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格雷的五十道陰影I:調教(電影封面版)
  • 定價127.00元
  • 8 折優惠:HK$101.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陶瓷構件之限位接合:陶瓷與皮革工藝之設計創作研究

陶瓷構件之限位接合:陶瓷與皮革工藝之設計創作研究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9611534
張恭領
翰蘆
2018年1月31日
267.00  元
HK$ 240.3  






ISBN:9789869611534
  • 叢書系列:藝術科學類
  • 規格:平裝 / 216頁 / 21 x 29.7 cm / 普通級
    藝術科學類


  • 藝術設計 > 雕塑 > 陶瓷











      陶瓷本質上就有不同的特性,可以產生不同的構築形式,尤其是陶瓷所帶來的限制,就是轉為另一種構築手段與形態發展的機會,而因應這樣的特性,陶瓷的街頭、構件與組成關係都將具備獨特的發展!


     





    一、創作理念

    1-1研究動機

    1-1.1陶瓷的接合問題

    1-1.2材料表現性的反思

    1-1.3數位輔助工藝

    1-2研究目的

    1-2.1陶瓷構件的接合型態發展

    1-2.2家飾空間的個性化應用

    1-3設計對象與條件設定

    1-4研究價值與意義



    二、學理基礎

    2-1構築

    2-2材料共構的意義

    2-3陶瓷構件設計取向

    2-3.1避免高精確度的接合方式

    2-3.2發展微調性且加工容易的接合方式

    2-3.3規範位移範疇

    2-4接合的觀念

    2-5限位的基本觀念

    2-5.1鬆弛的接合概念

    2-5.2接合觀念中限位概念的形構

    2-6限位的牽制性與動態性

    2-6.1限位概念中的牽制性

    2-6.2限位概念中的動態性

    2-6.3牽制性與動態性的強弱趨向表現

    2-7限位的形式原型與作用語彙

    2-7.1形式原型

    2-7.2作用語彙

    2-7.3形式背後的作用語彙

    2-7.4限位的形式實例與作用

    2-8限位的調節機制

    2-9限位的構面組成

    2-10數位輔助分析、運算與接合關係



    三、內容形式

    3-1操作議題

    3-1.1 操作議題:韌性

    3-1.2 操作議題:容錯

    3-1.3 操作議題:變位

    3-2代表成果之操作內容

    3-2.1聚陶

    3-2.2制陶

    3-2.3織陶

    3-2.4束陶

    3-2.5串陶

    3-3 代表成果之應用

    3-3.1聚陶的成果應用

    3-3.2制陶的成果應用

    3-3.3織陶的成果應用

    3-3.4束陶的成果應用

    3-3.5串陶的成果應用

    3-4結果與討論

    3-4.1作用語彙歸納

    3-4.2作用語彙之小結探討

    3-4.3接合效應比較

    3-5結論與後續研究

    3-5.1研究目的之對應

    3-5.2後續研究



    四、方法技巧

    4-1設計操作的流程

    4-2材料共構─陶瓷結合皮革的策略方向

    4-2.1策略架構的闡述

    4-2.2策略架構的基本關係

    4-2.3相關要項設定與說明

    4-2.4特性匹配

    4-2.5策略方向與設計原型之產出

    4-3限位接合─議題方向之產生

    4-3.1操作關係的議題匹配

    4-3.2操作議題之主軸訂定

    4-3.3操作議題與作用語彙匹配之說明

    4-4形構分析─RHINO繪圖輔助

    4-4.1拔模角度與模線位置

    4-4.2曲率、厚度分析

    4-4.3切片、交集與攤平建構

    4-5接合定位與檢驗─GRASSHOPPER參數演算

    4-5.1接頭位置之計算evaluate

    4-5.2構件拆片之編號Labelling & Nesting

    4-5.3構件尺寸之計算Data Extraction

    4-5.4作用力物性之動態模擬Kangaroo

    4-5.5構件牆組化Panelization

    4-5.6限制或篩選條件之設定

    4-5.7優化條件之導出Galapagos



    五、參考成果

    5-1嵌陶

    5-2繫陶

    5-3繡陶

    5-4箍陶

    5-5架陶

    ?





