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零基礎學艾灸:西醫親身實證有效而採用,78種常見文明病灸法全圖解,輕鬆找對穴位,自己動手養身去病。

零基礎學艾灸:西醫親身實證有效而採用,78種常見文明病灸法全圖解,輕鬆找對穴位,自己動手養身去病。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9164085
孟獻威
大是文化
2018年3月01日
133.00  元
HK$ 113.05  






ISBN:9789579164085
  • 叢書系列:EASY
  • 規格:平裝 / 320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EASY


  • 醫療保健 > 中醫 > 中醫療法 > 經絡/針灸

















      滑手機滑到眼花、頸椎病,久站導致足跟痛,

      頭痛、失眠、耳鳴,

      軀幹四肢的痠、痛,感冒、鼻塞、排便問題,乃至於各種代謝病、婦女病,

      78種西醫很難治好的文明病,都可以透過艾灸來緩解。

      本書全圖解,讓你找對穴位,在家就能自己動手。

      

      作者孟獻威,南京醫科大學臨床醫學系畢業,取得西醫資格後,

      親身體驗艾灸治療常見慢性疾病的成效,於是花16年時間鑽研,

      師從中國針灸泰斗謝錫亮教授,再跟隨韓國針灸第一人金南洙學習。

      他將艾灸的基礎知識整理成書,並圖解78種常見病徵,

      讓你直接對照症狀,選對穴位,解決病痛。

      

      灸法,是中醫最古老的療法之一,甚至早於方藥,

      艾灸,就是將艾草製品點燃,對準穴位,借助火力來溫通經脈,

      艾灸的熱,穿透力比骨科的紅外線燈更深入,艾草本身對多種疾病具有療效:

      

      ◎艾灸入門,就這幾招:

      •學會辨別艾絨與艾條

      艾條的質量會影響治療效果,檢驗方式是一聞(是否有潮濕味)、

      二看(觀察有無雜質)、三摸(感受濕度高低,低比高好)。

      

      •艾條灸(懸灸)操作最簡單,新手從這裡開始

      艾條灸因手懸在穴位上方,距離皮膚3至5公分施灸,所以又稱懸灸。

      分成迴旋灸、雀啄灸、溫和穴三種,按順序施灸,以感到溫熱為主,療效更顯著。

      

      •過程中注意這幾點,自己就能動手

      艾灸前:不宜空腹或飯後立刻施灸。

      艾灸中:掌握施灸順序,應先背後胸、先頭身後四肢。

      艾灸後:結束時要靜息15分鐘、4小時內不宜洗澡。

      

      ◎肩頸腰腿痛,初次灸就見效:

      •頸椎病灸大椎穴、身柱穴,能緩解疼痛、活血行氣。

      如果伴有頭暈頭痛,可多灸風池穴;感到上臂痠沉,則灸後溪穴,對症祛病。

      

      •出現落枕(睡醒後感到頸項僵硬、疼痛),灸大椎穴跟後溪穴。

      每穴灸10至15分鐘。

      

      ◎新手灸,快速緩解小病小痛:

      •感冒初期灸大椎穴跟風門穴,能快速緩解不適。

      如果伴有頭痛、怕冷、喉嚨痛等症狀,灸天突穴跟合谷穴,就能祛除體內寒氣。

      

      •晚上睡不好,灸神門穴、心俞穴能夠寧心安神,

      只要10天就有明顯療效。還可以在睡前用艾葉煮水泡腳,鎮靜安眠。

      

      此外,中老年的人慢性病,像是糖尿病、高血壓、高脂血症等,堅持艾灸病自消

      給寶寶艾灸,像是小兒發熱腹瀉夜啼等,小病就可不吃藥,利用艾上養生,

      是全家人最好的保健。

      

      古人常說 : 「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

      艾灸可以打開身體自癒力,連西醫都在推廣。

      

    名人推薦




      京華中醫診所專任醫師 鄒瑋倫

      南京中醫藥大學針灸學教授 肖少卿

      中醫師 潘宏發

      加州中醫針灸師聯合公會會長、世界中醫藥聯盟主席 辛長山

      


     





