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大霹靂時代的產業競合 ?
網路時代的驅動力來自高速電腦運算與資料存儲能力,而這兩種能力都與摩爾定律息息相關。也許您擔心摩爾定律會面臨極限,但我們不難發現,包括雲端服務、車聯網、大數據、AR/VR、人工智慧等多種應用,都在以摩爾定律的速度推進中。我們可以說,此刻的地球,正處於資訊爆炸的大霹靂時代,而從黑洞中傳來了什麼樣的訊息?企業、國家如何在下一個階段的產業競合中取得最有利的地位?
截至2018年年7月中,書中的四騎士,除了Facebook市值約為5,500億美元,其餘三家都超過8,000億美元,Apple甚至被視為地表上最可能挑戰一兆美元市值的科技公司。這些企業主宰了產業標準、用戶行為、大數據,甚至資金,也利用人工智慧,讓生產效率、城市監控功能達到前所未有的境界。
Apple是一家高度垂直整合,能夠優化、差異化產品,讓高端顧客取得極致產品體驗的科技公司。Apple透過這樣的定位,贏取顧客的信賴,並從中賺取高額的利潤。Google則靠多元免費服務,提升用戶體驗,然後在後端精確分析用戶行為,取得廣告商機的大型網路服務商。
Amazon從網路書局發跡,除了電商服務,2017年6月收購Whole Foods之後,更將跨足食品,不僅如此,Amazon擴及藥品配銷也已不是新聞。Amazon無所不在,這也是為什麼儘管Amazon營業利潤率低於其他網路巨擘,市場估值卻依舊名列前茅。
Facebook是一家靠人們的社交行為,提升用戶體驗,並套牢用戶,藉由用戶使用過程,傳遞廣告訊息的數位行銷公司。台灣Facebook的滲透率全球第一,而台灣人口約占全球的0.3%,GDP占了0.65%,估算台灣Facebook的收入貢獻Facebook全球營收的1%。亦即,Facebook一年可以從台灣市場取得約4到5億美元的廣告營收,這個數據可能高於台灣四大報社的廣告營收總額,也意味著Facebook讓我們告別了大眾媒體的時代!
雲端起舞:騎士們無所不在
微軟未能名列四騎士,多少有點遺珠之感。2014年2月,微軟CEO納德拉上任時,微軟股價僅剩20多美元。2018年7月,微軟股價來到105美元,市值離8,000億美元僅一步之遙,微軟已經從以產品營收為主,成功轉型為以服務掛帥的軟體與網路服務業者。
此外,過去亞洲企業專注製造與供應鏈,而美國為主的西方世界,在產業標準、技術創新與需求驅動的結構下引領風騷。過去10年,四騎士這些美系企業引領市場,但隨著時間推移,過度偏重歐美市場的結構出現了經營上的軟肋,亞洲新興市場的角色也開始被重視。
以中國市場為驅動力量的阿里巴巴、騰訊、百度正試圖挑戰美國科技大廠的領導角色。5G將是下一波產業競爭的主戰場。對大多數歐美與中國的領導企業而言,台灣與韓國,可能只是生態系中被期待眾星拱月、負責抬轎的業者,也可能是在關鍵時刻發揮硬體價值的關鍵。
如果世界將因科技、網路而改頭換面,領頭羊必然是太平洋右岸的美國;如果有國家能對美國帶領的方向表達異見,那麼必然來自太平洋左岸的中國。
中國企業步步進逼,美國以Apple、Google、微軟、Amazon、Facebook為首的網路巨擘已經進入全方位戰鬥位置。他們橫跨金融、醫療、汽車、製造,也從人工智慧橫越到大數據,企圖虛實整合、軟硬通吃,而中美企業的對決氛圍,也開始出現在川普政府的貿易政策上。
亞洲製造廠如何對接無限擴張的市場商機?
Alexa、Hey Google等對於智慧語音的發展不遺餘力,也帶動了產業的新風潮,亞洲的硬體供應商更關心智慧語音背後的商機,微機電麥克風的需求,甚至最後的封裝測試都可能會回到台商手上。亞洲的製造廠,現階段當伙伴比較實在,但在多元需求的新市場中,如何以有限的產能追逐無限的商機,將是製造廠最大的考驗。
人工智慧將會無所不在的提供周到服務,雲端服務將會顛覆傳統的系統整合業務,網路巨擘進軍車聯網,傳統車廠將可能會是下一個被顛覆的產業,而進軍東南亞與南亞市場的網路巨擘,來自美國的Apple、Amazon會勝出,還是中國的阿里巴巴、騰訊將成為亞洲市場的主宰?
接下來的競爭,將會是全方位爭取最大綜效的產業布局之爭。美系的網路巨擘,不會僅局限於傳統的虛擬世界之爭,落實到最後一里路的硬體科技,也將成為關鍵環節。
文�DIGITIMES總經理暨電子時報社長? 黃欽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