護資源可以運用、爸媽返家後該怎麼照顧;假如真的到了「大限之日」,透過本書,可清楚知道生命末期的徵兆,讓家人在心理層面和身後事皆有所準備,不會因慌亂忘了跟摯愛好好說再見!



      康健編輯團隊針對子女最在乎的失能照護問題,到父母臨終前的準備事項,彙整最新資訊:

      (一)如果病痛找上父母,如何照顧、維持體能,並讓他們還能自理生活;當父母輕、中、重度失能,找對資源,減輕照顧壓力;失能前期如何妥善照顧、安心陪伴不心累的實用資訊。



      (二)為父母預約、準備一個美好尊嚴的善終。如果生命走到盡頭,親情緣分將抵達終點,如何陪伴為爸媽走向最後旅程,怎樣說再見,讓逝者、生者都無怨、無悔、無憾?



    本書特色

      

      ★馬上懂!照護圖解彙整重點要訣,讓照顧工作事半功倍。

      ★超好找!本書彙整相關政府部門的醫療、照護資源,路徑清楚,讓你找資源不再心累累!

      ★很實用!實用指南,囊括就診知識、身心狀態檢測、照護技巧、社會資源等,做好全方位照顧。

      ★請專家!編輯團隊採訪全台專家的寶貴建議,讓你輕鬆學會判斷關鍵徵兆,掌握爸媽健康狀況。

      ★揪感心!名人分享過來人經驗,真實故事激發你用不同角度思考醫療和生命的本質。



    專業推薦



      老年醫學、安寧緩和專科醫師�TEDxTaipei講者 朱為民

      台灣在宅醫療學會理事長�都蘭診所所長 余尚儒

      台灣首位日本認證納棺師(生命禮儀師) 許伊妃

      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理事長 郭慈安



      人口老化和少子化,每個家庭都會面對照顧分工議題。如何當一位聰明照顧者,維護自己的支持系統,確保心愛的家人有生活品質,善用資源、學習照顧、翻轉概念,已成為21世紀必備的行動。強力推薦這本書帶給大家的新知。──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理事長 郭慈安



      超高齡時代,沒有人是局外人。尊重自主,在宅善終,相信是每個人最終的期盼。

      面對生命的衰老、失能與死亡,學習介入與放手,做好準備,是所有家庭的功課。

      感謝康健出版整理這本實用的工具書,協助你我家人,順利達到生死兩相安。

      ──台灣在宅醫療學會理事長�都蘭診所所長 余尚儒



      (以上依姓名筆劃排序)

    ?


     





    推薦序1 陪父母老去,是通往生命智慧的祕密通道

    推薦序2 照護自己,也就是疼愛家人

    ?

    Part 1 當父母失能,如何妥適照護

    序 章 未雨綢繆,創造父母晚年尊嚴

    第1章 這5種狀況,適合帶爸媽看老年醫學科

    實用指南 全台老年醫學科醫師彙整

    第2章 可能造成父母失能,需要長期照護的疾病

    實用指南 哪些症狀不能拖,趕快掛急診?

    第3章 年過80能不能開刀、做化療? 做對醫療決策,治病不受苦

    第4章 關鍵3問,為長輩一次買對長照險



    〔父母失能 照顧篇〕

    第5章 安心出院備忘錄,全家不慌亂

    第6章 照顧爸媽好累 「隱藏版」資源神救援

    實用指南 照顧爸媽,除了醫師外,你一定要認識這6個人!

    第7章 請外勞、家人照顧,還是送機構?

    實用指南 申請各縣市長期照顧服務流程

    第8章 4方法,找到好外籍看護

    第9章 4步驟,幫長輩選到優質安養機構

    實用指南 有用的醫療或社會資源

    ?

    〔父母失能 陪伴篇〕

    第10章 當爸媽倒下,照顧責任怎麼分攤才不會翻臉?

    第11章 照顧不是愈努力愈好,放輕鬆才能長久

    第12章 愛,有時要忍住不出手

    實用指南 正確選手杖

    實用指南 在床上用餐

    實用指南 褥瘡怎麼預防?

