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隨時在改變。這是一個明顯的事實,也是佛教教義的中心主題之一,稱為無常。害怕改變並不會有任何幫助。如果我們能在靜坐中放鬆,並且和我們的念頭與感受敞開同住,我們可以站在比較有利的位置,當受到生命的嚴苛撞擊時保護自己,並智慧地因應各種挑戰,其中包括身體疾病的挑戰。科學已經證實,靜坐具有顯著的療癒效果。例如,身心醫學的先驅、發現放鬆自療法的班森博士(Dr. Herbert Benson)的許多洞見,都植基於有關靜坐的科學研究。身心間若能有個放鬆的平衡,將會把那些導致各種疾病或是加重病情的壓力,移除或是減輕。
附帶說明,選擇中文譯詞表達書中數十次提到body, speech, and mind要平靜、放鬆、開啟、連結、平衡、一起運作、一起歇息……時,我採用「身、語、心」而非「身、語、意」,與貫穿本書所談的「心」用詞一致。此乃佛家所說的心,位於胸部中央,屬於覺受體性,與腦相關,但並非生理學上的心臟或腦。我們經由七個階段修持靜坐,達到三者本然的整體感,最後安歇在心性之中。雖然每個階段所用詞語相同,但實際體驗會隨著禪修經驗而逐步加深,並不完全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