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比利戰爭【完整新譯本】
  • 定價117.00元
  • 8 折優惠:HK$9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和手機分手的智慧:從此不再讓手機蠶食你的腦神經、鯨吞你的生活──30天作戰計畫

和手機分手的智慧:從此不再讓手機蠶食你的腦神經、鯨吞你的生活──30天作戰計畫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2139103
凱薩琳•普萊斯
許恬寧
大塊文化
2018年7月27日
87.00  元
HK$ 73.95  






ISBN:9789862139103
  • 叢書系列:Smile
  • 規格:平裝 / 188頁 / 14.8 x 20 cm / 普通級
    Smile


  • 心理勵志 > 心理學 > 行為與決策

















      這是一場注意力大戰!

      ──我們愈難專心,就愈有價值$$$



      ◢問題不在於你,而在於你的手機。

      【暫時分開,有益身心!】


      ★為什麼Google不希望你閱讀這本書?

      ★為什麼手機會影響你的記憶力、人際關係和感情?

      ★渴望重新奪回時間、生活掌控權的讀者不容錯過!



      ◢為什麼手機讓我們欲罷不能?

      我們對新鮮感成癮。

      我們是小朋友。

      不一定會得到回應,反而令人上癮。

      我們討厭感到焦慮。

      我們想要被愛。

      我們很懶。

      我們喜歡以為自己很特別。

      我們自療。

      我們害怕獨處。

      小心聰明絕頂的科技專家。



      【警語】我們滑動社群媒體頁面與付出注意力的所有時間,都是在用自己的注意力替別人賺錢。



      ◢書籍簡介

      重拾注意力、思考力、記憶力,

      →擺脫被手機勒索的人生。



      各位是否早上一睜開眼,第一件事就是摸手機?晚上睡覺前,還在看手機?你是否常常拿起手機「瞄一眼」,突然間四十五分鐘就過去了,不曉得時間跑去哪了?你是否想少用一點手機,但除了直接把手機拋出窗外,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如果出現上述症狀,本書是你的救星。得獎記者凱薩琳•普萊斯(Catherine Price)提供簡單實用的計畫,讓我們和手機先暫時分開,理清頭緒後再破鏡重圓。最後的目標是什麼呢?和手機建立起長期的美好關係。



      本書將揭示手機與app是如何設計成使我們成癮的形態。我們花在手機上的時間,讓我們喪失集中注意力、深度思考與形成新記憶的能力。本書帶大家依照自身需求更改手機設定與app,改變周遭環境與心態,同時奪回對線上與線下生活的掌控。



    名人推薦



      ◢「暫停才能長久」推薦

      李偉文 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

      蔡淇華 作家�高中教師

      謝伯讓 認知神經科學�腦科學家

      羅怡君 作家



    好評推薦



      ◢各界讚譽


      「這本小書以深入淺出的方式,指出過度使用智慧型手機帶來的身心健康問題,還提供實用的指南,協助大家在三十天內重新調整作息。這本書來得太是時候了,正是現代人需要的東西。(是真的,我心驚膽顫一口氣讀完後,立刻多預購三本,準備分送給親朋好友。)

      ──莎拉•卡納齊維茲(Sarah Karnasiewicz),《健康》(Health)雜誌



      「……作者普萊斯剖析手機如何影響她自己的個人生活與專業生活,給出實用的建議,教我們和科技產品建立更健康的關係,不再擔心自己淪為被大企業利用的對象。」

      ──Refinery29時尚媒體



      「這是近年來我讀過最重要的一本書,我的生活就此改變。」

      ──莎麗•休斯,The Pool女性平台



      「……近期最重要的新書。」

      ──9Honey網站



      「……書中多管齊下,教我們一步步減少使用手機的時間,改成多做一點自己喜歡的事。」

      ──《書單》(Booklist)



      「重塑舊觀點與舊習慣,才有辦法設計出更快樂的生活。現代生活最需要重新看待的事物,大概就是智慧型手機了。本書作者提供簡單的聰明方法,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與手機的關係。」

      ──戴夫•埃文斯(Dave Evans),《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Designing Your Life)共同作者,史丹佛大學產品設計學程兼任講師



      「這本書是太重要的指南了。套用作者普萊斯的話來講,我們要讓手機再度變回工具,而非誘惑。在這個年代,智慧型手機當道,不斷刺激大腦釋放可帶來愉悅感的多巴胺,以致手機隨便滑一滑,幾個小時就莫名其妙不見。本書非常實用,又好理解,不流於說教,就算是症狀最嚴重的低頭族也有救。」

      ──潘朵拉•賽克斯(Pandora Sykes),記者、《星期日泰晤士報時尚》(The Sunday Times Style)前時尚專題編輯



      「引人入勝、趣味十足,是這個年代非常需要的書。你的手機是恐怖情人──離得愈遠愈好,現在就開始行動。」

      ──威爾•史托爾(Will Storr),《自拍》(Selfie)作者


     