    實用指南 臥床正確擺位

    實用指南 協助翻身正確姿勢

    實用指南 協助從床上起身

    實用指南 協助從床上移位

    實用指南 協助上下樓梯

    Sharing 周貞利的故事 照顧重度失智的父親和婆婆,我甘願

    ?

    Part 2 為父母預約一個美好尊嚴的善終

    第13章 正視、面對、準備父母的死亡

    第14章 認識預立醫療自主計畫(ACP)與不施行心肺復甦術(DNR)

    第15章 DNR疑問,一次講清楚

    ?

    〔陪伴父母走過生命最後的旅程〕

    第16章 談死觸霉頭?老人家其實沒在怕

    第17章 拚多活兩天、還是拚尊嚴?

    第18章 生命末期,哪些治療該做?哪些該停?

    第19章 如果生命留不住,要在家還是醫院劃下句點?

    第20章 告別那一刻:臨終症狀與處理方式

    Sharing 小野的故事 與死生同行後我知道,愈老愈要愛世界

    Sharing 王宏育的故事 就算我是醫生,面對父親過世照樣哭得唏哩嘩啦

    Sharing 楊秀儀的故事 陪伴父親最後的63天

    Sharing 台大醫院金山分院的故事 居家安寧療護,圓滿長者在家往生的心願

    ?

    結語 照顧父母就是照顧明天的自己

    附錄 最新老人福利與照護資訊

    ?





    序章 



    未雨綢繆,創造父母晚年尊嚴




      人到中年,總在不經意中發現雙親已經是「老人」了。就算目前父母尚健康,為了他們晚年的生活品質與尊嚴,應該提早思考與準備照顧計畫。



      日本知名作家曾野綾子在《中年以後》書中提到,中年以後面對的大問題是照顧父母。



      曾野綾子是獨生女且單親,由母親撫養長大。大學四年級就結婚,畢業後寫小說成為暢銷作家,為趕寫稿件根本無暇顧及家事,只好「利用母親」,接她過來住在同一屋簷下、有獨立衛浴設備的房間。母親是家事高手,也為能派上用場,幫女兒操持家務、照顧孩子而頗有成就感。



      曾野綾子30多歲時,65歲公婆從另外一個縣市搬過來變成鄰居。「我贊成公婆住在附近,其中一個理由雖是『利用』,但只讓自己的母親住附近是不公平的,外子有個姊姊,已經嫁人。在日本由長男照顧父母是傳統觀念,而且我想偷懶。」原因是,婆婆有支氣管擴張症宿疾,有時會因咳血昏倒,需要安靜休養。



      以前沒有住在一起時,每逢婆婆發病,曾野就得做些菜過去探視,往返外縣市要花不少時間,相當辛苦。自從買下隔壁房子,和公婆屋簷距離1公尺,曾野綾子發現,「真的方便極了。」例如,公婆年紀愈長愈喜歡吃香魚,但身體衰弱逐漸無法外出用餐,若有朋友送來新鮮香魚,就可以很快做好讓他們品嚐香噴噴的料理。



      曾野綾子誠實地說,「從那以後,我一點一滴地做,隨性地、偷工減料地,總之,總算保住工作,也盡到看顧母親、公婆的責任到最後。我下定決心不捨棄公婆和母親,誓言大家要生活在一起。」



      從相處中,曾野體認到為雙親的幸福所花的錢是有效、也是很好的盡孝道方式。「為這個家換新電燈泡、更換紙拉門的紙……我在意的是如何用愉快心情維繫這個家。」公婆各自節省,有少許存款。她和先生儘量配合公婆健康狀態,不干涉老人家生活,偶爾送幾道菜過去,在冰箱補給一些食材,找人全天照護,就應付過來了。



      曾野說,她看過和公婆更溫馨相處方式,子女不需要有經濟能力,只需要陪老人家聊天喝茶、親子相聚,一起享受撒下牽牛花種子的時光就好了。溫柔地詢問:「感冒好一點沒?」對雙親而言,就是最大歡愉。「我因為忙碌無法盡到完全地噓寒問暖,但也沒有棄公婆於不顧。大部分人應該都是過這種中庸平和的生活吧。」



      生活怎麼過都好,中年以後應該想:用什麼方式照顧雙親才合適。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旅居日本多年,對日本長照現況觀察深入的《年邁父母長期照護》作者林正儀建議,當父母一天天老去,子女應該未雨綢繆思考:



      • 兄弟姊妹間曾談過照顧爸媽的問題嗎?誰可以帶頭討論?



