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暇》(Leisure:The Basis of Culture)一書輯錄德國當代哲學家尤瑟夫.皮柏(Josef Pieper, 1904-1997)的兩篇文章,這兩篇文章均完成於一九四七年夏天,並曾在德國分別出版。第一篇原名〈閒暇與崇拜〉(Musse und Kult),第二篇原名〈何謂哲思〉(Was heist philosophieren),其中第二篇最初是以演講稿方式寫成,於波昂公開發表。
本書於一九四七年初版,一九五二年英譯本首度出版,旋即引起英美學界熱烈反應。獲得一九四八年諾貝爾文學獎的英國詩人艾略特(T. S. Eliot, 1888-1965)特別撰寫〈哲學的洞見和智慧〉專文推介。一九九八年為紀念德文版五十週年,再重新翻譯重出新版,新版中收錄了著名英國哲學家史克魯頓(Roger Scruton)執筆的新導論。中文版根據德文原版翻譯,附錄艾略特的導讀全文。
儘管《閒暇》(Leisure:The Basis of Culture)一書出版多年,但此書在今日的重要性和關鍵性前較以往猶有過之。
「靜而後能知。」想要獲得真知,唯有透過閒暇。皮柏博士邀我們去重新發現的,不只是個被擯斥已久的知識概念,還是個被擯斥已久的閒暇概念。在皮柏博士指控當代世界的各項罪狀中,最讓人心情沉重的一項,莫過於是說這個世界已經傷痕累累,已經臣服於「工作神明」(idolatry of work)的腳下,只知不停運轉而失去了目的感。──倫敦《泰晤士報文學副刊》一九五二年二月一日
「為了人類社會能夠更完美,」多瑪斯寫道:「我們當中需要有些人去過『無用的』默觀生活。」現代中產階級文明無法理解閒暇真正的意義和高貴的價值,因而沉思默想生活的觀念早已失落,在這樣的生活中,也就失落了有關人之所以為人的觀念。──威廉.克蘭西(William P. Clancy)《共和國》雜誌一九五二年四月十一日
這樣一位浸透在傳統古代與中世紀哲學,兼又深深體會現代人生活困境的哲學家,也曾有過不太平凡的一生。是的,一個註定要板著面孔討論問題的哲學家,似乎唯有經歷生活現實的試煉,才能放下一切,反璞歸真,由難反易,深入淺出。皮柏在一九○四年出生在萊茵河畔的埃爾特(Elte)城,大學期間在柏林讀哲學和法律,已經顯示出對於橫跨古典哲學和現實生活的關心。在苦心從事研究的博士生期間,他所致力的是以新穎的眼光重讀中世紀哲學的故紙堆。一九二八年,他以一篇研究聖多瑪斯倫理學的論文獲得博士學位。該論文後來以《真實與善》(Die Wircklichkeit und das Gute)為書名出版。他在三十年代所撰寫的政治學、社會學方面的著作,像《社會遊戲規則的基本形式》(Die Grundformen sozialer Spielregeln)、《社會秩序論題》(Thesen zur Gesellschaftsordnung)……等書,曾被希特勒政權所禁止。其後,他一度在軍中擔任過心理輔導工作。退伍後,政治現實的夢魘迫使他轉回多瑪斯哲學研究,從此專注於研究古典與中世紀哲學,將其中實在論傾向的存有論,結合與實際生活相關的實踐哲學關懷,試圖建構出一套基督徒的人學。
相反的,皮柏很早就注意到多瑪斯思想中具創造性的實踐哲學方面,例如多瑪斯的德行論倫理學,早在安思孔(G. E. M. Anscombe)、麥金太(A. McIntyre)等人之前,他就注意到了德行論倫理學的重要性。皮柏研究德行論的形上學基礎,他認為一切道德義務都是立基於存有之上,任何人若想認識善,都需先將注意力集中在實在本身。換言之,人不應當自我封閉,卻須將注意力先轉離自己的行為之外,轉出自我意識與意向之上,先去默觀實在本身。人必須在一切個別價值之上,先行默觀存有本身,因為人先須認識實在本身,才會知道好壞,分辨善惡,並因而導出個別具體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