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當你拿著這本解題書的同時,要恭喜各位,代表著你看書已經看完一個段落(不論看得多看得少,多不一定贏),眼前也已經到達上榜前的最後一哩路,鼓勵大家把它走完,讓這場深陷泥淖的旅行劃上一個強而有力的完結。
筆者曾經落榜兩次,第一次,在大學階段不知天高地厚跑去創業,根本沒好好唸書所以落榜,無法怨天尤人只能怪自己;第二次,我告訴自己這次一定要上榜,因此筆者屏除所有可能會妨礙自己唸書的事情,修習完畢所有研究所課程、結束創業、搬到清幽的三峽閉關,發瘋似的地準備國考,但人生就是這樣,總會開一些不好笑的玩笑,讓你苦笑不已:當年,筆者仍差一點點的分數落榜。第三次,也是給自己的最後一次,準備過程中有許多辛酸苦辣不值道哉,但心情卻是異常平靜,一天一天靜靜的讀書,然後今日可以站出來,分享這趟不順利的考試故事給各位。
筆者認為國家考試最痛苦的地方是考生像陷在一攤深不見底的泥濘中,不論你多?努力爬、多麼用力唸書提升自己,可能完全感覺不出自己是否真正「往前踏出一步」。「原地踏步」的錯覺,是心理上最難以克服的痛。但筆者以過來人的身分告訴大家,當你拿起這本書、或是任何一本解題書,這是一個練習如何輸出的重要過程,你要相信自己已經有實力了,這個實力能夠被充分輸出,就能上榜。
提筆寫序的當下,台灣正籠罩著本年度最嚴厲的一波寒流當中,台北氣溫低到7 度,而筆者相信不論是在準備研究所或國考的考生仍然是奮勇向前的,這個溫度對考生來說不算什麼,反而可能是心裡更寒冷。而筆者人剛好在胡志明市避冬(不要打我),看著熙熙攘攘的機車穿梭城市,充滿活力的人群讓我感覺就像在家鄉台灣一樣。在胡志明市沒有什麼豔遇,不過有碰上一位美麗的女性,她在越南從事房地產五年了,說著流利到筆者自嘆弗如的英語,與她聊天時她說:「現在對我來說是最好的時代。」「我一天工作19 個小時,犧牲健康、犧牲愛情、犧牲與家人陪伴的時間,我拼命工作,現在的我賺錢很快。」
這句話讓筆者思考良久,對於考生而言,門檻新制、錄取名額限縮、考題型態改變,甚至是公司法大修法等不利條件接踵而至,可以說是最壞的時代。但是轉念一想,在功利的國考中,這句話就送給辛勤的考生們:「在最壞的時代裡,讓時代來成就我們吧。」
果殼 筆
2018.02.02 寫於胡志明市房間書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