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與賞析
簡單卻充滿重量的承諾
「好。」
一句簡單的回答,不論是認真或不經意,這個「好」字一說出口,就代表著對事情的同意與承諾。他人的「信任」來自於承諾的「責任」,既然做出承諾,就要善加珍惜自己每一次被信任的機會,如果總是隨口答應卻無法履行,一次、兩次、三次……,很快的便會失去信賴,承諾也將不再具有價值,敷衍「責任」將失去「信任」。
口頭禪總是「好好好」的狐狸,因為大家對他的印象而被稱作「好好狐狸」。其實,「好」可以是表示對事情承擔的勇氣與負責任的態度,一旦沒有重視它,就會變成故事裡的狐狸一樣,這個「好」成為一種「敷衍」——對別人敷衍、對自己的言語敷衍,也對處事的態度敷衍。
《好好狐狸》一開始藉由狐狸的敷衍,童趣的讓讀者了解承諾就是一種責任。接著用森林面臨的危機,突顯出狐狸若不盡責將讓動物們無法生存,最後更帶出保護森林是所有動物們的「責任」,在「好好狐狸」的帶領之下,動物們盡其所能、齊心合作,拯救了自己的家;狐狸也在這一次的事件中,扭轉自己在動物們眼中的形象,變成真正的「好好狐狸」,也讓狐狸和動物們學習到「責任」的重要。
本書結合環境保護的關懷精神,將濫伐樹木的情節埋在故事線裡,從一開頭狐狸手裡拿著的小扇子就可見端倪;有趣的是,即使扇子一直被狐狸拿在手裡,可是他卻一直沒發現這件森林大事,足以突顯狐狸對任何事情都漫不經心的態度。同時,情節以童話最易被兒童接受的「三」的韻律,分別出現了孩子所熟悉的狸貓、松鼠和長頸鹿,還有急壞了以樹為棲的松鼠、啄木鳥、蛇小姐,來建立繪本裡圖像和文字的節奏性。在書寫的過程中,亦將動物的習性考慮進來,期能從故事裡形塑對認知的真實連結。畫面在靜謐的夜晚時分,狐狸望著月光沉思的深藍色跨頁裡,將讀者帶進思考層次,同時也是情節轉彎的關鍵。
最後,狐狸結合森林動物們的力量,各自發揮特長,同心協力趕跑大肆施工的人類,「團結力量大」的圓滿大結局也給「好好狐狸」一個彌補及重新定義的機會。每個人都可能犯錯,但不代表貼上了標籤就沒有再翻身的機會,事情都有一體兩面,狐狸終於成為凡事說到做到、真正的--好好狐狸;而森林裡的動物也重拾對狐狸的信任,一起齊心捍衛所居住的森林,如同美國知名童書大師Dr.Seuss所說:「除非有人跟你一樣關心這糟糕的事情,不然事情是不會變好的,不可能!」,一如狐狸也正視了他的承諾一樣。
文�陳櫻慧