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從海爾轉型學什麼:人單合一打造白色家電王國,搶進網路經濟再造巔峰

從海爾轉型學什麼:人單合一打造白色家電王國,搶進網路經濟再造巔峰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3615002
曹仰鋒
高寶
2018年2月07日
120.00  元
HK$ 102  






ISBN:9789863615002
  • 叢書系列:RICH致富館系列
  • 規格:平裝 / 432頁 / 25k正
    RICH致富館系列


  • 商業理財 > 傳記 > 企業傳記











    一本書,深入瞭解中國海爾集團成功耀眼全球的經營祕訣



      ˙本書獲得中國「海爾」集團執行長張瑞敏認可,全球10餘所商學院教授連袂推薦

      ˙張瑞敏自2005年以來在海爾內部推動的「人單合一」雙贏管理模式變革,已經在全球引起了學術界和企業界的廣泛關注。

      ˙本書作者花費近20年,追蹤及調查研究海爾,深度解讀海爾「人單合一」共創共贏管理模式的變革歷程,及其包含的所有內容。

      ˙在網路時代,開放是企業制勝的關鍵。一切從開放出發,做「開放性競爭的贏家」,張瑞敏在海爾探索所獲得的變革經驗,對於任何國家的企業都適用。



      作為中國製造業的翹楚,海爾在2009年超越世界家電巨頭惠而浦和LG,一躍成為全球白色家電品質保證,這一紀錄已經保持了8年,2016年的銷售收入更是達到了人民幣2016億元。在傲人業績的背後,海爾的祕密武器就是它獨特的管理模式——「人單合一」雙贏管理模式。

    ?

      「人單合一」雙贏管理模式,是海爾集團執行長張瑞敏自2005年以來,在海爾內部推動的深層次、極為震撼的一次組織變革。這項變革已在全球引起了學術界和企業界的廣泛關注。為什麼海爾的「人單合一」雙贏管理模式會引起如此大的關注?它到底解決了企業管理中的什麼難題?它的運作機制是什麼?海爾如何推動這些變革?在變革中遇到了哪些問題和挑戰?

    ?

      本書主要聚焦於這一模式,作者貼身追蹤調查研究海爾近20年,數十次深度訪談高層管理人員和100多名員工,整理超過百萬字的第一手資料,從策略、組織、激勵、領導力、財務、企業文化等方面對其進行了深度解讀。

    ?

      海爾從傳統企業向網路平台企業的成功轉型是不可思議的過程,特別是在本身曾經非常成功的情況下,進行如此顛覆性的變革。正如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伊安•麥克米蘭教授所言:「海爾模式創新的成功源於開放,透過發揮每個人作為『資源聯繫人』的力量,聚散全球一流資源,為消費者需求而創新。事實上,當今商業世界中,很多人無法正視甚至否認開放性競爭的存在,但在網路時代,這的確是企業制勝的關鍵。一切從開放出發,做『開放性競爭的贏家』,張瑞敏先生在海爾探索所獲得的變革經驗,對於任何國家的企業都適用。」



    各界評論



      世間最難莫過於「知行合一」。曹仰鋒博士自1998年起,歷二十年之久,深入調查研究,潛心研究海爾的管理變革之路,以翔實的第一手資料、嚴謹的邏輯、飽滿的筆觸為讀者全方位解讀了海爾「讓每一位員工成為CEO」的變革歷程。——徐少春,中國管理模式傑出獎理事會常務副理事長,金蝶國際軟體集團董事局主席兼CEO

      

      這本書講述的不僅僅是海爾,它揭示的是所有成功變革蘊含的「放棄我擁有,追求我創造」的果敢與定力,「因勢而變,變中取勝,勝中求久」的哲學與智慧。這本書告訴所有的變革者,變革並不孤獨,變革的路上已經有了先行者和同行者!——李關鵬,中國外運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海爾是世界級的中國企業。海爾在世界舞臺的成功之處,源自張瑞敏先生「文化雙融」的理念與實踐。要真正瞭解海爾,必須做到中西合璧,融會貫通。仰鋒博士是我認識的不多的精通中西管理哲學和理念的學者和實踐家之一。本書不僅對中國本土企業,同時對跨國企業,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都有很強的借鑑意義。——王鐵,藝康集團全球執行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裁

      

