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成為賈伯斯:天才巨星的挫敗與孕成
  • 定價217.00元
  • 8 折優惠:HK$17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水污染防治原理與時實務

水污染防治原理與時實務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5635381
溫清光,張智華
國立成功大學出版中心
2018年9月07日
227.00  元
HK$ 204.3  






ISBN:9789865635381
  • 規格:平裝 / 552頁 / 17 x 23 x 2.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專業/教科書/政府出版品 > 地球與環境科學類











      本書由淺入深解說水體或流域水污染防治所需具備之知識、調查方法、管制規劃、控制策略與應用工具,兼具原理與實務內容,適合大學相關課程與水污染防治從業人員參考。



      全書由水污染防治的基礎與流程介紹開始,進而到水文水力的概念,逐漸深入至水質水量的調查與污染負荷推估;最後,針對現今國內水污染現況與用水需要,說明廢水處理方法,受污染排水或河水再淨化及水體內水質淨化方法等控制技術,並分析比對美日對污染源的管制歷史和方法,以作為台灣污染管制之參考。



    ?


     





    導讀



    1 水污染防治概論

    1.1 水污染防治的定義

    1.2 水污染防治的過程

    1.3 水污染防治規劃內容

    1.4 國家推行污染防治時應考慮的因素



    2 水文及水力基本概念

    2.1 水文循環

    2.2 河川流量

    2.3 水文事件發生的機率

    2.4 河川水力學

    2.5 降雨逕流量模式

    2.6 廢水河川排放與混合長度

    2.7 感潮河段水力現象特性



    3 水質

    3.1 傳統性水質參數

    3.2 傳統之物理性水質參數

    3.3 傳統之化學性水質參數

    3.4 生物性污染物

    3.5 微量有害污染物

    3.6 水體用途分類及其水質基準

    3.7 各種用水水質標準

    3.8 河川水質指數

    3.9 水庫、湖泊水質優養之評量方法

    3.10 水體底質



    4 水體水力與水質調查

    4.1 河川調查前的準備

    4.2 水體流量測量方法

    4.3 流量直接量測法

    4.4 流量測量─流速面積法

    4.5 感潮河川水力調查

    4.6 河川水質調查

    4.7 湖庫水質調查

    4.8 海灣水質調查

    4.9 水質自動監測

    4.10 遠端水質觀測技術

    4.11 調查數據之評估、統計與解釋



    5 污染負荷調查與估計

    5.1 點源產生污染負荷

    5.2 排出污染負荷

    5.3 流達污染量的調查與推估

    5.4 事業廢水污染量調查

    5.5 非點源污染

    5.6 非點源污染負荷的調查

    5.7 非點源污染負荷的估計方法

    5.8 非都市區非點源負荷估計方法

    5.9 市區非點源污染負荷之估計方法

    5.10 湖庫底泥與內部負荷調查



    6 水污染控制方法

    6.1 點源污染源頭控制

    6.2 點源廢水之處理

    6.3 廢水、污水再淨化

    6.4 廢水再利用

    6.5 非點源污染之控制法

    6.6 湖庫水質改善策略與方法



    7 水質模式及其應用

    7.1 模式簡介

    7.2 污染物傳輸模式

    7.3 水質模式選擇及分析程序

    7.4 承受水體水質模式(以WASP為例)

    7.5 集水區管理模式(以暴雨逕流管理模式SWMM為例)

    7.6 全流域性模式(BASINS)



    8 水污染管制

    8.1 污染源的管制方法

    8.2 美國水污染防治的演進與策略

    8.3 日本水污染管制方法

    8.4 台灣水污染管制方法

    8.5 水環境容量

    8.6 總量分配



    附表

    參考文獻

    索引

    ?





    導讀



      根據我國《水污染防治法》施行目的「為防治水污染,確保水資源清潔,以維護生態體系,改善生活環境,增進國民健康」,作者將其解讀為「透過水污染防治策略的實行來管理水質,使水質能符合所有用水對象之有利用途 (beneficial uses)」,為達成此目的而需具備的專業知識即為水污染防治,本書主要目的是協助大學環工�水利�土木科系學生與水污染防治工作者了解此專業知識之原理,以及相關實務工作的推動方式。



      陸域表面水體在形成或傳輸過程中受到人為污染及自然作用的影響,造成物質與能量的介入,也構成了水的化學、物理及生物特性,這些特性統稱為水質。水質優劣取決於水中生物之生存需求與人類使用目的,例如水中溶氧太低魚類無法生存、灌溉用水鹽度太高會影響作物產量與土壤品質、湖水混濁或水色不佳會降低遊憩意願、水庫有機物太多會提高飲用水含致癌性消毒副產物的風險。水污染改變了天然水質,水質受損需藉由流入水體污染負荷之「控制」或「管理」手段予以改善。末端水處理科技的演進雖使人類能以高級處理技術降低飲用水安全風險,但需耗費龐大的成本且僅能獲取極少的可用水量,並不是一種永續的作法;況且,對河川及湖庫等表面水主要利用者如生態、水生物及農產養殖而言,要利用水處理技術將其水質控制到合乎使用需求也不是一種務實的手段,因此,環境工程除了水處理外,水污染防治的原理與實務也是環境工程師不可不了解的一門學問。



      水污染防治包含水污染源頭的預防與後端的處理,是以各種產生端、排出端及流達端的水污染控制方法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達成流入水體污染負荷減量與水質改善的目標。因此,本書第一章〈水污染防治概論〉,先講述水污染防治的定義及過程,簡介水體的污染來源、污染負荷的控制目標與方法及防治工作的規劃步驟。本書後續章節採先原理後實務方式編排,並以污染源為因水質為果的因果關係進行鋪陳。首先,污染物透過排放口或水循環過程進入水體,因水力條件的差異而使污染物有不同的傳輸方式,並使水體產生不同的水質時空分布與反應條件,為使後續科學調查與控制實務能正確的執行,本書第二、三章著重於與水污染有關之水文與水力,以及各種水質參數與其機轉原理之說明,以利讀者了解污染物的傳輸過程與水質反應。為完整理解前述章節內容,作者建議讀者曾修習大專以上物理、化學、生物、水文學及流體力學等相關課程。若以本書做為相關科系教材,建議對象為大二以上學生。



      了解前述概論及原理之後,本書逐步導入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執行方式。第四章講述水體水力與水質調查方法;第五章說明內生及各種外來污染負荷(點源、類點源及非點源)之調查與估計;第六章則介紹各種污染源的減量技術,其中包含廢水處理後再回用的技術。若以本書做為相關科系教材,建議對象為大三以上,曾修習給水工程、廢(污)水處理或衛生工程之學生。



      在水污染管制策略擬定與防治工作正式實施前,需評估水體涵容能力、解析污染負荷進入水體後可能造成的水質問題、以及透過污染負荷的削減可使水質達到何種程度的改善,方能建立具體可行之規劃方案。因此,本書最後兩章乃整合水污染防治原理與實務,第七章〈水質模式及其應用〉介紹用以量化污染負荷與承受水體水質間因果關係的數值工具、說明常用水質模式的原理,以及協助實務工作者選用適合的水質模式套裝軟體進行水污染防治規劃;第八章〈水污染管制〉,簡介台灣與美、日先進國家的水污染防治策略與演進、行政管制方法與案例,並說明以環境容量為目標的水污染管制原理與邏輯、執行步驟與方法。除了教學外,第七、八章也適合在顧問業、政府及學界從事水污染防治實務工作者閱讀。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