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好吃(NO.5+6)套書(共二冊)
定價99.00元
8
折優惠:
HK$79.2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不只令人心動,更讓人行動的言語力:一開口就動聽、一下筆就吸睛,日本頂尖廣告文案人教你深化思考,優化表達,你也能很有影響力!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3282877
梅田悟司
卓惠娟
遠流
2018年6月27日
87.00 元
HK$ 73.95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573282877
叢書系列:
綠蠹魚
規格:平裝 / 256頁 / 14.8 x 21 x 1.4 cm / 普通級
綠蠹魚
分
類
商業理財
>
行銷/廣告/業務
>
行銷
同
類
書
推
薦
品牌行銷法律課:從商標布局、公平交易到消費者權益及個資保護,律師教你安全行銷不觸法!
哇!哇!廣告還沒看完 已經喊 +1的爆款文案:教你在LINE、IG、抖音, 寫出千萬流量與銷售的54個技巧!
借勢:社群時代,人人都該學的引爆流量法則
麥凱銷售聖經:人人都能發掘自我潛能,成為銷售精英
【牛津通識課07】行銷:商業世界的成功策略
內
容
簡
介
日本銷售量突破二十萬冊!
只需要正視自身思考,不用天賦或高超技巧,就能產出讓人想要行動的言語及文字。
想要表達出令人有所共鳴的話語,或是寫出打動人心的文字,以「技巧」來磨練仍屬有限。
從「內在言語」著手,留心思考模式,能夠有脈絡地整理思緒,
所說出口的、所寫下來的言語及文字,必能確切傳達至目標對象的腦海裡,獲得共鳴與理解。
?
本書不單只教導讀者如何妙筆生花,更傳授如何深度思考的祕密──
◎7大步驟深化思考,磨練內在。
◎5種中學學過的句型,靈活運用即能令人印象深刻。
◎7個實踐方式,成為善用話語及文字的專家。
?
•建立同感:引起共鳴來說服對方,比天花亂墜的形容更有力。
#只有在自己的心情與對方一致,把對方的事當作是自己的事,才能建立起同感與共鳴。
?
•詞能達意:必須完全瞭解自身想法與需求的核心,才能轉化成言語或文字。
#就算使用淺白簡單的詞彙,只要由衷傳達,充分表現意圖,就能扣人心弦。
?
•創造渴望:創造「渴望」、「需要」,賦予他人行動的動機。
#想打造一艘船,別忙著號召人馬。你該做的,是激起人們對浩瀚海洋的渴望!
?
•鎖定目標:沒有人屬於「平均值」,只要能感動一個人就夠了!
#其實,只要感動一個人,就能感動其他人。
?
強化的思想與文字作為武器,你就能遊刃有餘應付這些場面──
•商業溝通 •網路行銷 •面試表達 •上台演說
•提案簡報 •文案撰寫 •廣告宣傳 •邏輯思考
?
言語是上天公平地賦予每個人的禮物,差距在於感性。而感性是取決內心的敏銳程度,所以,對於意義相近的詞彙不該一概而論,是設法發現它們之間的差異。這就是讓自己的所言所寫、擄獲人心的決勝關鍵。
?
名人推薦
Mr. 6 劉威麟�網路趨勢觀察家、蔡依橙�醫師•新思惟國際創辦人、韓明文�商業簡報專家──同感推薦(依姓名筆畫排列)
?
「優秀文案,來自於深刻的思考與洞察,本書把這個『黑箱內心小劇場』作了很好的歸納,而且頗有深度,值得參考。」──蔡依橙
?
「這是年度必讀的溝通類好書,能幫助你從提供資訊到完成結果!」──韓明文
?
?
目
錄
前言
第一章 正視「內在言語」
以言語評價的時代
言語分為兩個種類──「外在言語」及「內在言語」
正視「內在言語」
從「使人行動」轉變成「使人想動」──言語能打動人心,就能使人自動自發
「善用言語」終將成為你的武器
第二章 正確深入思考的「思考循環」
提高內在言語的精確度
以「思考循環」深入正確思考──磨練內在言語的全身思考法
??寫出腦袋裡思考的內容〈輸出〉
?以「T字型思考法」促進思考〈聯想及深度〉
?為思考的內容分類〈分門別類〉
?注意並補充不足的部分〈視野的擴充〉
?留一些時間充分沉澱〈保持客觀〉
?思考逆轉〈逆向思考〉
?從他人的觀點思考〈複眼思考〉
保有與自己開會的時間
第三章 專家採行的「轉化成言語的流程」
徹底表達想法的二個策略
策略一�瞭解「句型」
•有用的句型全在國中以前學過
?比擬〈比喻、擬人〉
?重複〈反覆〉
?製造反差〈對比〉
?斷言〈肯定〉
?使用有感用詞〈呼籲〉、〈誇張、真情流露〉
?