      曹仰鋒博士的《從海爾轉型學什麼》恰逢其時,它不僅為我們全面揭示了海爾「人單合一」雙贏管理模式的變革歷程,而且完美地展示了「人單合一」雙贏管理模式所包括的所有內容。這是一本關於變革管理的經典著作,對那些想成長為世界級企業的企業領導者而言,更像是一部「戰略指導」手冊。——何剛,《哈佛商業評論》簡體中文版主編,《財經》雜誌執行主編

      

      本書歷經多年嚴謹且深入的分析才完成,內容紮實、用字鏗鏘有力。我相信,本書不僅對管理實務與學術有啟發,對面臨西方純學術出版導向的中國管理學界,也提供了另一個「差異化」的思考方向。期待仰鋒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學(知)行合一」道路,既是成功的管理學者,又是學術的創業者。——陳明哲,美國維吉尼亞大學教授,國際管理學會終身院士暨前主席

      

      我想,所有受惠於海爾的人、關心海爾的人,包括像我這樣研究海爾的人,都會感謝仰鋒出了這本書。這本書案例翔實,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多角度、多層次觀察與剖析海爾的機會,讓我們得以更好地瞭解海爾發生的變革與創新。——周長輝,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

      

      如果想唯讀一本書就瞭解海爾成功的祕訣以及眾多海爾最佳管理實踐之精髓,本書就是最佳選擇。——毛基業,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院長、教授

      

      本書可說是至今對海爾「人單合一」與「自主經營體」轉型細節解說得最為翔實的圖書,對於中國管理理論的提煉也有重大貢獻。——陳威如,中歐國際商學院教授

      

      傳統經濟背後的哲學是利己主義哲學,而新經濟背後的哲學是利他主義。傳統企業網路轉型成功的關鍵是公司的文化創新以推動管理升級。持經才能達變,海爾變革實踐最核心的是重構了組織和人之間的關係:企業平台化、員工創客化、消費者個性化。此書的出版無疑為中國企業,乃至世界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方法與指南!——鄭曉明博士,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中國工商管理案例中心聯執主任

      

      《從海爾轉型學什麼》為讀者打開了一扇透析、參悟張瑞敏先生管理思想的大門。海爾在組織上的創新、架構上的創意,以及在激發每一位員工潛力上所做的大膽探索和嘗試,對國內外的許多企業都有借鑑和啟發意義。——陳國立,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終身教授

      

      此書獨特新穎之處在於作者將海爾「人單合一」模式多層次解讀為創業者與創業機會整合之綜合體系,即哲學理念體系、孵養平台體系及操作營運體系三個層次,堪稱畫龍點睛之筆!海爾的「人單合一」雙贏管理模式不是單純的競爭戰略,而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全新的組織形態。正如「豐田模式」是日本在管理實踐方面對世界的重大貢獻,「海爾模式」可能成為中國在管理實踐方面對世界的一大貢獻。——李平,丹麥哥本哈根商學院教授

      

      曹仰鋒博士的《從海爾轉型學什麼》是研究中國公司管理模式必須讀的一本書。——房曉輝(TONYFANG),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商學院教授

      

      張瑞敏先生認為:「如果您能讓企業的每一個人都成為自己的CEO,企業管理中的諸多難題就迎刃而解了。」仰鋒兄的這本書就告訴您如何讓人人都成為CEO。——馬旭飛,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終身教授、創業研究中心主任

      

      海爾的組織模式變革是當下中國傳統製造業企業最勇敢,同時也是最有趣的社會實驗。其勇敢之處,在於選擇了一條願景光明卻無先例可循的道路,每一步的前行和探索都將開啟理論和實踐的先河;其有趣之處在於,張瑞敏先生對組織模式的追問始於馬克斯•韋伯,而終於杜拉克和熊彼得,與管理學研究對組織官僚制和個人創新精神之矛盾的思考相映成趣,相得益彰。曹博士的這本書,是我讀過的第一本系統歸納和記述海爾這一組織變革的著作,作者環環相扣地梳理了變革的邏輯和思路。——韓煦博士,美國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講師

      

      我們身處一個偉大的時代。新技術的發展使得以往商業結構和生態正在發生劇烈的重組和變化。組織的邊界被打破,各種能力要素重新組合。而在各種能力要素中,最最重要的就是人。如何把組織變成一個發現人、培養人、成就人的沃土?這就是海爾在做的一個實驗。曹仰鋒博士的這本書,呈現了海爾探索前進的歷程,一定能給同樣的探索前行者帶來價值。——曹陽,《商業評論》雜誌出版人

