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對荷花的生命對焦
張譽騰
我在2010年1月就任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2017 年1月卸任,七年甘苦歲月留下許多美好的回憶。那兒緊鄰南海學園的植物園,一年四季,荷花池總是吸引許多人。我在荷花池畔遇見吳景騰。他拿著照相機,守候著池塘。他那專注的神情,讓我想到盛夏的綠池紅荷。有一次,我還請他幫忙拍幾張,讓館裡推動荷花的計畫參考。他立即答應,而且無酬幫忙。那時,我就注意到他拍的荷花有一股特別的詩意,引人入勝。
在不同的季節裡,荷花有各種姿態。或淡雅、嬌美、或蕭瑟、靜寂。吳景騰不但把握住每個剎那,而且以鏡頭作畫,拍出有如畫作的荷塘風景。拍荷花有千百種方法;技巧可學,難的是拍攝者的心:如何對荷花的生命對焦?吳景騰花數十年拍荷花,他的作品展現荷塘生態的豐富畫面。荷的紋理經過他的心思,構圖或幽靜或繁華,都有獨特之美。春荷清雅,夏荷嬌美,秋末殘荷枯蓬,都在他的鏡頭下,訴說著生命故事。
最特別的是他遠至哈爾濱拍荷花。雪地裡何來荷花?冰原裡,白茫茫的一片,只有荷的枯枝。吳景騰拍出天地間的訊息:地底仍有希望,只要春天來到,荷會再生,生生不息。枯枝不代表死亡,只要有心,只要有春風,春暖時節,荷會再來。枯枝是指向天地的生存。
吳景騰拍荷花,搭配歐銀釧的詩句,讓這本攝影集與荷花詩集圖文並茂,相得益彰。歐銀釧的文字清麗,她的詩有著靈氣,融合東方與西方的文學美感,描繪出荷的四季,敘述荷的哲思。尤其是她從古詩詞中得到的靈感,更讓她的荷花新詩,展現跨時空的對話。
荷花的美麗光影瞬間即逝。荷為人生,人生為荷。吳景騰、歐銀釧以攝影及詩文,化片刻為永恆。這是很難得的作品。翻讀再三,荷風吹過,帶著清香,就像這本書一樣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