    引言 艾的前生今世



    第一章 艾灸入門,就這幾招

    1 學會辨識優質艾絨和艾條

    2 新手從艾條灸開始

    3 艾灸方法不只一種

    4 省力又方便的家用艾灸工具

    5 舒服的體位,能堅持更久一些

    6 艾灸順序很重要

    7 穴位找不準?差不多就行

    8 灸量過多可能會上火

    9 艾灸治療,貴在堅持

    10 做好這幾步,施灸過程不出意外

    11 灸感能判斷病症痊癒程度

    12 艾灸無效果,先檢查生活習慣

    13 灸後收尾工作



    第二章 基礎艾灸,從簡單找穴開始

    1 艾灸借火力疏通經絡

    2 輕鬆找到穴位

    3 新手必學十二大養生穴



    第三章 頸肩腰腿痛,初次灸就見效

    1 頸椎病:大椎穴、身柱穴

    2 肩周炎:肩?穴、曲池穴

    3 類風濕性關節炎:大椎穴、至陽穴

    4 腰椎間盤突出:命門穴、委中穴

    5 坐骨神經痛:腰陽關穴、命門穴

    6 膝關節疼痛:足三里穴、內外膝眼穴

    7 足跟痛:太溪穴、崑崙穴

    8 僵直性脊椎炎:大杼穴、命門穴

    9 落枕:大椎穴、後溪穴

    10 腱鞘炎:陽谷穴、列缺穴



    第四章 新手灸,快速緩解小病小痛

    1 感冒:大椎穴、風門穴

    2 食欲不振:內關穴、足三里穴

    3 咳嗽:孔最穴、天突穴

    4 頭痛:大椎穴、百會穴

    5 失眠:神門穴、心俞穴

    6 中耳炎:翳風穴、聽宮穴

    7 耳鳴、耳聾:翳風穴、聽會穴

    8 鼻炎:肺俞穴、上星穴

    9 慢性咽炎:少商穴、照海穴

    10 口腔潰瘍:勞宮穴、神闕穴

    11 口臭:內庭穴、勞宮穴

    12 牙痛:合谷穴、頰車穴

    13 胃痛:中脘穴、足三里穴

    14 胃下垂:百會穴、氣海穴

    15 嘔吐:天樞穴、內關穴

    16 便祕:天樞穴、大腸俞穴

    17 腹瀉:神闕穴、天樞穴

    18 痔瘡:長強穴、承山穴

    19 濕疹:曲池穴、血海穴

    20 痤瘡:合谷穴、曲池穴

    21 帶狀?疹:陽陵泉穴、血海穴

    22 神經性皮炎:曲池穴、三陰交穴

    23 慢性疲勞綜合症:神闕穴、湧泉穴

    24 神經衰弱:百會穴、神門穴



    第五章 中老年人慢性病,堅持艾灸病自消

    1 糖尿病:足三里穴、地機穴

    2 高血壓病:足三里穴、太衝穴

    3 高脂血症:神闕穴、豐隆穴

    4 痛風:照海穴、太溪穴

    5 哮喘:肺俞穴、天突穴

    6 慢性支氣管炎:肺俞穴、氣海穴

    7 肺結核:肺俞穴、膏肓穴

    8 脂肪肝:足三里穴、豐隆穴

    9 冠心病:心俞穴、膻中穴

    10 B型肝炎:肝俞穴、脾俞穴

    11 老年癡呆症:神庭穴、四神聰穴

    12 低血壓:關元穴、中脘穴



    第六章 為他為妳,灸出艾意

    1 月經不調:中極穴、血海穴

    2 乳腺增生:膻中穴、乳根穴

    3 子宮肌瘤:中極穴、子宮穴

    4 痛經:氣海穴、關元穴

    5 妊娠嘔吐:中脘穴、內關穴

    6 胎位不正:至陰穴、隱白穴

    7 產後缺乳:乳根穴、膻中穴

    8 急性乳腺炎:膻中穴、天宗穴

    9 流產後身體虛弱:關元穴、中極穴

    10 功能性子宮出血:百會穴、隱白穴

    11 子宮頸HPV感染:白環俞穴、曲骨穴

    12 盆腔炎:足三里穴、關元穴

    13 更年期綜合症:腎俞穴、肝俞穴

    14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水道穴、歸來穴

    15 不孕症:肝俞穴、關元穴

    16 遺精:內關穴、志室穴

    17 陽痿:命門穴、關元穴

    18 前列腺炎:次?穴、三陰交穴

    19 早洩:關元穴、腎俞穴



    第七章 給寶寶艾灸,小病不吃藥

    1 小兒發熱:大椎穴、合谷穴

    2 小兒腹瀉:中脘穴、天樞穴

    3 小兒夜啼:中衝穴、百會穴

    4 小兒咳嗽:肺俞穴、天突穴

    5 小兒遺尿:中極穴、腎俞穴



    第八章 艾上養生,全家人的保健

    1 健脾和胃:中脘穴、足三里穴

    2 養心安神:神門穴、內關穴

    3 健腦益腎:命門穴、百會穴

    4 滋肝明目:肝俞穴、光明穴

    5 小兒保健灸:風門穴、身柱穴

    6 女性保健灸:三陰交穴、血海穴

    7 青壯年保健灸:腎俞穴、關元穴

    8 中老年保健灸:足三里穴、曲池穴



    附錄 歷代醫家心頭含有艾

    附錄 艾加火,重燃元氣

    ?