策略二�建立言語表達的「正確心態」
•實踐成為言語專家,還差一步
?只要能感動一個人就夠了〈鎖定目標〉
?去除慣用句〈豐富自己的用詞〉
?即使只是一個字,該刪則刪〈言簡意賅〉
?確實寫下來再說〈節奏的重要〉
?講究動詞〈注入文章的生命力〉
?創造嶄新的文脈〈創新意義〉
?區別近似詞〈提高意義的精確度〉
?
結語
參考文獻
?
序
前言
「梅田先生是如何寫出這些文案來傳達意念的呢?」
近年來我常被問到這類問題。
仔細關注為什麼別人會提出這樣的問題時,我發現,在不同場合上恰如其分地暢所欲言,對許多人而言是個難題。
比方說,電子郵件。私人郵件的往來,無法得體地回應,光靠文字表現不出自己的心情,無法說出言外之意;或是,雖然瞭解商務郵件應該簡明扼要,卻總是因為想說明來龍去脈而寫得冗長,對方反倒難以理解真正想表達的重點。
至於口頭表達,不論工作或個人,無法說出真正想表達的訊息,總覺得無法讓對方理解,傳達自己的心意。一旦對方提出意料之外的問題就張口結舌,使得交談尷尬地中斷。
尤其是近年來,許多人對於在社群網站的貼文感到苦惱。擔心發表的內容按讚人數寥寥無幾、希望寫出更吸引人的文章、希望磨練出增加部落格訪客數的寫作能力。
聽到這樣的煩惱時,我總是反問對方:「你是否認為言語只不過是一項溝通工具?」
多數人聽到這個問題,眼中通常都充滿了問號,但也有少數人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是的,言語還有另外一個重要任務。
一般來說,言語被視作一項表達自我意見,以及聽取對方意見的工具。用不著我多說,這就像把言語當作意見的傳球與接球,增進彼此的理解。
所以,若是再進一步思考,你是否會產生以下的疑問?
「如果言語是表達意見的工具,我們是否應該先學習孕育意見?」
在這篇前言一開始提出的問題,我個人的答案就在這裡。
為了做到「詞能達意」,我們該重視的是孕育意見的過程,而言語也擔起了傳達的任務。只要回想自身的經驗就很容易瞭解這個道理。即使語言不同,人在多數場合,都是以言語提出疑問、以言語思考、以言語引導出可以想通的答案。
換句話說,面對自身的存在或想法、價值觀,也是由言語來負責深入思考的任務。你在讀這段文字的同時,或許沒說出口,也在腦海裡浮現「是嗎」、「確實如此」的語句。
為了磨練文章或發言等「外在言語」,絕對必須更加重視「內在言語」,來擴展自己的想法,加強其深度。原因說穿了很單純。
「言語不過是思考過濾後的產物。」
像是,未經思考的事無法說出口,或是面對突如其來必須發言的場合,不小心吐露出心聲。因此,我們也可以說,不鍛鍊思考就難以使言語表達有所增進。
在此,我感到憂慮的,是在社會風潮中,「外在言語」作為溝通工具的比重過高。書店裡陳列的書籍充斥著如何提高表達能力、如何應對如流的技巧,座談會或演講也充斥同樣的主題。對於企圖提升日常會話能力或交談技巧的人,想必是極度渴望獲得的資訊吧?然而,獲知這些技巧的人,究竟能實際運用到什麼程度呢?陷入「懂是懂,卻做不到」困境的人想必不在少數。或許也有人雖然努力執行,但說出的話卻和腦袋裡面的想法無法一致,而感到不對勁。
閱讀本書的人當中,相信也有不少人曾有相同經驗。但是,發生這樣的現象,並非欠缺理解能力,或是不擅長與人相處。讀到這裡,我相信你已經瞭解一件事。「無法更深入思考,就不可能讓表達能力成長。」
專攻理科,向來缺乏閱讀經驗的我,希望透過本書循序漸進的說明,讓任何人都能依循同樣的流程,更深入地思考,盡可能說出打動人心的話語。
雖然無法保證讓你的表達能力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但透過「以內在言語更深入思考,從而轉換成對外表達的言語」之過程,心領神會後,我相信「善用言語的能力」必定可以手到擒來,成為你一生的寶物。
?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