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這就是韓非子(二版)

這就是韓非子(二版)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3921141
秦榆
海鴿
2018年9月01日
107.00  元
HK$ 85.6  






ISBN:9789863921141
  • 叢書系列:古學今用
  • 規格:平裝 / 352頁 / 17 x 23 x 2.2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二版
  • 出版地:台灣
    古學今用


  • 人文史地 > 哲學 > 中國哲學 > 先秦諸子

















      ■《韓非子》——現代企業評價最高的「人性管理學」!

      《韓非子》是一部帝王書,在這本書中,春秋以來的法家思想得到高度的融合和創造性的發展,它勸誡帝王什麼事應該做,什麼事不應該做,宗旨只有一個:大到天子,小到諸侯,如何才可以雄踞君主之位,不發生動搖,並且避免自己身亡國滅。這樣一來,自己的命令才會有人服從,權力才能有效行使,進而實現自己的宏圖大業。



      ■《史記•韓非列傳》:「韓子引繩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極慘礉少恩。」

      法家是保持統治者地位和權勢的核心所在,因此在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法家思想不僅沒有消失,反而在封建統治者的權術和謀略中,不斷被運用。韓非受到法家前輩的影響,吸取和綜合他們思想的精華,成為法家學派的最傑出代表,並且形成法、術、勢統一的理論體系,在中國歷史上具有深遠的影響。



      ■精闢語譯、原文釋評、經典案例,輕鬆讀懂《韓非子》!

      韓非的法家智慧雖然已隔千年,但是對當今時代來說,依然有借鑒意義,尤其是用人和管理方面更是如此。本書以精闢語譯加上原文釋評,同時輔以經典案例,對《韓非子》進行詳細解釋與深刻剖析,並且收錄《韓非子》最重要的幾篇——〈初見秦〉、〈存韓〉、〈難言〉……使讀者徹底領悟韓非的哲學思想和管理智慧!



    ?


     





    前言

    第一章:法家學派與法家智慧

    第二章:精明為人,積極處世

    第三章:韓非的心計謀略

    第四章:得人才者得天下

    第五章:讓下屬甘心為你服務

    第六章:統御臣民,富國強兵

    第七章:韓非的說話藝術

    第八章:成事在人

    第九章:韓非的防小人術

    第十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附錄:《韓非子•初見秦》《韓非子•存韓》《韓非子•難言》

    《韓非子•愛臣》? 《韓非子•主道》

    ?





    前言



      春秋戰國時代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特殊的時代,其特殊之處就在於出現百家爭鳴的盛況,思想異常開放、活躍。在這段並不算太長的時間裡,出現老子、孔子、墨子、韓非等一大批極為深遠的影響中國的思想大家,他們的智慧和思想,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中,不斷沉澱和演化,成為中國文化的最重要的源頭和起點。



      由於歷史的特殊背景,百家爭鳴的盛況只存在於那段歷史時期中,封建王朝的統一,註定要對思想開始實行控制,從漢朝開始,儒家思想逐漸成為統治者的首選,這個選擇便影響以後中國的歷代王朝,也影響中國人的性格。



      中國歷代統治者在坐穩江山後都非常尊崇儒家,但是「五百年必有王者興」的歷史鐵律註定改朝換代的必然,在一個新的王朝建立的初期,舊的秩序被打亂,新的秩序尚未建立,在這種歷史背景下,儒家的思想和手段顯然已經不堪使用,中國思想的另外一支「潛流」——法家思想,便在這種特定的時代,更加顯性的重現歷史的舞台。



      實際上,中國歷代統治者的治國方式基本上可以用「外儒內法」概括,儒家是治國的門面和裝飾,法家才是保持統治者地位和權勢的核心。因此,在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法家思想不但沒有消失,反而在封建統治者的權術和謀略中,不斷被運用。



      由於時代的限制,韓非的法家思想和現代的「以法治國」存在本質上的差別,前者的立足點是為君王服務,重在御民和保持統治者的地位和權勢,與今天的依法治國不可同日而語。話雖如此,但是國學大師錢穆在談到如何看待歷史時,有過這樣的說法,即:站在古人立場的「歷史意見」和站在現代人立場的「時代意見」。從現代人的立場出發,我們當然不能接受韓非的一系列與當今時代格格不入的思想,但是當我們站在古人的角度時,我們依然能夠瞭解這位思想大家的智慧所在。「取其精華,棄其糟粕」,一直是現在所提倡的,對於韓非的思想,今天的我們在瞭解的基礎上,應該更加著重其對於現代的意義,尋找其中的積極因素,為我們所用,這才是我們研究韓非的真正目的,也是我們編輯此書的意義。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