    推薦序一



    針所不為,灸之所宜

    南京中醫藥大學針灸學教授�肖少卿




      灸法是中醫學中最古老的療法之一,是古中國人民長期與疾病鬥爭中所創造出來的,對人的繁衍和保健,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灸法比方藥還要早產生,就「針灸」二字而言,灸法要先於針法。在原始社會時期,人們將食物用火烹煮而食之。同時,人們知道用火可以取暖、防禦禽獸蟲蛇迫害,並進一步知道用火,焚林而田(燒毀山林以獵取野獸),以彌補人械不足。



      在廣泛應用火之下,很自然的促使了灸療的產生。因為當人們用火取暖、煮食或禦敵之際,難免灼傷皮膚,在無數次的火傷之中,就發現某些疾病反因火傷而減輕了痛苦,甚至治癒了,這就是最原始的灸療,古稱為「灸爇」。



      《黃帝內經靈樞.官針》指出:「針所不為,灸之所宜。」灸療既能防病,又可保健。



      古人云:「若要安,丹田、三里常不乾。」說明施行瘢痕灸(亦稱化膿灸),致令穴位上起?、流水甚至化膿(以激發網狀內皮系統,提高免疫功能),更能強身保健,預防病邪的侵犯,凡此記述眾多,不復贅述。



      灸師孟獻威灸道深邃、精研灸法,他在書中全面的介紹艾草,讓大家更加清晰的了解艾草所包含的巨大能量。灸法雖繁,但亦可由淺入深,人人自學、自灸,便可掌握。本書內容豐富、層次清晰,是初級灸法愛好者或從業者的首選書籍。



    推薦序二



    處百病靠艾灸

    中醫師�潘宏發




      無病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也不等於健康,而且每個人對健康的定義不一,我認為身心健全才是最完美的健康。這也是我為本書寫序的初衷:因為艾灸確實能為身心健康起到奇妙的功效。



      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從事原始農業。冬天不用耕作,所以他們白天有很多時間可以養生、治病。而現代人白天要上班,基本上沒有時間艾灸。也許會有人表示:「古醫書上說,上午9點至11點艾灸最好,這段時間陽氣較旺盛。」但很多人都還在上班,根本沒時間艾灸。



      雖然古醫書上說晚上不能艾灸,但事實上很多人在晚上實行,效果一樣可觀。如果我們在白天艾灸,然後匆忙上班,這時汗孔張開,反而容易經受風寒,得不償失。最主要的是,艾灸後身心還在調整過程中,需要靜心。晚上灸後睡覺,不再外出,也是可行的。



      「諸法無我」是指任何的方法都不是不變的,只要弄懂其中的原則,灸療方能真正實現書上所說的處百病。



      用艾草治療疾病時,只有心靜神清、不急不躁、恬淡休閒,維持好心態,讓精神放鬆,才有很好的效果。



      與針刺不同,艾灸的治療範圍是一片,也就是說,艾灸應灸穴位的周圍,也能起到一樣的效果──當然,如果能精準掌握穴位,效果也會更好。



      另外,艾灸也可以在病痛處(阿是穴,以痛為穴)艾灸,這樣更直接一些,只要你在放鬆、沉靜、自然的狀態下施灸,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因為艾灸是身體、心靈的碰觸,你如果按要求去做,療效就不只是治病這個層次。



      艾灸使人的精氣神變好、有活力。希望愛好艾灸者在《零基礎學艾灸》的指導下,幫助世上有各種身心病苦的人們。



    推薦序三



    與其靠藥力,不如靠艾灸火力攻拔病邪

    加州中醫針灸師聯合公會會長、世界中醫藥聯盟主席�辛長山




      明代醫家徐春甫說:「凡良醫者,應兼通針、灸、藥,不可偏執。」而今中醫在中國逐漸偏向西醫,在美洲及澳洲、歐洲、非洲國家則偏針而少灸、藥,不論哪種都不算是完整的中醫。



      針灸在醫學史上非常重要,中國現存最早的針灸學專著《針灸甲乙經》中,就提及「若得針灸之術,則可治癒諸多疾病」,今人怎可忽視甚至丟棄。



      明代治療結核病的專著《痰火點雪》中記載,古人治病,病情較輕的,用丸散湯劑調治;久病、重病,則用針灸。但針法得其要領難,即便取穴多,也未必能救人。一旦成了沉屙痼疾(久治不癒的疾病),不是光靠藥力就能消除,必須借助火力攻拔病邪。欲除病根,則艾灸勝於中藥。



