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格雷的五十道陰影I:調教(電影封面版)
  • 定價127.00元
  • 8 折優惠:HK$101.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好生築夢傳:林教授的教育人生回顧思想起

好生築夢傳:林教授的教育人生回顧思想起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4901128
林生傳
麗文文化
2018年3月06日
200.00  元
HK$ 180  






ISBN:9789864901128
  • 叢書系列:教育導論與教育哲學
  • 規格:平裝 / 552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教育導論與教育哲學


  • 社會科學 > 教育 > 其他











      人生如旅遊。回首來時路,但見曲折迂迴,顛?坎坷;時看似山窮水盡,又峰迴路轉;時本平順暢通,卻忽然風雲變色,地動山搖,交通阻隔;迷離莫測。



      作者原為鄉下童子,蛻變成為一位大學教授,不是偶然的機運,靠的是始終把持著堅決的決心,歷經無數次的蠶變,以永遠領先自我期許,自我惕勵,自強不息。此中經過長久的煎熬,衝破無數的阻力,耗掉多少青春,才能浴火重生成為教授。



      回首來時路,點滴在心頭。今日社會已變得有點陌生,不知是我們改變了社會?還是社會改變了我們?不知是我們要悔恨?,還是社會要反省創改?


     





    我所從出的家

    追尋窮人的夢

    夢想中的天堂這般模樣

    四育並重 嚴格標準 型塑國教教師

    確實驗收 見習、實習、參觀旅行

    親情常牽,放心不下

    少年仍然喜歡編織彩夢

    師範畢業前的留戀與惶恐

    踏上小學教師生涯掙扎於教育原理與教育現實之間

    被遺忘的一班學生,我能放棄他們嗎?

    規避即時成家,心有旁騖,築心中大夢

    相聚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追逐大學之夢 真正上了師範大學

    學習不後人 出人頭地 恆是我的美夢

    角逐科舉之夢

    同學,室友,個個有彩夢

    築青春之夢

    夢中情侶見面了

    實習教師之夢

    談及婚嫁,緣定三生:築成家之夢

    應召入伍,此地一為別,不知落腳何處,離情依依

    我上的部隊,是虎頭師,天下第一連

    戰地之夢:移防外島 竟然是馬祖第一線

    兩岸砲口相向,為何?

    新婚春夢:訂婚後五三五天,千山萬水隔離,魚雁來往九九九封,結婚

    築了新家庭,甜甜蜜蜜,希望時光永久留駐

    兩難的惡夢再起

    破釜沉舟 另起爐灶,正值研究所正翻轉革新,雷厲風行

    風雲變色,局勢急轉直下

    人生如轉蓬,該落足於何處似早註定

    高師大教育系決心構築第一的綺夢

    正式參與大學行政工作,擴大服務

    惶恐夢魘

    追逐學術夢

    老少團聚,終於圓了團圓家庭夢

    好夢苦短,樹風仰止

    築理想庭教之夢:對孩子的養育教育無限付出

    插足特殊教育

    追逐出國鍍金喝洋水之夢

    千山萬水隔離,家人常相左右,思鄉夢

    孤鳥之夢:伴著孤燈想家

    個別化教學讓我似觸了電

    寒冬之夢

    新學期新思維多樣學習

    圖書是我夢中的財富

    學期結束,做好回國繼續研究的準備

    我回來了,親愛的家,親愛的台灣

    築因材施教之夢:研發實驗個別化教學

    大學用書之夢:撰寫教育社會學

    圓了升教授之夢

    踏實洋博士之夢,沒有不可能的任務

    終於圓了洋博士之夢,躊躇滿志,海闊天空?

    築創新教學之夢

    領導教育系走向未來之夢:擔任教育系主任,背負著歷史包袱,面對社會巨變,展望未來

    築天倫之夢,教育系大團圓

    教學創新:針對教育系學生及一般教師需求,致力教學創新

    圓傑出獎之夢,學術地位受到肯定

    構築教育真平等之夢

    大學暴增的噩夢築教育改革之夢:主持教育革新整合型計畫

    堅持九年一貫課程的改革:是艱鉅的社會改革文化改造工程

    主持九年一貫課程理論基礎叢書,亟需建立一個「實踐系統」進行防震補強

    構築新世紀教學之夢

    建構設計實驗知識經濟取向的教學系統

    教育研究的終身承諾

    籌辦成大教育研究所,完成階段性的任務,功成身退

    旅遊大陸神州之夢

    當選家庭楷模

    當選院長,無心插柳柳成蔭

    工教學系化身變成科技學院:「無張無持」當上科技學院院長

    服務滿四十,蒙總統表揚;退休,終止公職生涯

    纏繞不斷的噩夢

    我盡力作為他的第一兄弟,讓他安享天年 無怨無恨圓滿了人生

    榮獲第二十六屆吳三連基金會學術獎

    退而不休,先公後私

    婉拒董事長邀請出任校長

    獲得終身成就獎

    老人的悲歌

    奮鬥一生,參透了嗎?