    推薦序 你比你想的還要著迷,你失去的比想像的更多�羅怡君

    致吾機之公開信

    前言



    第一部分 快醒醒

    第1章 手機的設計刻意使我們成癮

    第2章 多巴胺與成癮

    第3章 使我們欲罷不能的手法

    第4章 為什麼社群媒體糟透了

    第5章 一心多用的真相

    第6章 手機正在改變你的大腦

    第7章 手機正在縮短你的專注時間

    第8章 手機擾亂你的記憶

    第9章 壓力、睡眠與滿足感

    第10章 如何奪回你的人生



    第二部分 分手

    第一週 分門別類:好的留下,壞的不要

    第二週 改變習慣

    第三週 重新掌控自己的大腦

    第四週(與剩下的日子) 你與手機的新關係



    結語

    謝辭

    建議資源

    詞彙解釋

    註釋

    ?





    推薦文



    你比你想的還要著迷,你失去的比想像的更多



    文�羅怡君(《世上沒有理想的父母》作者)




      不知道現在看到這篇文章的你,是從手機或平板上瀏覽點閱,還是正拿著這本書呢?或者有點諷刺的是,你從網路社群裡得知這本書,然後現在正準備照著建議下定決心和手機分手?



      這年頭事事充滿矛盾,正如作者開宗明義點出:我們愈難專心,就變得愈有價值─社群媒體公司和廣告主正忙著讓人分心點閱,然後成功售出注意力。對於這樣的行銷趨勢,大人世界玩得樂此不疲,透過各種促銷加強這種行為模式,然而另一方面,現實生活中有愈來愈多孩子,在學齡前就被診斷鑑定為注意力不足的過動兒,準備接受各式各樣的評鑑輔導。



      嗯,到底我們想要專心還是分心?人畢竟不能像機器一樣隨意切換模式。



      不只如此,最注重同儕關係、期待融入朋友群體的青少年,在iPhone問世的二○○七年之後,各類生活行為與寂寞指數卻呈現大幅度的變化。一只手中裝置不僅讓應該活力十足的青少年提早品嘗「喧鬧中的孤獨」,現實中因為無力抵抗失衡而導致憂鬱、自殺、用藥的比例也急速增加。



      以往我們總期待不說一句話就有人能猜到自己的喜好,但當社群媒體透過大數據演算做到「瞭解」每個人,為何我們感到前所未有的空虛寂寞?



      最令人震撼的發現,莫過於當我們滑手機瀏覽著好朋友的生活或世界新聞時,或許不到五分鐘就能體驗完喜怒哀樂。這種「淺層體驗」可能讓生活經驗不足的孩子誤讀自己的感受、錯估情緒的深度,只要不喜歡不想看,可以馬上關掉視窗轉換心情,我們不僅容易耽溺於同溫層裡,甚至不自覺地創造網路烏托邦逃避現實。



      我們並非毫無察覺這些矛盾,當父母們急著想停止3C裝置對孩子造成的誘惑和傷害,第一件事很可能便是上網搜尋「如何不讓孩子著迷3C」的建議;即使父母們不想承認,也不得不正視自己已經上癮的事實。《和手機分手的智慧》一書提供「智慧型手機強迫症測驗」,別再假裝都是別人或孩子才有這個問題,一個已經成癮而不自知的人,可能在臉書上公告「我要跟手機分手」、贏得上百個讚而感到一絲成就感。



      三十天與手機分手的實作紀錄,集結一百五十位過來人的血淚經驗,過程裡可能有的心情掙扎、自我對話、想逃避的各種理由,藉由其他讀者的回饋一一攤現在你我眼前;當我們擔憂是否會遺漏什麼重要資訊,作者一語道破:如果真的是大事,你一定會從地方聽到那件事;當我們又開始懷疑緊急時刻沒有手機無法應變,作者一句話就能完美解決:記住萬一發生什麼事,旁邊每一個人都有手機。



      《和手機分手的智慧》作者像是個充滿同理、耐心的心理學家,對於沉迷上癮的芸芸眾生沒有半句苛責,還替我們蒐集各種有趣的研究數據、腦神經運作的方式,原來人性的需求是這樣有心地「被設計」成數位行為;別忘了,手機最「聰明」之處,便是讓我們以為自己的意見很重要,那種按下各種表情以示評論的習慣,可是讓我們付出不少代價。



      那麼在這個不可能完全脫離FB、LINE、IG、TWITTER、EMAIL……的生活裡,到底要怎麼控制手機、重新取得生活主導權?幽默的作者再次發揮功力,把網址中的WWW轉化為三個提問:「為了什麼」、「為什麼是現在」、「還可以做什麼」,打開手機前運用這三個問題留意自己的行為,就能有目標地、有意識地、安心地使用這項工具。



      這三個步驟也很適合親子共作,身為數位世代的孩子更需要家長的親身示範,透過簡單的步驟覺察自己的行為和選擇,3C議題不再是親子關係的引爆點,而是創造與手機「無痛分手」的共同經驗,說不定也能寫成一份三十天奮鬥日記?!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