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秘密花園
  • 定價93.00元
  • 8 折優惠:HK$74.4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反思進步價值(思想35)

反思進步價值(思想35)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0851274
思想編輯委員會
聯經出版公司
2018年5月28日
120.00  元
HK$ 102  






ISBN:9789570851274
  • 叢書系列:思想
  • 規格:平裝 / 336頁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思想


  • 社會科學 > 社會議題











      近些年來,美國領導地位的相對衰退、歐盟的整合危機、中國的強勢崛起,以及新興民主的向下沉淪,都歷歷在目。經濟全球化被保護主義所取代;人權的全球化遭到重挫;貧富差距在各國持續惡化;移民與難民激起排外浪潮,身分認同政治變成右翼民粹的溫床;各種威權政黨也接踵興起。



      面對這樣的氣氛,《反思進步價值》(思想 35)思想編輯委員會邀集了台灣、香港以及中國大陸多位學者,共同探討「進步價值」在今天世局中的處境與前景。大家以不同的方式意識到,經過近幾十年的沖刷,現代自由主義、民主共和主義以及左翼進步主義的根基,並不如過去所想像的那般穩固。進步價值需要藉不同的思考與論述來賦予新的生命。這件工作頭緒繁多,有待長期的耕耘、不斷的辯難。



      《反思進步價值》還有〈走入馬共後代的家族史〉訪談,以及其他多篇值得閱讀的文章佳作。

    ?


     





    大陸新子學與台灣新莊子學的合觀與對話:學術政治、道統解放、現代性回應(賴錫三)

    視聽暴力:「九評」的生產、傳播及紅衛兵一代的記憶(孫沛東)

    「業餘」的位置:當「彩虹」開始合唱(羅小茗)



    反思進步價值

    政治正確殺死言論自由:真實憂慮還是話術陷阱?(孫金昱)

    進步價值與時間(葉蔭聰)

    當我們談論進步時,我們在談論什麼?(王 前)

    文白之爭是保守派與自由派的論爭?——回顧台灣高中國文課綱修訂爭議(劉滄龍)

    清除啟蒙毒:論劉小楓的反平等主義(陳純)



    思想訪談

    走入馬共後代的家族史(廖克發、潘婉明對談 魏月萍主持)



    思想評論

    五星旗下的香港法治危機(吳靄儀)

    台灣人的母語能力是如何退化的?(鄭鴻生)

    重讀盧梭︰極權之父,還是共和先驅?(王邦華)

    評近人關於憲政與傳統的一種論調 (胡文輝)



    致讀者

    ?





    致讀者



      香港的法治文化在華人世界中鶴立雞群,素受推崇。即便在殖民地時代,其法治也能帶給香港較為公平的制度,合理的社會習約,甚至為殖民政府的治理提供一定的正當性。但隨著政治爭議升高,異議者與特區政府以及北京當局的關係緊繃,法治原本或可調節衝突,為香港的回歸轉型提供較為和緩、合理的途徑,卻因為香港法律界的退卻,大陸法學界對「法治」的認知偏向「以法管治」(rule by law)的實訂法主義思考,以及北京人大釋法的恣意,致令法治本身迭遭侵蝕,香港社會一道重要的共識基礎正在鬆動、流失。



      吳靄儀博士在香港是備受尊重的大律師,長期擔任立法會議員,也經常在媒體發表評論,一身兼具專業、政治,以及公共知識分子幾重身分。她在本期《思想》撰寫專文,縷述近年來香港法治的處境與困擾,對香港與中國大陸的政府以及法學界當有儆醒的效用。華人社會對「法治」的理解並不深入周全,這篇文章重申法治的基本意義,其實值得各地華人知識界的共同關注。即使在台灣,隨著法學界尤其是法學院的日益政治化、「法律目的化」,法治的原則愈發黯淡模糊,吳女士這篇文章格外顯得振聾發聵。



      本期另一篇具有儆醒意義的文章,就是賴錫三教授對於新子學包括新莊學的深入評介,以及對儒家應有地位的反省。在他看來,儒學除了有王官化、經學化的歷史問題之外,在中國思想傳統中的「主幹化」,也違逆了原始儒家的批判性格,亟待「離經還子」,回歸其原始的子學身分。這個說法,不僅批評到了當前大陸上的儒學經學化、「國教」化趨向,對港台儒學也有提醒的作用。新子學的提法若能繼續經營,或可為中國思想的發展提供新的動力。



      本刊在第21期曾經發表過潘婉明女士研究馬共女戰士的文章,介紹一群女性的革命經歷。本期我們發表魏月萍教授主持婉明女士與導演廖克發的對談,以馬共後代為主題,從另一個角度重現馬來西亞歷史的一個切片。與談的三位都曾在台灣就學與工作,他們對台灣毫不陌生,但是台灣的讀者卻可能對馬來西亞華人的革命史所知極少。我們希望繼續扮演雙方對話的媒介角色。



      孫沛東教授撰文回顧「九評」,這個主題或許為部分讀者所不熟悉,難免顯得突兀、陌生。但是回到1960年代,九評是當時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莫大的事件,不僅對於其後世界局勢的演變影響深遠,這場務求姿態高亢的意識形態論戰,更強烈影響了中共治下的政治思考邏輯,以及政治論述中深文周納、咄咄逼人的苛刻風格。孫教授重溫那一系列文章的各個面向,是很難得的一篇文章。



      近年來世局的逆流強勁,一些朋友心有所憂,希望對於瀰漫的思想危機有所因應,於是《思想》籌辦了一次兩岸三地論壇。論壇中的一部分文章,先在本期以「反思進步價值」為專輯發表。對於危機,大家並無解方,不過從「進步價值」本身所受到的質疑著手,嘗試理解危機之所在,應該是身受「進步價值」啟發、滋養的這一代人的職責所在。此一主題牽涉複雜,本期所刊發的文章或可視為起始的一步,期待各方有心者繼續加入討論。



      該次座談會獲得台北市雙清文教基金會以及中研院人社中心的鼎力協助。在此,本刊誠摯感謝他們對公共討論的熱心支持。

    ?




    其 他 著 作
    1. 「天下」作為意識形態(思想36)
    2. 全民基本收入:理念與實踐(思想34)
    3. 原民狩獵的倫理省思(思想33)
    4. 文革五十年祭(思想32)
    5. 思想31:民族主義與歷史意識
    6. 思想 30:宗教的現代變貌
    7. 動物與社會
    8. 大馬華人與族群政治(思想 28)
    9. 太陽花之後(思想27)
    10. 香港:本土與左右 ( 思想 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