      

      《從海爾轉型學什麼》這本書以抽絲剝繭般的匠心,展示出一個眾人皆知的海爾並不為人熟知的一面——一個大時代更迭過程中勇敢探索企業轉型之路的海爾。匠作值得細品。——陳庚,北大科技園總裁

      

      感謝曹博士以多年的親身經歷再次為我們解讀海爾變革轉型的歷程,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多角度多層次觀察、研究和學習海爾的機會,相信「人人都是CEO」「企業無邊界」「管理無領導」「供應鏈無尺度」「網路思維」等文化理念又將成為業界的經典名言。——徐霞,深圳藍凌軟體股份有限公司CEO

      

    ?


     





    推薦序一 海爾:1984∼2084

    推薦序二 商業的生態,組織的革新

    作者序 每個人都是一個世界



    第1章? 向海爾學習變革

    創新,則凡牆都是門

    研究過程和方法

    從負債147萬人民幣到「全球白色家電第一品牌」

    變革從「管理13條」開始

    「名牌戰略」和「全面品質管制」:1984∼1991年

    「多元化發展戰略」和「OEC管理模式」:1992∼1998年

    「國際化戰略」與「市場鏈管理」:1999∼2005年

    「全球化品牌戰略」與「人單合一」雙贏管理模式:2006∼2012年

    「網路化戰略」與「共創共贏的生態圈」:2013∼2019年



    第2章? 「人單合一」雙贏管理模式

    管理之道在於「道法自然」

    管理的四大核心命題

    什麼是「人單合一」

    「人單合一」雙贏管理模式9大要素

    「人單合一」雙贏管理模式:營運體系

    「人單合一」雙贏管理模式:支援平台

    「人單合一」雙贏管理模式:經營哲學

    「人單合一」雙贏管理模式能成功複製嗎?



