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終於寄達的信:106歲日本教師與88歲台灣學生的感人重逢

終於寄達的信:106歲日本教師與88歲台灣學生的感人重逢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9630801
西谷格
葉韋利
奇光出版
2018年6月06日
100.00  元
HK$ 85  






ISBN:9789869630801
  • 叢書系列:scene
  • 規格:平裝 / 224頁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scene


  • 文學小說 > 翻譯文學 > 日本文學











      電影《海角七號》的郵差送信傳奇再現!

      從「查無此人」到睽違80年的熱淚同學會,

      這是從一封信開啟的跨越台日、超過70年的真情故事。



      一封日本越洋信件,一位熱忱菜鳥郵差,

      在人人靠數位通訊聯絡、沒人寫信的年代,

      再次牽起情繫70年的跨國師生緣!




      ◆2015年3月22日,《聯合報》和《自由時報》皆曾批露報導此「106歲日籍教師尋88歲台灣學生」事件。

      (網址: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865060)



      ◆日本亞馬遜讀者5顆星一致好評,盛讚:「至今仍掛念學生近況的老師,70年後仍然感念恩師的學生,因著台灣郵差的職業倫理,連繫並傳遞了感人至深的跨國師生情!」



      ◆戰後70年以後,連接日本和台灣的一封信,成就這段台日「羈絆」的真實佳話!



      ◆另附28幀照片+書信手稿,重現故事歷史現場和師生情感。



      「我把那封信放進『查無此人』的箱子裡,就去忙別的事了。不過,心裡總覺得放不下。畢竟那封厚厚的信是從日本寄來,而且還是用毛筆寫的。我覺得,好像不能就這樣直接把信退回。」這股直覺在日後締造了奇蹟。

    ?

      這份遠在我出生前的過往記憶,九十年、或是超過百年的漫長人生,在他們對我傾訴之後,決不能只是覺得「哇!真有趣!」就打發了。必須讓這些故事具體成型,讓其他人知道。縱使沒有任何人要求我這麼做,一股使命感卻油然而生。──本書作者 西谷格



      跨越戰後70年,聯繫日本與台灣的一封信。



      日治時代在台灣擔任小學老師的106歲日本教師高木波惠女士,看了電影《KANO》深受感動,而她也一直掛念著當初在台中烏日公學校教過的孩子們,決定寫信給這群如今也近90歲的學生關心近況,卻因為寫的是舊址而「查無此人」。然而,台灣的郵務人員卻深信「這一定是封很重要的信!」四處奔走,試圖送達。即使住址早已變遷,但透過這名年輕郵差的努力,終於,這封信送到老師過去的學生家中,並在分散各地的學生之間傳閱。經過戰後70年,老師與學生又開始通信。這些台灣學生寫給老師的信中,許多還使用當年老師教導的優美日文。



      這是從一封信開啟的跨越台日、超過70年的真情故事。由「查無此人」發展到睽違80年的熱淚同學會。「好想老師!」、「現在仍深深感謝老師」、「您是世界第一美女!」讀了106歲恩師的信之後,台灣學生紛紛用日文回信。日本與台灣深厚情誼的真實奇蹟,成就這段台日「羈絆」的感人佳話!



    感動推薦



      ◆馬志翔│導演

      是啊!人與人之間最純粹的情感也許隨著時間與距離淡忘但不會遺忘,偶爾想起,彷彿是一根細線牽著彼此的心意,而這些重於情感的人們,將會越活越年輕。



      ◆郭柏村│台中烏日郵局郵務士

      一封手寫信,一個使命必達念頭,意外牽起日治時期的師生師誼,溫暖無數人的心。作者細膩的筆觸,完整記錄故事的始末,猶如電影《海角七號》和《KANO》的續集。故事,藉由本書,永遠在人與人之間流傳。



      ◆野島剛│作家,資深媒體人

      日本和台灣沒有邦交,所以首腦之間也沒有往來,更是無法設置彼此的大使館。但是,日本和台灣都彼此把對方視為真正的朋友,因為三一一東日本大地震時,台灣人慷慨解囊,捐助巨額的義援金。當台南或是花蓮發生地震時,日本的搜救隊也是立即趕往現場救援。所謂的「患難見真情」,無疑是台日關係的最佳寫照。而背後支撐台日友誼的既不是外交,也不是經濟,而是連結人與人之間的牽絆。一封由日本老教師寄出的信件,得到很多台灣學生們熱烈的回信,集結成書,這是經過戰後七十年也無法切斷的師生情感,也見證了台日之間堅韌情誼。



      ◆魏德聖│導演

      拍電影這件事情對我來說最快樂也最感動的地方,就是你無意間開啟了某個時空的開關,連接了這端與彼岸。這是我最樂於享受的驚喜。



      林佳龍│台中市市長

      魏健宏│中華郵政公司董事長




    好評推薦



      ◆日本亞馬遜書店讀者一致好評

      •網路上看到的報導以外的其他人事也記載於書中,讀後感到很滿足。──Kindle??客?

      •喜歡電影《KANO》的人一定要讀這本書。看了電影《KANO》而哭泣,看了本書又哭了。──???

      •至今仍掛念昔日學生是否安好的老師。都過了70年還依然感念當年恩師的學生。傳遞了跨國情感的台灣郵差的職業倫理。一定要傳達那個故事的作者之心。這正是純粹的心與心的聯繫,感人至深!──MM

    ?



     





    序章

    為什麼郵差會寄送「查無此人」的信件?

    「查無此人」的信件

    「美好傳統昭和時代」的光景

    「桃太郎」

    「總覺得放不下」

    ?

    第1章? 在高木老師的信件送到學生手中之前

    一○六歲的高木老師

    來自遙遠日本的久違問候

    「這一定非常重要!」

    直覺產生奇蹟

    「日文信!」

    在台灣媒體引發討論

    高木老師 您好

    「是台灣的孩子唷」

    「袂使破病!」

    ?

    第2章 台灣學生的這八十年

    台灣歷史

    「恩師的來信!」(楊塗生)

    哼唱〈軍艦進行曲〉

    「秉持『日本精神』」(楊海桐)

    「想見老師」這四個字

    「我被選為副班長」(楊爾宗)

    「像母親一樣親近」

    從大陸來的中國軍人

    用日文寫日記

    「比對母親還感謝」

    「即使見不到面也還能寫信」

    牢記「教育?語」(陳明炎)

    也曾到老師家玩

    生活習慣也是老師的教誨

    ?

    第3章? 遺留在台灣的日治時代追憶

    「世界第一美女」(楊吉本)

    挨罵的回憶

    台灣製日本人

    日文的情書

    積蓄全化為廢紙戰後出生的一代對日本批評嚴苛

    師生之情超越國界

    親日派的歷史負資產

    ?

    第4章? 高木老師一路走來的一○六年

    「長壽的祕訣就是努力」

    霧社事件之千鈞一髮

    與台灣學生相處的日子

    對台灣說「感謝多年的關照」

    原已放棄的丈夫

    地址錯誤

    「還活著唷!」

    傳信貓「恰恰」

    ?

    第5章? 違八十年的「熱淚同學會」

    網路上重逢

    挨家挨戶的打招呼

    說不出話

    突如其來的噩耗

    「想緊緊擁抱」

    再次回到書信往返

    ?

    終章? 由書信延續兒孫輩的情誼

    「想代替父親盡一份力」

    對過世外祖父的回憶

    台灣與日本的「情誼」

    ?

    後記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