      孟獻威先生致力於灸法之絕學,繼往開來,多年潛心學習、研究、修練,探索灸法,深得灸學之真諦,奮力著成此書,凝聚諸多灸法之精華,實為當今灸學之寶典。十分適合學生和臨床醫生,甚至患者閱讀。



    引言



    艾的前生今世




      對於現代人來說,艾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端午節家家戶戶



      都懸掛艾草;陌生的是,人們大多不知道艾還有那麼久遠、厚重的歷



      史文化演變。



      艾草燃煙,穿透力之強,足以找到水源



      遠古時期用火遠沒有現代這麼方便,因為艾可燃性很強,所以古人們把艾作為用來聚光引火的工具。《博物志》載:「削冰令圓,舉而向日,以艾承其影,則得火。」意思是把冰削成類似放大鏡鏡片的形狀,在陽光下聚焦以引燃艾草,就能得到火種,所以艾草又名「冰台」。古代醫家也常用其作為灸的材料,故又名「灸草」。



      古人行軍打仗或在沙漠中行走,在出發之前,需要攜帶一些艾草,以便於在沙漠中尋找水源。具體的做法是:在沙漠中挖一個坑,取乾艾草放在坑中點燃,觀察四周,有氣體升騰的地方,即是水源,下挖可得水。



      艾草尋找水源的原理是山澤通氣,通過燃燒艾草,辨別大氣中微量的水汽,可以尋覓幾里以外的水源和草地。利用的是艾草燃燒有非常好的通透性和走竄能力,這也是艾草作為灸材的重要原因。



      艾草殺菌



      在古代,人類不斷受到瘟疫等傳染病的攻擊,當流行病爆發時,有時候全村的人都會感染,甚至死亡。而負責搜集艾葉、保存火種的那戶人家卻安然無恙。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艾葉中的揮發油對多種致病病毒,及細菌均有抑制或殺滅作用,所以負責搜集艾葉的那戶人家因此受益。艾葉香味濃郁,可以有效淨化空氣,改善周圍的環境。若透過燃燒艾葉煙熏或煎煮艾葉洗浴,由於高溫的作用,其有效成分揮發得更徹底,效果會更好。



      •煎煮薰蒸法:艾葉10克、藿香10克、菖蒲10克、佩蘭10克。每30平方米面積場所內,將上述中藥加水1,000毫升於敞開器皿中,煎煮薰蒸30分鐘,每天2次。



      •焚薰法:直接取艾條1 支進行焚薰10至15分鐘,每天2次。



      艾草治病,也能療傷



      人學會使用火之後,才發現艾草能夠治病。遠古時期,人類風餐露宿,常有身體疼痛、受涼等病症。後來他們發現,將燃燒的艾草靠近皮膚燒灼,感覺會很舒服,幾次以後病症消除了。



      經長期累積治療經驗,艾灸的雛形就形成了。而且艾草最早是用於治療寒證的,後來才逐漸發展為治療全身不同性質的疾病。



      中醫學認為,艾葉有止血作用,所以很多中藥書籍將艾葉劃歸於溫經止血藥,現代大量的藥理研究也證明,艾葉能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從而發揮止血作用。所以不慎被利器割傷、劃傷時,可把艾草嫩葉揉碎榨取汁液塗抹患部,能止血、凝血,剩餘的殘渣敷於患部,止血效果更快。



      艾草的現代研究



      時至今日,在中醫藥理論的基礎上,運用現代技術及實驗方法,學者們對艾草的藥理作用,也進行了大量的研究,證明艾草具有抗菌、抗病毒、抗過敏、增強免疫、鎮靜、抑制心臟收縮、降壓等藥理作用。



      隨著對艾草藥理學、藥物化學的研究以及中藥劑型工作的深入開展,艾草劑型不斷增多,許多新的劑型也都能用於艾草製劑,比如注射劑、膠囊劑、氣霧劑、片劑等,為提高艾草療效、降低副作用、方便使用等發揮了重要作用。



      人們除了用艾製成藥劑,還做成衣物等,方便人們隨時用艾治療,例如:



      •護肩甲:護住大椎穴、肩井穴、肺俞穴、天宗穴等,能有效改善背部僵硬、寒涼疼痛、怕風怕涼、肩部痠痛等症狀。



      •護腰:護住神闕穴、關元穴、命門穴等,能有效改善腰痛、腰膝痠軟、小便無力、尿頻尿急、耳鳴頭暈等症狀。



      •肚兜:護住膻中穴、中脘穴,能有效改善腸胃不適、月經不調、痛經等症狀。



      •頸椎枕:對於長時間低頭工作、躺著看書等不良姿勢引起的頸部痠痛、失眠、煩躁、焦慮等症狀有很好的調理和保護效果。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