    第3章? 與消費者共創價值

    策略管理中的「靜」與「動」

    消費者是價值的創造者

    「零距離」與消費者交流

    「第一競爭力」的價值

    「黏住」消費者

    「三預」機制

    「單」的5個基本特徵



    第4章? 從自主經營體到小微企業

    平台生態圈

    什麼是自主經營體和小微企業

    自主經營體和小微企業的類型

    自主經營體和小微企業的組建

    「黏住消費者」的雷達網

    契約機制

    官兵互選

    自主經營體的演變

    授權與控制的最佳結合點

    小微引爆

    共贏:商業系統的核心機制



    第5章? 預實零差:將戰略執行到底

    知行合一

    執行力,源於領導力

    日清,從領導者開始

    日清,清什麼

    高階經理人「日清會」

    「三預」體系

    日清「節奏」

    消滅「差不多」文化



    第6章? 創客薪酬由消費者做主

    活力源於機制

    「成就感」是機制的「法門」

    什麼是「人單酬」

    什麼是「人單酬帳戶」

    關差:閉環最佳化

    什麼樣的機制才有魅力



    第7章? 財務3.0:戰略的「引領者」

    人人皆財務

    策略的「引領者」

    融入「全流程」經營體

    事先算贏

    策略損益表

    自主經營體的核算

    財務策略:從1.0到3.0



    第8章? 交流與合作平台:消除距離

    速度和開放:制勝的利器

    供應鏈資訊化:讓全流程串聯起來

    電子損益表:持續優化經營體

    人單酬平台:檢驗自我經營成果

    資訊化日清平台:日清日高

    虛實交流平台:與消費者零距離

    開放式創新平台:整合全球資源

    交流社區:內外互聯

    資訊化的「主人」是消費者和員工

    從「企業的資訊化」到「資訊化的企業」



    第9章? 管理無領導

    顛覆科層制下的領導力模式

    消滅「官本位」文化

    把權力交給「消費者」

    「無領導」模式下的自演進機制

    資源聯繫人

    人人是創客

    領導力變革:從1.0到3.0

    向「平台領導」轉型



    第10章? 文化基因:創業和創新

    唯有文化生生不息

    自主創業和「小微企業」

    「冠軍之道」即「創新之道」

    創新「鐵三角」

    將「兩創文化」傳播到每一個角落

    文化與模式:相互交融

    文化3.0



    第11章? 企業即人:經營全球智慧資源

    企業止於人

    自己成就自己

    鯰魚:消除人的惰性

    第一次人才開放:1+1+N機制

    人才生態圈

    從「物本管理」到「能本管理」

    「集體創業家」平台



    第12章? 海創匯:創業孵化平台

    創業維艱

    海創匯:創業孵化平台

    六大功能

    讓創客享受一站式服務



    第13章? 組織3.0:無邊界的海爾

    佛法無邊,組織無界

    什麼是組織邊界

    你的企業距離消費者有多遠

    無邊界組織

    「無邊界的海爾」的兩個標準

    變革從組織結構開始

    傳統組織結構的缺陷

    無邊界的組織結構

    打破邊界的六種力量

    組織3.0:讓每個人成為CEO



    第14章? 變中取勝:三環理論

    變革從今天開始

    持續性變革,創造「瞬時競爭優勢」

    組織變革:三環理論

    卓越領導+從我做起

    本真之心+自以為非

    躬身實踐+人為本源

    慎始慎終+持續學習

    變革,需要「騎士」精神

    ?





    作者序



    每個人都是一個世界(摘錄)



      一些管理書籍教導我們如何去管理別人,甚至宣揚一些所謂的「成功祕訣」和「馭人之術」,然而許多領導者並沒有因此而找到管理的絕招和制勝的法寶。



      管理絕不像在史丹佛大學美麗的校園裡喝杯香濃的咖啡那樣輕鬆、舒適,領導者也很難享受到「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式的怡然自得之情。相反,他們體會更多的卻是海爾執行長張瑞敏所描述的一種狀態: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管理之難,難在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的衝突和博弈上。大多數的管理者自然或不自然地會把自己的思維、觀點和目標強加給被管理者,他們試圖去改變被管理者的心態和行為,希望透過被管理者來實現自己的夢想。然而,被管理者卻在內心深處拒絕「被改變」,拒絕「被管理」,他們時常會向管理者發出?喊之聲:「我也有自己的夢想!」



      這正如德國偉大的哲學家黑格爾所言:「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一個整體,本身就是一個世界。」



      每個人都是一個世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尊嚴和價值,每個人都心懷夢想,每個人都渴望實現自我管理,每個人還擁有一扇自內而外的「心門」,除了我們自己,沒有人能夠幫助我們改變自己。瑞士著名心理學家榮格曾經告訴我們:「你連想改變別人的念頭都不要有!要永遠相信每個人都是自己的拯救者。」



      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只有自我管理才能產出最大績效。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說,「自我管理」是21世紀管理的最大課題。許多企業已經感受到傳統管理所帶來的壓力,它們發現越來越難以透過傳統的激勵制度來滿足員工日益增長的個性化需求,員工的忠誠度和工作熱情在下降。譬如,一項研究在全球調查了9萬名員工,發現只有14%的員工能夠高度投入地工作。



      這是一個非常嚴峻的事實,竟然有近90%的員工在工作期間心不在焉,不能全力投入,身在曹營心在漢。毫無疑問,「狀態不佳」的員工將嚴重削弱企業的競爭力。



      當歷史的車輪進入了21世紀,尤其是進入了由網路主導的新經濟時代,企業管理將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新生代員工、消費者需求的碎片化、顛覆性技術、大資料、創客、第三次工業革命等等,在這些新的挑戰面前,昔日輝煌的管理模式風光不再,傳統的企業管理模式將被顛覆。新時代呼喚新的企業管理模式,網路技術的日益發展將促進企業步入「自我管理」時代。



      內容



      本書是一本管理著作,但我試圖去探索企業如何「去管理化」,以幫助企業實現從「被動管理」模式向「自我管理」模式轉型,這也是海爾「人單合一」雙贏管理模式的終極目標,即讓每個員工實現自我管理,人人都是CEO。



      第1章「向海爾學習變革」就像一碟開胃小菜,回顧了海爾自1984年以來的變革歷程,讓讀者對海爾在每一個發展階段所採取的戰略和管理模式有一個清晰的瞭解。它們也是「人單合一」雙贏管理模式的基礎。



      從第2章開始,便進入了正餐,一直到第11章,全面詮釋了海爾「人單合一」雙贏管理模式所包含的九大核心要素。我在第2章構建了「人單合一」雙贏管理模式的模型,它包括營運體系、支援平台和經營哲學三個方面的內容,共有9個核心要素。第2章是本書的「總綱」,詳細解釋了每一個要素的主要內容,以及9個要素之間的關係。