      • 爸媽有哪些保險?保險公司名稱、投保項目?



      • 如果爸媽年老,逐漸失能,想在哪裡生活?想與誰住在一起?



      • 萬一父母病倒,需要長期照護,他們會希望誰來照顧?能接受外人照顧嗎?



      • 若是父母需要長期照護,兄弟姊妹如何分擔費用?遠在他鄉的手足,如何幫忙?



      • 雙親中若有一人先走,另一半想要跟誰、住哪裡?



      • 父親、母親對預立醫療自主計畫(ACP)的看法?意即若接近生命終點,對醫療的延命處置,如插管、電擊、呼吸器的看法如何?會想要拚到最後一口氣、還是比較傾向接受安寧緩和療護?



      • 父母對自己的身後事,如告別式、安葬方式地點,是忌諱不談,還是早就準備好了?



    推薦序1



    陪父母老去,是通往生命智慧的祕密通道




      老去,其實是兩個字組成的,「老」和「去」。



      我的父親在去年過世了。這些日子,回顧父親的老去,我發現我跟家人共同經歷了一個非常辛苦、神祕、旁人難以理解,但卻又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世界。



      父親老去的開端,是跌倒。



      正如《陪爸媽安心到老》書中所述(見第2章),跌倒最常見的地方,是在家中客廳。那天清晨,媽聽見「咚」一聲,從房間跑出來看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81歲的父親倒在地上。



      事後回想,為什麼爸會跌倒?是頭暈?貧血?視力不良?藥物?地上有雜物?無論怎麼想,都已經來不及了。



      急診室檢查,是腦出血。腦出血的治療分成兩種,開刀和觀察。因為爸年紀大了,開刀風險高(見第3章),神經外科醫師評估後,決定採取觀察的方式,希望血塊慢慢吸收消退。



      很幸運地,血塊慢慢消退了。但不知是因為傷到腦部,或是在醫院躺太久,爸失能了,而且有輕度失智,大小便失禁、無法自己站起來,更別說是走路了。



      我身為家中獨生子,跟媽討論之後,決定要請一名外籍看護照顧爸爸。怎麼請?一點頭緒也沒有。好不容易經朋友介紹找到了仲介公司。還記得那天晚上,我跟媽看著公司寄來的幾張履歷表,上面除了照片外全是印尼文,一個字也看不懂。我們忐忑不安:萬一請回來的外籍看護不適合,怎麼辦(見第8章)?



      幸好,越洋而來的妮亞溫柔又貼心,我跟媽一步步把照顧的技巧慢慢教給她:怎麼翻身、怎麼擺位、怎麼協助移位、上下樓梯,方法跟《陪爸媽安心到老》提到的幾乎一樣。有她在,爸的照顧愈來愈上軌道。



      有一天我回家的時候,發現餐桌上擺著兩張「預立安寧緩和意願書」(見第14章),一張簽著爸的名字,一張有媽的簽名。我問媽怎麼了,她說:「我問過你爸,真的要走了,你爸跟我不想要太痛苦。」我點點頭。



      爸那時簽的意願書,在去年發生了效用。他走的時候,身上除了點滴,什麼管子都沒有。輕輕鬆鬆,乾乾淨淨(見第20章)。



      在父親過世近一年後,我接到為這本書推薦的邀請。來回細細翻閱,我發現,書中的內容,幾乎都是我們全家經歷過的。對一般民眾來說,如果在家人的「老」和「去」之前就有這些觀念,我相信,「陪爸媽安心到老」,在台灣這個高齡社會,將不是一句口號。



      誠摯向大家推薦這本書。


    老年醫學、安寧緩和專科醫師�TEDxTaipei講者 朱為民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