    系主任序



      陶瓷由於其燒成時收縮的特性,以及原料、窯溫的不易精準控制等,很難精確地獲得一致的完成品尺寸。因此,陶瓷構件的接合問題有其難以克服的先天因素,從而限制了發展的空間。



      恭領多年來致力於陶瓷媒材在空間設計的應用,因此其設計創作與研究的重要議題之一,即是關於陶瓷構件之間的接合問題探討。「陶瓷構件之限位接合:陶瓷與皮革工藝之設計創作研究報告」,就是一個透過具主題性的研究架構來進行的設計實踐,其多元的成果反映著他多年來在數位工藝、教學與研究並進的努力。他的作品融入了數位方法來探討相關的接頭形式、關係、放樣與研發製造……等議題。之所以用研究、創作、設計或研發來稱呼其成果,乃是因為他的成果屬性具備了不同面向的價值。若單以創作論之,難以凸顯其中對於陶瓷接合技術的價值探討;單以研究論之,其又具備了充實的設計實踐成果;而若以研發的技術報告來看待,他的設計實驗與創造性,也並非以產品生產或技術移轉為主軸。



      與恭領之認識始於2007年暑假,他是臺灣工藝研究所文創人才培訓計畫裡的一位建築系學生,當時他的作品就致力於陶瓷的空間應用,並結合數控雕刻機(CNC milling machine)與雷射掃描等數位工具進行工藝的製作,他在工藝培訓成果展的作品中,製作了數個作品,其中的陶板層架系統,透過CNC切割並計算陶板收縮率來進行層架接合的組裝;另外一個作品是幾何鑲嵌隔屏,雖然僅部分應用陶瓷,但其以陶瓷來作為透明板之間的接頭鎖件,就可看到他因背景的不同,對陶瓷應用有著不同的觀點與作法。而針對該年的研習主題是藝術要結合空間,恭領也在當時的設計理念中寫下:



      藝術要融入生活並非依賴一件件高貴的精英藝術作品,而無法提升所謂的公民美學。



      由可被普及使「用」的角度切入,將陶板以立體化方式融入生活器物中,以藝術結合產品之形式呈現。達到可自行組裝、小量生產,但卻具「個性化」之風格。透過日常的使用來提升對於生活「美」的賞析。



      在工藝所之後,相繼有幾次機會(駐校藝術家、國科會創新計畫……等)邀請恭領到臺藝大交流,但卻陰錯陽差未能受邀,然而數年之後卻又在其他契機下輾轉進入臺藝大任教。他的主要教學科目為電腦輔助設計,包括:Autocad、Rhino3D及3D模型輸出,另外就是模製陶瓷與創作設計研究;幾年下來除硬體設備逐漸地擴充,同時他也不斷地將數位與工藝結合之理念傳達予學生,並將相關成果回饋於課程內容與教材準備,另外更鼓勵同學們在未來能具備畫設計(數位)、能做設計(數位製造與傳統工藝)、能寫設計(論述反饋)三者兼備的能力,如此之觀念也反映在他的教學、專長與研究之間的契合;而對於工藝設計學系的學生相較於其他設計科系,應更有這樣的基礎價值與潛在優勢,在技藝充實之餘,發展自身的附加價值,特別是與數位能力的結合。數位如今不僅是手繪的替代,也在改變設計者對成形方式、形式與材料表現的詮釋,具備工藝能力者能導入數位的應用,與手作本質結合,如此,未來的電腦輔助設計就不再是「輔助」,而是“Making”本身就已融入了數位的手段並轉為設計思維,更在參數設計的過程中,由模擬物件、拖曳形體的傳統數位方式,融合了另一種邏輯建構的思考,成為雙向性的創造源起。

    ?
    呂琪昌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工藝設計學系所主任

    2017.02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