      從第3章到第6章,是「人單合一」雙贏管理模式的營運體系。其中,第3章是「人單合一」雙贏管理模式的起點,主要聚焦於海爾的策略管理,以及如何制定具有「第一競爭力」的單,如何與消費者共同創造價值。第4章專注於自主經營體,它是海爾員工創業和創新的基本結構。我詳細描述了自主經營體的組建過程,以及自主經營體的演變機制。第5章重點介紹了海爾的「預實零差」體系,它是「人單合一」雙贏管理模式中的策略執行機制。在這一章,你不僅能夠瞭解海爾著名的高級經理人「週六會」,還將瞭解整個「預實零差」體系的內容和運行機制。沒有「預實零差」體系作為保障,海爾的戰略就無法落地。第6章,我介紹了海爾獨具特色的「消費者付薪」機制,讀者可以瞭解海爾如何讓每個員工成為老闆,如何進行自我激勵,如何進行閉環最佳化。



      從第7章到第10章,是「人單合一」雙贏管理模式的支援平台。第7章描述了海爾的財務管理系統,它的獨特之處是建立了「全員式的管理會計體系」。在許多企業裡,財務部門通常是變革的「觀望者」和「跟隨者」,而海爾的財務部門已經演變成變革的「引領者」。第8章聚焦於如何從「企業的資訊化」變革為「資訊化的企業」,海爾利用網路技術打破了組織邊界,不僅為內部員工搭建了交流與合作的平台,而且幫助海爾在全球整合智力資源,將「世界變成自己的研發部」。第9章探討的是海爾「管理無領導」模式,它顛覆了以往傳統的領導力模式,致力於消滅「官本位」文化,將權力和資源最大限度地轉移給一線員工,讓瞭解消費者需求的人具有真正的決策權,讓每個人成為「創客」。第10章揭示的是海爾的「文化基因」,即創業和創新文化。海爾不僅建立了全方位的文化溝通管道,將「兩創文化」傳播到每一個角落,而且,將文化與管理模式進行了無縫隙融合。



      第11章是海爾「人單合一」雙贏管理模式的哲學,「企業即人」是海爾變革成功的密碼。在網路時代,海爾已經顛覆了傳統的「人才觀」,並在全球整合智慧資源,建立了開放式的人才生態圈。在這一章,我還結合創業和創新理論,將「人單合一」雙贏管理模式定義為「創業平台模式」。



      創業維艱,成功概率極低。然而,在海爾創業平台上,其孵化的小微企業獲得A輪融資的比例達到48%,這得益於海爾的海創匯平台,它實際上是一個創業孵化器和加速器,是小微創業企業的孵化平台。在第12章,我詳細介紹了海創匯的定位及其六大功能,向讀者們展示小微企業如何在海爾平台上實現共同創業。



      第13章和第14章,則像是餐後的甜點,讓你回味無窮。第13章介紹了海爾如何從「傳統的科層式組織結構」變革為「無邊界組織」。網路消除了距離,模糊了傳統的產業界線,任何企業都需要重新界定自己的邊界以融入更大的商業生態圈。在這一章,我描述了打破組織邊界的6種力量,將有助於企業領導者思考如何建立無邊界組織。第14章提出了變革的「三環理論」,它揭示了促進企業成功進行變革的4個核心要素,以及4個基本原則。這些要素和基本原則可以幫助企業有效地借鑒海爾的「人單合一」雙贏管理模式,將其和自身的變革融為一體,從而為企業帶來持續競爭優勢。



      許多人誤以為「人單合一」雙贏管理模式是海爾創造的一個新概念,但事實並非如此,它已經演化成一個獨具特色的、網路時代的自我管理模式。和世界上其他曾經廣為流傳的管理模式,諸如「福特管理模式」「奇異管理模式」「豐田管理模式」等一樣,「人單合一」雙贏管理模式不僅有自己獨特的哲學體系,而且開發出了一系列可操作的工具和方法。在每一章的內容安排上,我不僅介紹了「人單合一」雙贏管理模式各個要素背後的管理理論和管理原則,更為讀者詳細介紹了一些重要的管理工具,以供管理者們臨摹、實踐。管理不僅需要「知」,更需要「行」,「知行合一」的關鍵是將理論和實踐相互融合、相得益彰。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