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一
筆跡,是記錄下每個時期的日記
當我得知有機會為《筆跡心理學》寫推薦序時,心情特別興奮,因長久以來對於字跡的諸多疑惑,終於有機會獲得解答。這幾年來最容易被問到的問題,就是可以從字跡看出一個人嗎?能否像面相一樣看「字相」?我總是開玩笑的說一定可以,但還沒修練好,請再給我十年。
在練字的過程中,也常聽說「字如其人」,那改變字跡後,是不是就會變成另外一個人呢?透過此書多面向的分析,恰好逐一解開了這些問題,而我想可以不用再等十年了。
字跡中的一筆一畫,其實都會反映出書寫者當下的狀態和潛在的心理傾向。鄭教授從心理學的領域出發,特別鑽研筆跡這個區塊,閱讀後才發現,其實這類的字跡剖析並不像占卜算命,反倒是一門科學。
書中一張又一張的作品範例,加上鄭教授的說明、前後比對,可以領悟到筆跡剖析有跡可循,推敲起來,讓書寫者的性情、樣貌彷彿躍然紙上。
筆跡中細微的輕重差異、筆畫的轉折方式、結構傾斜與否等蛛絲馬跡,都是關鍵的線索。因為從心理學的角度而言,書寫習慣就像其他習慣一樣,屬於極為熟練到習慣的動作,可以自然的表露出一個人的本質。
當然鄭教授也在書中提醒分析字跡前,要先清楚書寫者用的是什麼筆、書寫的目的等問題,以避免判斷時過於果決。
練字是一趟認識自己的旅程。很多人跟我一樣,因為字醜而開始練字,練習從一筆一畫、一個字一個字的逐字書寫,到最後連貫而熟練的書寫,這是從有意識到無意識的習慣養成。起初一定會在意有沒有把字寫好,當逐漸熟練,暫時擺脫對規範的顧慮時,很容易就會進入順心書寫的新階段。久而久之,自然能享受筆尖滑過紙面的每一個瞬間。
從中學時期,我便會留下自己每個階段的代表性手稿,有些是筆記、有些是作品。現在回顧起來特別有意思,除了看到字跡的轉變,也能察覺到當時字跡裡的特性,所展現出的不同心理狀態。
前陣子,有位上過我簽名課程的學員,跟我分享她因為勤練簽名後變好運的故事。替她高興之餘,我再次體認到:每一次全心投入練字的過程,除了改變書寫習慣,其實也在重新調適內心。希望在這個手寫機會相對稀少的時代,我們可以重溫手寫的美好,領略字跡中筆畫、字體所傳達出的微妙訊息。
寫字達人�葉曄×夜夜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