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秘密花園
定價93.00元
8
折優惠:
HK$74.4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怕生,其實是優勢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1755021
清水榮司
高宜汝
方智
2018年8月01日
87.00 元
HK$ 73.95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861755021
叢書系列:
生涯智庫
規格:平裝 / 192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生涯智庫
分
類
商業理財
>
職場工作術
>
人際關係
同
類
書
推
薦
人脈,從建立好感開始:從形象、肢體語言到聊天技巧,11項人際連結金律,財星500大企業都在用
職場馬屁學:換位思考×「銷售員」心態×最佳距離,不信還有你搞不定、搞不懂的主管!
打造良好人脈,掃除交際障礙:點線布局×化敵為友×細心維護,提升社交價值!
真正強大的人,都不怕得罪人:9大工具,化解6大關係難題,從良性衝突中獲益
別讓不安吃掉你的人生:延伸Google「心理安全感」概念,發揮個人最大潛能與團隊共贏
其
他
讀
者
也
買
歐洲世界遺產
宇宙用語圖鑑:將300個神祕有趣的宇宙關鍵字凝聚在一冊!天文研究所教授、太空推理作家好評推薦
每天做一件你害怕不敢做的事
圖解歐洲史
情緒勒索:那些在伴侶、親子、職場間,最讓人窒息的相處
內
容
簡
介
其實,有超過六成的人怕生!
怕生的人細膩、敏銳、謹慎、善於傾聽、深思熟慮……
只要稍加調整和練習,你就能擁有強大的力量!
給害怕與人往來者的自我訓練書,
怕生者的生活•工作•人際關係最佳指南!
•你是否害怕在眾人面前說話、受人注目?
•你是否害怕去人多的地方參加活動?
•你是否害怕與他人對上眼?
•你是否在別人面前要戴著口罩或墨鏡才安心?
•你是否遇見不熟的人不知道該如何打招呼?
•你是否怕在眾人面前出糗,或是怕他人給自己負面評價?
•和人說話時,對方看了一下手表,你是否就會覺得「這個人已經不想跟我說話了」?
如果是,可能,你就是一個「怕生的人」!
明明有喜歡的髮型,卻因為和髮型師講話太痛苦,只能丟一句「簡單整理一下就好」;
因為不擅長與客戶溝通,不只遲遲無法開發新客源,連老客戶都和你漸行漸遠;
發燒、咳嗽或頭痛等症狀都出現了,卻因為不想跟醫生交談,遲遲不敢去看病……
這些煩惱看似不同,其實都源自「怕生」!
怕生,是一種「對人際關係感到強烈不安」的狀態,
但其實,只要透過一些簡單的自我訓練,就能大幅改善,
甚至善用自身優勢,將怕生變成戰力,工作與人生大突破!
你會在本書學到:
◎改善怕生狀況!鍛鍊「承受不安的肌肉」
◎改變想法!拋棄讓你掉入怕生漩渦的10大思考惡習
◎社交恐懼退散!擺脫怕生的10大技巧
◎怕生可以靠自我訓練治好!一個人也能進行的10大克服怕生訓練法
◎怕生不再來!避免怕生復發的3種方法
◎怕生的人其實適合當業務?將怕生轉為戰力的職場解困訣竅
目
錄
〈前言〉你是否很在意他人眼中的自己?
?
第1
章 其實,超過六成的人都怕生
怕生的人比你想像的多
資訊流通更方便後逐漸失去的溝通能力
何謂「社交恐懼症」?
《月薪嬌妻》背後的社會現象
若對怕生置之不理,可能引發危機
壓力與不安並非都是負面的?
克服怕生,提高工作效率
比血型更精準的五大人格特質理論
怕生是遺傳來的嗎?
鍛鍊承受不安的肌肉
?
第2
章 導致你怕生的10
大思考惡習
十種認知扭曲,讓你掉入怕生漩渦
1.非黑即白
2.以偏概全
3.心理過濾
4.負面思考
5.妄下結論
6.誇大與貶低
7.情緒化推理
8.「應該」模式
9.貼標籤
10.個人化
擺脫認知扭曲的方法
透過「民意調查」恢復自信
?
第
3
章
擺脫怕生的
10
大技巧
1.掌控不安程度的技巧
■將不安程度數值化
■充分享受十五分鐘的鑽牛角尖時間
2.轉移注意力的技巧
■側耳傾聽外界的聲音
3.改寫記憶的技巧
■透過「峰終定律」操作記憶
4.發現小確幸的技巧
5.稱讚自己的技巧
6.找尋其他思考方式的技巧
7.聽人說話的技巧
■百分之九十的聊天內容都很無聊
8.與人親近的技巧
9.害怕時鎮定情緒的技巧
10.讓你不再鑽牛角尖的技巧
?
第4
章 改善怕生狀況的10
大自我訓練法
1.透過「暴露療法」刻意置身不自在的情境
■安全為先的行動會引發惡性循環
2.就算丟臉也要刻意進行的「退貨訓練」
3.一生受用的「傾聽技巧」
4.讓溝通更順暢的「我訊息」
5.循序漸進的「對視訓練」
6.表達難以啟齒之事的「三明治話術」
7.「回想成功經驗」能瞬間振奮精神
8.藉由「小步驟」體會成就感
9.五分鐘完成的「心理練習」
10.用十分鐘徹底去感受的「情緒練習」
?
