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電的旅程:探索人類駕馭電子的歷史過程

電的旅程:探索人類駕馭電子的歷史過程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4713510945599
張大凱
天下文化
2018年9月10日
150.00  元
HK$ 127.5  






ISBN:4713510945599
  • 叢書系列:科學文化
  • 規格:平裝 / 253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科學文化


  • 自然科普 > 物理/化學 > 物理/化學理論











      台灣是電子產業王國,但說到電子產業發展的故事,大家可能都不是那麼熟悉。這本書要帶你走過整趟旅程,讓你認識人類史上充滿了戲劇化的電子變遷,其中有偉大的科學家、工程師,有傑出的企業家,也有唯利是圖的銀行家。



    聯合推薦



      美國Incubic創投基金創始人Dr. Milton Chang(張茂德博士)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行政總裁 張念坤博士

      國立清華大學電機資訊學院院長 鄭克勇博士

      台積電研究發展資深副總經理 蔣尚義博士

      國立臺灣大學校長 李嗣涔博士

      前美國Lattice半導體公司董事長兼總裁 Cyrus Tsui(徐英駿)

      香港中文大學工學院院長 汪正平博士

    ?


     





    推薦序 電磁科技發展的「資治通鑑」 ◎李嗣涔

    自序

    引子



    第一部:電磁時代

    第1章? 電磁科學基礎

    旅程的起點�科學方法�魔術般的靜電�電源的突破�電磁本一家�一代宗師法拉第�絕世奇才馬克士威

    第2章? 電報

    電流傳播訊息�消除時空間隔�智慧財產權紛爭�數位型技術�市場成長與影響

    第3章? 電話

    聲音從電線上傳來�電話創業與泰特•費爾�專利權世紀之戰�類比型技術與音樂留聲

    第4章? 無線電報

    赫茲的傑作�馬可尼與無線通訊�飛越大西洋

    第5章? 電燈與電氣化

    照明系統工程�發電機與馬達�電流之戰�電氣化新氣象�愛迪生、特斯拉與西門子�電磁一百年



    第二部:真空電子

    第6章? 電子真面目

    陰極射線�湯姆森與電子�穿透性的X光

    第7章? 控制電子的基本工具

    愛迪生效應�神奇的第三極�三極管與長途電話

    第8章? 收音機

    1904年聖誕夜�收音機核心技術�RCA與沙諾夫�阿姆斯壯的悲劇

    第9章? 電視機

    技術挑戰�鄉下青年與白俄移民�視頻從空中傳來

    第10章? 雷達

    千里眼�最珍貴的行李�精確的導航定位�微波世界

    第11章? 電腦

    計算機�電子巨無霸�現代電腦的框架



    第三部:固態電子

    第12章? 貝爾實驗室與半導體

    凱利的先見�變化莫測的半導體

    第13章? 電晶體的誕生

    三極體概念�奇特的p-n接面�電晶體技術的突破�蕭克萊最後的微笑

    第14章? 電子工業起步

    分享技術�矽晶登台�初試啼聲�日本先驅

    第15章? 晶片與矽谷

    蕭克萊與八叛徒�平面製程與晶片�快捷與矽谷現象

    第16章? 晶片技術的飛躍

    摩爾定律�晶片記憶體�晶片上的電腦�琳琅滿目的應用

    第17章? 電子產業的變遷

    亞洲來的競爭者�晶片設計電腦化�台灣與晶圓代工�諾宜斯、摩爾與葛洛夫

    第18章? 光電及液晶技術

    發光的半導體�半導體雷射�光纖通訊�液晶顯像

    第19章? 資訊時代與發展前景

    資訊革命�電子產品的模組化�展望未來

    結語

    附錄A? 人物姓名中英對照及生平

    附錄B? 專有名詞中英對照

    附錄C? 參考資料

    ?





    自序



    張大凱




      我們生活在資訊時代,電子技術對日常生活的影響無所不在,現代人雖然享受著電子技術帶來的各種便利與品質的提升,但絕大多數人對電子的歷史所知不多,知道的也只是幾個「點」,如愛迪生發明電燈、貝爾發明電話等。其實電子發展的過程相當戲劇化,令人深思,即使完全沒有技術背景的人也值得一讀。對電子工業有興趣或與電子工業有切身關係的人,電子發展史更是重要。在歷史上發生過的很多事情,到今天仍值得借鏡。知道了電子歷史,學習過程中會更有歷史觀,工作上也更會有歷史使命感。



      我自己是學電子的,一直對電子技術的發展及應用很有興趣。在早期矽谷成長階段自己也有過親身經歷,接觸過不少近代電子工業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人物,所以對這段歷史特別有感覺。十多年來看了不少關於電子歷史的書,近年有了網際網路,資訊更是豐富。絕大多數這方面的書都是傳記式的,作者用詳細的資料介紹一個發明家和有關發明的過程,都很有價值。不過在發明成功後,書也就結束了,很少繼續探討發明對市場的形成及社會的衝擊,更沒有展現歷史的連續性。這些書看得多了,有時字裡行間可以覺察到很多表面看來似不相連的發明,其實背面是有密切關係的。從這個角度去觀察電子技術發展過程,富有價值,也別饒韻味。由此可以更清晰的看到重要發明的前因後果。很多一直不懂或沒有想到過的事情,常會因此而恍然大悟。於是我心中存了一個念頭,想把電子歷史上的故事融會貫通起來,加以解讀,再把這些想法與大家分享。



      多年來雖有寫書的心,但工作繁忙,沒有機會,只好空閒時繼續看相關的書,廣集資料,努力思考,當作嗜好。兩年前退休後,屬於自己的時間多了,有心開始寫書,想把電子的歷史從古希臘一直寫到現在。等到把大綱整理好後,心中不由得又猶豫起來,因為內容的面太廣,敘述的時間軸又長,再加上人物眾多、關係複雜。我的目標是寫一本可讀性強又可普及的書,所以篇幅有限,自己不能確定能否寫得好。不過我九十五歲高齡的父親不斷鼓勵,認為這些知識和深度的想法對很多人會有價值,尤其是今日中國的年輕人,所以最後決定盡力一試。宗旨是把持著歷史的大方向,著墨於重大發明的來龍去脈與影響,包括對主要人物的描寫。嘗試把很多大家已經知道的「點」,合乎邏輯的連成「線」及「面」。書中還選用了很多珍貴的歷史照片,圖文並茂,使讀者對重要人物與技術有更深刻的感受。在選擇及解讀資料時,主觀因素及疏漏難於避免,但內容上力求準確、平衡。衷心希望讀者看後會有所收穫,也有所啟發。

    ?
    2010年12月於加州千橡城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