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地圖+地圖創意遊戲 (附行旅世界地圖包)
  • 定價650.00元
  • 8 折優惠:HK$520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理想國

理想國

庫存=1
將於1個工作天內出貨
9789869599627
柏拉圖
吳松林
華志文化
2018年2月06日
100.00  元
HK$ 85  






ISBN:9789869599627
  • 叢書系列:世界名家名譯
  • 規格:平裝 / 352頁 / 25k正
    世界名家名譯


  • 人文史地 > 哲學 > 西方哲學 > 希臘羅馬時期

















    名家名譯? 大師智慧

    西方文化最偉大的哲學家

    人類正義問題的開山之作

    天才般規劃了未來理想社會的藍本



      《理想國》猶如《論語》,是一部不可不讀的經典,是柏拉圖的一篇重要對話錄,以蘇格拉底之口的對話方式設計了一個真、善、美相統一的政體,即可達到公正的理想國。



      《理想國》又譯作《國家篇》、《共和國》等,與柏拉圖大多數著作一樣以蘇格拉底為主角用對話體寫成,共分10卷,其篇幅之長僅次於《法律篇》,一般認為屬於柏拉圖中期的作品。



      這部「哲學大全」不僅是柏拉圖對自己此前哲學思想的概括和總結,而且是當時各門學科的綜合,它探討了哲學、政治、倫理道德、教育、文藝等等各方面的問題,以理念論為基礎,建立了一個系統的理想國家方案。



      所以,只有建立以哲學家為國王的國家才是理想的國家。這個國家就是存在於天上的模範國家。本書是柏拉圖的盛年之作,大氣磅薄,博大精深,含哲學、教育、軍事、政治、倫理、文藝、詩歌,被稱為「哲學大全」。後世哲學家都從這裡創造各學說體系。



    本書特色



      是一部不可不讀的經典,是柏拉圖的一篇重要對話錄。


     





    第一卷 財產? 正義? 節制

    第二卷 個人 國家 教育?? ?

    第三卷 教育中的藝術?? ?

    第四卷 財產 貧困 善德

    第五卷 婚姻 哲學

    第六卷 政治? 哲理

    第七卷 教育之實在與影響

    第八卷 四種政治

    第九卷 正當政治與不正當政治的樂趣

    第十卷 生活的酬報



    ?





    前言



      《理想國》是西方文化的經典,也是西方知識界必讀的經典。這本書是柏拉圖的盛年之作,大氣磅?,思想博大精深,涉及當時各個方面的問題,包括哲學、教育、軍事、政治、倫理、文藝、詩歌,等等,被稱為「哲學大全」。後世哲學家無不從這裡汲取自身的營養,建構自己的學說體系。有學者指出:「關於全部西方哲學傳統的普遍特徵,可以最穩妥地概括為:全部西方哲學傳統都是對柏拉圖的一系列注腳。」○1可見,《理想國》猶如中國之《論語》,是一部不可不讀的經典。



      ○1英國數學家、哲學家阿佛列.諾夫.懷海德的言論。



      但鑒於中譯本專業術語過多、句式複雜,廣大讀者望而卻步,故此打算以通俗的語言重新移譯,意在為廣大讀者提供一本淺顯、明瞭但又不失深度的譯本。下面大致介紹一下全書的脈絡,以便讀者對全書有一個高屋建瓴的把握。



      全書分為十卷,借蘇格拉底之口圍繞「什麼是正義」、「正義的性質是什麼」以及「正義者有利,還是不正義者更有利」幾個主題展開對話。



      第一卷,開篇提出正義與不正義是什麼的問題,蘇格拉底和眾人圍繞這一問題展開激烈的討論,從中可以深刻地體驗到「辯證法」的風格和力量。蘇格拉底運用「辯證法」一步步揭露對方觀點的矛盾之處,進而一步步將其引向真理的大道。



      第二卷,為了更容易發現正義與不正義之間的區別,他們著手建立理想國,論述了理想國中的法律、制度、教育等問題。



      第三卷,繼續討論理想國中的教育,著重於什麼樣的詩歌和音樂有益於人的教化問題。



      第四卷,將人的靈魂分為三部分,即理性、激情和欲望,得出正義者應該是什麼樣的人,不正義者會是什麼樣的人,最後推出正義的定義。



      第五卷,討論理想國中婦女和兒童的教育問題,以及婚嫁問題。接著提出理想國如何實現的問題,由此進入討論哲學家為王的主題。



      第六卷,討論什麼是哲學家,哲學家應該具有什麼樣的知識。這卷柏拉圖提出兩個世界的劃分,將人的認識分為四部分,即四線段比喻說。此外他將善的理念作為最高的認識對象,作為人的最高價值依歸,更是哲學家所要追求的對象。



      第七卷,討論人如何認識善的理念,從而成為一個真正的智者和正義者。柏拉圖認為應該透過學習算術、幾何、天文學、音律等入門知識,然後再透過學習辯證法,最後才能通達對善本身的認識。擁有這樣知識的人才是完美的人,在他統治下的國家才是完美的國家,從而回答了理想國何以可能實現的問題。



      第八卷,重新回答第五卷中所提出的問題,比較最善政治與最惡政治之間的不同,意在回答正義者是不是最幸福的,不正義者是不是最不幸的問題。這卷柏拉圖還集中闡述四種政體以及這些政體下的個人性格。



      第九卷,繼續第八卷的內容,比較最善和最善政治下的個人生活,得出最正義的人是最幸福的,最不正義的人是最不幸的結論,駁斥斯拉雪麥格關於不正義者是幸福的,正義者是不幸的論調。



      第十卷,討論模仿的本質,認為天地萬物都是對理念的模仿,詩人和畫家是對模仿的模仿,所以難以接近善的理念。繼而回到正義者所應有的報酬和不正義者應有的懲罰上,以神話故事回答了正義者獲得種種報酬,不正義者獲得種種懲罰,並以之作為終極依據。



      從以上的脈絡可以看出,《理想國》涉及各個領域,主題鮮明,邏輯森然,首尾一貫,不可不謂是一部恢宏巨著。



      最後要向吳獻書先生致敬,他所翻譯的《理想國》譯本,在中文譯文版本中倍受推崇,本文稿在翻譯過程中著重參考了他的譯本。吳佳佳女士、李其中先生以及徐玲玲編輯在對文稿的整理和文字校對上給予了熱心的幫助,寧莉娜教授對本文稿的翻譯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意見,在此一併感謝!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