第5
章
防止怕生復發的3
種方法
1.讓心安定下來的「正向練習」
2.透過肌肉放鬆法鬆弛身心
3.調整心智、轉移注意力的呼吸法
?
第
6
章 怕生的人其實適合當業務員?
怕生,其實是種優勢
將怕生轉為戰力
適度的緊張可提升工作品質
計算鑽牛角尖的時間成本
點頭回應與聆聽的訣竅
不要急著否定,先傾聽
怕生的人容易獲得他人信任
能言善道又外向,並非生存的絕對利器
積極應對難搞之人的方法
凡事說好,反而不容易被信任
以「唱片跳針法」對付攻擊力高的人
遇到以欺負他人為樂的人,逃避反勝
以閒聊縮短彼此距離
沒有不能當作話題的事物
讓人有共鳴又受人喜愛的說話方式
?
〈結語〉期盼更多人克服怕生,展現內向者的力量
?
序
前言
你是否很在意他人眼中的自己?
你是否逛便利商店看到感覺超好吃的期間限定甜點,卻因為「拿甜點去結帳實在太丟臉了」,而放棄購買?
你是否明明有自己憧憬的髮型,卻因為和髮型師講話太痛苦,只能丟一句「簡單整理一下就好」?
你是否因為不擅長和客戶溝通,結果不只遲遲無法開發新客源,連老客戶都和你漸行漸遠?
你是否發燒、咳嗽或頭痛等症狀都出現了,卻因為不想跟醫生交談,而遲遲不敢去看病?
上述這些「煩惱」,都是真實案例。
這些煩惱看似不同,追根究柢後,主要原因都一樣——它們都來自「怕生」,與心理疾病「社交恐懼症」息息相關。
「周遭人都怎麼看我?」
「不知道他是怎麼想我的?」
「我在其他人心裡的評價如何呢?」
這些想法一直縈繞在心,導致無法表達出自己的想法,或是無法提出要求,甚至太過緊張而無法順利和人溝通。
由於在人際關係(也可謂社交)上處於極度不安的狀態,結果連日常行為都做不到。若情況嚴重到會影響日常生活,就會被診斷為社交恐懼症。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對人際關係感到不安。在本書中,以「怕生」來形容這些嚴重到即將成為心理疾病的狀態。
如果完全不會因為人際關係而緊張不安,可能絲毫不會在意「他人眼中的自己」。而不在意自己言行舉止的結果就是會無禮地對待他人,遣詞用字都非常粗暴,行動也毫無規矩,一舉一動都不會為他人著想。
因此,在意他人眼中的自己在某種程度上是必須的。只不過,現代人的在意程度相當極端,而且人數逐漸增加;換句話說,過度在意他人眼中的自己,以致生活充滿壓力,覺得相當痛苦的人正急遽增加。
為什麼過度在意他人眼中的自己的人會增加呢?本書將一步步探究這個現象。
之前看過某個外國電視節目進行的問卷調查,結果回答「覺得自己怕生」的人比日本人的百分之六十四還多。根據美國專家的估計,罹患社交恐懼症而造成日常生活不便的人約超過一成。
若將怕生視為罹患社交恐懼症的候補或界線,該問卷顯示出約有六成的人雖然還未嚴重到發病,卻也對人際關係懷抱強烈不安;約有一成的人則被診斷為罹患社交恐懼症。
聽起來艱深難懂的社交恐懼症,以前被稱為「對人恐懼症」。
或許有人看完這數據會覺得:「怕生的人竟然約占人口一半以上,那我就不必太在意啦。」
但是,請不要太過輕忽。
怕生並非只是個性問題,如果置之不理,怕生的情況會越來越嚴重,壓力也會跟著增加,可能引發重度社交恐懼症,讓生活品質持續惡化。
所謂怕生,就是一種在與人互動上產生的問題,因此對整個人際關係互動造成負面影響,例如就業或結婚等人生大事不如預料般發展,或是無法正常在學校、職場和家庭內構築或維持人際關係。
身為精神科醫師,我至今已治療過許多社交恐懼症患者,並盡力改善其症狀。
多年的治療經驗讓我了解到,只要以認知行為療法為基礎,徹底學會相關技巧或想法,並加以訓練,就能擺脫社交恐懼症和怕生。有些人會說自己「打從娘胎開始就很怕生」,但就算是這種人,也能藉由這種方法改善症狀。
為何我能把話說得這麼滿?因為我以前也是個怕生人,但自從得知認知行為療法是個能掌控不安的方法,再正確理解導致怕生的機制後,人生就此好轉。
我想告訴那些總是因自己的怕生個性而獨自煩惱的人,其實每個人個性中多多少少都有些怕生因子,只要學會正確的認知行為療法,順利改善內心的怕生因子,就能讓人生更豐富、更溫暖。要不要從現在開始試試看?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