    自序



      人生如旅遊。回首來時路,但見曲折迂迴,顛簸坎坷;時看似山窮水盡,又峰迴路轉;時本平順暢通,卻忽然風雲變色,地動山搖,交通阻隔;迷離莫測。



      我年少時代,社會人們普遍重視香火相傳,瓜瓞連綿的觀念,大家總期待多子多孫多福。無人甘願不結婚,不生小孩。專家擔心的是如何節育人口成長問題,因為當時台灣人口增加太快了,其自然成長率冠於世界。



      沒想到近年來,不少該結婚的人不結婚,結婚了也有不少人不想生小孩。人口自然成長率在國際社會敬陪末座,少子化問題頓成為重大議題,已經威脅到生源和勞動力,逼得有的學校面臨勢必退場的局面,衍生許多怪現象。



      為何有不少人不想生小孩,寧可沒有後代,香火中斷?是自身過得太苦,怕後代重蹈覆轍嗎?是前瞻無望,不忍心下一代受苦嗎?是逃避責任,落得輕鬆愉快又逍遙?或是父母難為,不知如何教育子女?還是怕子女長大,失業回頭當啃老族?叫人費猜疑。



      早期一般家庭父母,學校學生都非常尊師重道。我小時候好嚮往當老師。覺得小學老師很神氣,中學老師更了不起,至於大學教授,幾乎被視為聖賢,大家敬仰不止。



      為此我心底興起了非分之念,我偷偷告訴自己,有一天,我要當教授。於是追逐一個夢又一個夢,艱苦地走過一程又一程,好不容易圓了夢,當上大學教授。我怎麼走過來的?如何圓了夢?圓夢又如何?想來真是沒那麼簡單!



      創立一個甜美家庭是我與內人的第一個夢。我倆致力家庭教育不遺餘力,無論胎教,身教,言教,境教,十分在意用心。想想我們如何盡力做,無怨無悔地付出。沒事就想現身說法,與人分享,回味無窮。



      我在各級學校教了近一甲子的書。無論教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研究生,賢與不肖;無論教的是讀寫算,或教的是如何做學問,做研究寫論文,均竭盡心智,毫無保留,傾囊相授,自得其樂,更希望受教者有成就,他日青出於藍,讓我可以他們為傲。



      三十年來台灣教育改革,雷厲風行,結果是越改越亂,學子負擔越沉重,補習越補越熱,熬得越來越晚,教師教得辛苦,家長備受煎熬。叫人憂心。



      如今大學量爆增,質卻大變了,學習風氣低落,競爭力低落,大學教育面臨了危機。從前大學生高人一等,讓人心生羨慕,他們自視甚高,平日都謹言慎行。從前孩子考上大學是鄉鎮大事,大為轟動。今之大學生,良莠不齊,少有鬥志,畢業鮮能學以致用,甚至面臨失業,他們不知為何而戰。誰使致之,能不悔不當初?



      我對於教育改革向來多所建言,先天下之憂而憂。我早在大學不到八十所時候,就大聲疾呼大學數量爆增將會帶來嚴重的社會問題和教育問題,應即時節制;九年一貫課程剛啟動時,我也提醒九年一貫課程是艱鉅的文化改造工程,不要急功躁進,要備好配套措施,建立完整的實踐系統,慎思而後行,務須循序漸進。不可只有苛責教師心存觀望,不盡心配合,工作不力,否則會落得有名無實。均不幸言中。



      我對於教學創新,盡心研究,用心良苦。期望教師教學,確實能夠因材施教,各個學生因其性之所近,學習快樂又有效,人盡其才。更希望在資訊科技發達的今天,能夠善用資訊科技,創新教學,促進知識經濟社會的發展,使教學更普遍,效果更大,也更好玩,師生同感快樂。



      原為鄉下童子的我,蛻變成為一位大學教授,不是偶然的機運,靠的是始終把持著堅決的決心,歷經無數次的蠶變,以永遠領先自我期許,自我惕勵,自強不息。此中經過長久的煎熬,衝破無數的阻力,耗掉多少青春,才能浴火重生成為教授。



      今日看到大學教育光環退色,學生不知為何而戰,學習不起勁,不免心生憐惜。教授學術權威式微,地位岌岌可危,朝不保夕,實不能不為大學教授悲哀。雖然我早已退休,仍感同身受,感到辛酸。



      回首來時路,點滴在心頭。今日社會已變得有點陌生,不知是我們改變了社會?還是社會改變了我們?不知是我們要悔恨?還是社會要反省創改?



      年輕時創造回憶;老人回憶過去。回憶再回憶,反思再反思,天天唱著思想起。



      撫今思昔,鑑往知來,想到哪裡,寫到哪裡,逐一打字,日積月累,譜成了這本書,希望能帶給社會正面的能量,請朋友分享吧。



      麗文文教事業楊董夫婦,三十六年前我的第一本書,他幫我出版,再版又再版,修訂再修訂,通行到今日。如今,我人生最後這本回憶錄,他願意再為我出版,讓本書能順利出版。他是我永久的文創老夥伴。真正要感謝這一位好朋友,出版界的英勇鬥士。



      此外,麗文出版部行政經理麗娟小姐和總編輯國彬兄,精心排版編輯,使得本書能順利如期出版,同表感謝。


    林生傳

    戊戌年春節二○一八年二月十六日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