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價127.00元
-
8
折優惠:HK$101.6
|
|
佛教與淨土法門
|
|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
|
|
|
|
|
|
|
詳 細 資 料
|
出版日期 |
2018年01月 |
語言版本 |
中文(繁) |
裝幀 |
平裝 |
|
|
分 類
|
[ 尚未分類 ] |
同 類 書 推 薦
|
|
|
內 容 簡 介
|
全書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潘宗光教授以深入淺出的文字,跟讀者分享他與佛教的因緣,還有兩位恩師星雲大師及淨慧長老對他的影響。同時嘗試探討一些佛教的基礎理念和佛教的科學觀,從而打破很多人以為佛教是迷信宗教的錯誤觀念。
第二部分,潘教授集中分享專修淨土法門的因緣、淨土法門的義理及修持方法。從科學角度拆解一般人對淨土法門的四大迷思,簡略解釋四十八大願和臨終九品往生的因緣還有念佛的心態。
第三部分為結語,總結修持佛法所追求的三個層次。
極樂淨土是最殊勝的大乘修行道場。
在那裏,每個修行人都發大菩提心,不會退墮,
不用再受生死輪迴之苦,最終可快速成佛。
淨土法門的修持方法簡單,卻非常殊勝。
可惜,有些人因為未能了解當中的奧妙,
認為修持淨土法門只是知識水平不高的老人家迷信的行為。
這實在是很大的謬誤。
淨土法門看似迷信,其實與現代科學理論沒有抵觸。
淨土法門的力量宏大,與極樂世界的連繫不可思議。
我慶幸有緣認識和感應到它的能量,
所以希望在書中與大家多角度分析我對淨土法門的看法。
──潘宗光
作者簡介:
潘宗光,投身大學教育四十載,2009年1月榮休前,擔任十八年香港理工大學校長,畢業於香港大學,獲倫敦大學哲學博士及高級理學博士,在加州理工學院、南加州大學及多倫多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於2009年獲香港理工大學頒授榮譽人文博士。
1985及1991年兩度獲瑞典皇家科學院邀請,提名諾貝爾化學獎候選人。
2005年創辦精進慈善基金,每年資助六百名有經濟困難的內地年輕人在國內完成本科課程,並幫助他們在人格品德方面的成長。
潘教授從退休至今仍擔任五間香港上市公司的非執行董事。
潘教授屢獲殊榮,1979年香港「十大傑出青年」、1989年太平紳士(JP)、1991年英國官佐勳章(OBE)、2002年金紫荊星章(GBS)、2008年獲星島報業集團頒「傑出領袖獎(教育)」。
曾被委任六年香港立法局議員(1985-1991)及十五年中國人民政府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委員(1998-2013)。
潘教授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現專修凈土法門。他的著作有《心經與生活智慧》、《佛教與人生》、《心經與現代管理》、《感恩這一課》及《佛教與科學》。
|
|
目 錄
|
|
|
|
書 評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